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讲台走向车间

时间:2022-09-11 05:21:20

从讲台走向车间

很多数控教师和我一样,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职业学校任教。从学生到教师,从课桌走上讲台,尽管角色有了变化,但是工作学习的环境却始终是学校,直接与企业生产的联系并不多。对于一名专业教师来说,尤其是一名从事技能教学的教师,到企业实习能更好了解企业的需求,更直接地了解企业生产,这对数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半年前,经学校安排,我有幸到本市一家生产汽车真空泵系列产品的小型企业――江苏梅花机械有限公司锻炼实践,有了一次和企业亲密接触的宝贵机会。

这次下企业实践,教师扮演的角色应该叫“亦师亦徒”吧。前2周,我们的任务是给员工们上课,以帮助厂方提升员工的业务知识。当“师傅”的这2周,和在学校教学生大不一样,来听课的“学生”从不到20岁的小青年到60多岁、头发花白的老师傅都有。作为一名数控教师,我的任务是负责介绍数控理论知识,包括数控的发展史、数控机床的基础知识、数控编程等。

接下来很快进入较为陌生的领域:在企业当学徒。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后2周,教师在一线岗位上亲身实践,当职工的学徒,虚心请教,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未曾涉及的实践知识,这对今后在职校开展数控教学很有裨益。

教师下企业的最终目的,除了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培养有竞争力的学生,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过数次下企业实践,我对数控教学有了以下几点新的认识:

在数控教学中要注重安全教育

现在很多企业实行“7S”管理,目的是要在生产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具体内容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节约(Save),因为第一个字母都为S,所以称之为7S。

在梅花公司实践期间,我们对该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采取的举措印象深刻。比如:工作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扎好袖口,严禁戴围巾、手套或敞开衣服操作机床,留过颈长发者应戴好工作帽,高速切削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工作中,要精神集中,细心操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清除切屑时,要使用工具,注意不要被切屑划破手,加工过程中严禁清除铁屑。以前数控教学实训开始前进行的安全教育,虽然也借鉴一些企业的规定,但都是抽象空洞的条文。相比而言,该公司的规定更加具体,有血有肉、简便易行,不再大而空。联系数控实训教学,安全教育理应放在首要位置。

实训内容要贴近生产实际情况

在以往的数控实训教学中,我们采用的实习用材料都是45钢,要完成的工件都是轴类零件,教学的内容相对单一。而在工厂里,工人要面对的不仅仅是45钢,也有铸铁、铝、铜、不锈钢等;要加工的产品不仅仅是轴类零件,更多的是盘类零件、偏心类零件、复杂内孔零件等。这样不可避免会导致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操作内容和企业实际要求差别过大,以致不知从何下手,甚至连怎样装夹工件都不知道。学生到企业后,往往要由企业从头开始培训,才能真正上岗生产。

这样的局面,无论是技能教师、学生和企业,都是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数控实训中,我们吸取经验教训,在学生校内实训期间,针对材料、零件等内容,做了贴近企业生产的一些改进。

具体做法是:首先,在学校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对学生实训的工件材料进行适当多样化处理。在45钢的基础上,也让学生加工部分铸铁和硬铝材质的工件,甚至让学生加工少量铜质工件。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对于不同材质的工件所选择的刀具、切削用量都是有区别的。其次,对于实训的内容也进行了多样化改进。除了完成一些轴类工件的加工,也适当增加盘类、偏心、复杂内孔等工件的加工任务,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加工技能。

在数控实训中强化质量意识

平时在数控实训中,教师每次给学生下达加工任务时,都会同时附上完成工件的评分表,用以考核学生完成工件的质量。学生每完成一个工件,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尺寸精度的具体情况打分。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产生这样一种观点:对于要加工的工件,不一定尺寸要全对,只要对配分多的尺寸精度把握好,就能得高分,对于难度较大、配分较少的尺寸就放弃处理。这是典型的在校学生的质量意识,这样的质量意识在企业里是绝对行不通的。

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自己加工的产品因为个别尺寸超差被放置到废品区的尴尬经历,也目睹了产品不合格被要求返工的场面。在企业,不存在给产品打多少分的事,不存在感情分数,产品要么合格,要么是废品,没有“大概”这个词。所谓合格,就是完全符合图纸要求的尺寸,否则就是废品。这是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学校里的做法完全不同。

有了在企业实践的经历,教师也逐渐更新了自己的质量意识,并积极贯彻到日常数控实训教学之中。

知识的迁移和终身学习

数控技术是当今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只会一类数控车床操作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资源有限,学校不可能经常更换数控设备,一般是使用FANUC系统数控车床。但即使是同一种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在企业中,数控设备多种多样,有FANUC系统、西门子系统、华中系统、广数系统等。这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步骤的前提下,多看、多听、多学、多想、多做,学会知识迁移,学会在不同的系统中随机应变。比如,在FUNUC中会编某工件的程序,改换到西门子系统中,程序格式、参数如何变化。对此,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数控技术日新月异,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是主要发展趋势。数控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这样才能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要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能使自己的知识能力处于停滞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生活因读书而追梦 下一篇: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们人格更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