绵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近年的发展现状

时间:2022-09-11 05:53:09

绵阳地区乙型肝炎病毒近年的发展现状

【摘要】目的:通过对绵阳市安县及塔水片区乙型肝炎普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该地区乙型肝炎分布情况、性别年龄差异、乙肝与转氨酶的相关性分析;乙型肝炎与肝实质损害相关性分析。探讨该地区乙型肝炎发展现状。方法:通过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体检对安县塔水地区成人组以及儿童组进行体检,包括ELISA法测定HBV,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LT等。结果:乙型肝炎的传染性强弱与病毒数量有关,与肝脏转氨酶的高低无关,其感染比例与性别无关,成人组乙肝感染率远高于儿童组。两对半的阳性结果,反映的只是感染了HBV,与临床病情轻重之间没有因果关系,HBV本身并不引起明显的肝细胞损伤,肝细胞损伤主要由免疫病理过程引起。

【关键词】乙肝;HBV;病毒

【中图分类号】R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29-01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嗜肝DNA病毒,HBV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原体,乙肝主要通过含HBV的血液、血液制品、唾液、乳汁、月经以及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传播,亦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其临床症状,以肝脏病变为主,可以累积多个脏器,包括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到症状明显的终末期各种肝病,如重症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流行相当广泛,危害性也相当严重。它没有一定的流行期,四季可发病,多数属于散发。

标本来源:安县塔水镇居民成人组,安县儿童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检测仪器:酶标仪ST36,全自动生化仪:CS-T300

试剂来源:英科新创提供HBV诊断试剂,ALT由迈克提供

方法:据2010年9月在塔水成人组检查结果(先检查HBsAg、抗-HBs、抗-HBC项目,然后再按规定吸取阳性样本三份/人,以及规定分数的阴性对照,做好标记冰冻保存,再取其中一份阳性标本集中检查HBeAg,抗-HBe),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实验一:2010年9.1-9.27日塔水镇成人组HBV体检人数8007人,共计检查845例乙肝表抗阳性及或核心抗体阳性病人,阳性结果如下:乙肝临床表型中:大三阳28例;小三阳705例;1,5阳28例;1,3,4,5阳5例;5阳76例;1阳3例,HBV阳性率10.53%。

以上说明成人组乙肝病毒感染率的确较高,乙肝的治疗应加强,乙肝的预防工作应进一步深入,增强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增强体质。

实验二:按体检顺序取50份HBV阴性标本的ALT值,50份HBV阳性标本的ALT值,采用t检验。

结果显示,t=1.820.05,差异无显著性,ALT的高低与感染HBV与否无显著相关。

实验三:安县塔水儿童组4050人HBV阳性统计 :大三阳11例,小三阳26例,1,5阳22例,5阳15例,1阳3例,合计77例,HBV阳性率为1.9%。

实验四:按体检顺序男女各统计50例结果显示,t=1.21,P>0.05感染HBV的几率与性别无显著性相关。

实验五:按年龄组成统计16-30岁与31-45岁两组乙肝感染率比较,t=4.82,P

结果:在安县7月份对4000多份儿童标本进行检测,阳性率为1.9%左右。儿童组乙肝感染率远低于成人组,16-30岁成人组与31-45岁组乙肝感染率也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自从1992年对新生儿实行计划免疫和乙肝防治工作以来,国家对乙肝的积极防治工作,有较大成效,这也说明,预防乙肝的关键是从新生儿抓起,同时应普及对青少年,中年人的乙肝疫苗的注射,对于乙肝,重在预防。成人组乙肝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分析:一是,乙肝病毒很难根治,药物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遏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只能靠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来清除,应选用能增强人T细胞的治疗型疫苗类药物,才能清除乙肝病毒并抑制其再生,从而标本兼治),HBV致病机理包括Ⅱ型变态反应,Ⅲ型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在肝血管、肾脏、皮肤、关节等处的沉积,从而引起相应的病理损伤,还包括Ⅳ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肝细胞的破坏。据以上数据统计分析,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等技术对乙型肝炎检查的广泛开展,临床对乙型肝炎的诊治,以及人们对乙型肝炎的深入认识和积极防治,以及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儿童及青少年感染乙肝的发病率比成年人显著降低。

讨论:绝大多数乙肝患者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复制较少或终止,用PCR对HBC-DNA进行检查,多数小三阳病毒复制量较低。但也有相当比例的乙肝小三阳PCR检查病毒的拷贝数很高甚至达到108以上 ,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乙肝病毒发生变异,有一部分乙肝小三阳患者检测不到e抗原,而病毒自身在不断复制繁殖。这类患者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大多在中年及以上年龄段;乙肝两对半检测为“乙肝小三阳”;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不适,而化验发现持续的转氨酶升高或反复的发作性升高;病程时间较长而肝脏损害程度较重。乙肝小三阳的这些特征是中青年及以上年龄段患者患病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原因。

参考文献

[1]张玲霞 ,王永怡, 段学章.[M]乙肝、肝硬化防治新策路.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1):2-4.

[2]许化溪 包怀恩. 乙型肝炎病毒[M]病原生物学检验2003.人民卫生出版社16(4):240-244.

[3]冯作化 医学分子生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3):31-64.

上一篇:小儿慢性咳嗽32例病因临床分析 下一篇:B超诊断21例脾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