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绩效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10-30 07:10:29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绩效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工作一直是高职院校组织人事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的缺陷,分类分析中层干部的岗位职责,有针对性设计以履行职责为导向的中层干部的绩效考核(年度)指标体系,应能推动中层干部绩效考核工作的优化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中层干部 绩效考核 探索 实践

高职院校的组织架构与企业不同,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高职院校一般由二级院(系)、机关职能部门和后勤公司等其他若干个服务单位构成。由于单位工作任务、性质有很大的差别,也决定了不能用同一指标去考核所有干部的工作。因此,依据学校战略目标和院(系、部)发展规划,制定符合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非常有必要。

根据目标管理(MBO)的理论和方法,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的活动要围绕和服务于提升学院发展质量这一核心目标,学校为了实现计划目标就必须把它们分解到二级院系和部门,二级院系和部门再把它们分解到各个具体的岗位,从而构成了学校计划目标、部门团队目标到人员岗位年度绩效指标的层级目标和职责,形成一个“层层分解、层层保证”的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学院定期(每年度)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考核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全体教职工对学院发展目标的执行力,中层干部在其中起到关键的表率和引领作用,因此在确定MBO的基础上,根据关键绩效指标 (KPI)理论和方法,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的原则,对学校年度主要工作和部门重点工作设计考核指标体系,尽量做到量化、细化和差异化,贴近工作岗位,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用性。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推进工作”的原则,发挥考核对促进科学发展的激励、约束和用人导向作用,营造人人重绩效、人人抓绩效的良好氛围,提升中层干部管理水平,从而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一、实践方法

(一)明确干部的岗位职责,让干部知道该做什么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考核工作领导小组遵照上级管理部门关于干部考核的指导性文件,依据学校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制订中层干部岗位目标体系,分类对所有中层干部岗位的工作职责进行详细阐述界定,并印发给每一位中层干部。真正实现了“定岗定责、权责结合”,考核从职责出发,使干部明了工作任务和任期目标,“干得明白,考得清楚”。

二级学院中层干部在学校规定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内开展各项工作。传统的职责划分只将党政工作分别明确,然而二级院系的工作面广,中层干部正副职各司其职才能有效执行繁多的工作安排,应进一步按照各自分管工作范围,按照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分管教学及校内实验、实训工作)、副院长(分管科研及合作发展工作)、党总支书记、党总支副书记五大岗位分别明确二级学院中层干部的具体工作职责,才能更加科学地体现“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分工合作、共同负责”的工作原则。职能部门在建立部门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按照正副职分工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避免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的现象发生。

(二)建立团队考核指标体系,以团队考核指导中层干部个人考核

1.全面梳理日常工作,建立完整的基础指标项目

按照目标分解的原则,学院工作目标由各二级院(系)、各部门执行,各二级院(系)、各部门的工作由各自的中层干部带领所在部门成员共同完成,因此,将中层干部的个人绩效考核与所在团队工作考核相结合的“捆绑式”评价方法体现了“协同成长、合作共赢”的考核原则。

建立指标体系是开展考核测评活动的前提。将二级院(系)日常工作包含的教学、科研、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学生管理、党建等分解成15项一级指标,再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分解成若干二级指标观测点,并对每一个指标赋予相应的分值,组成总分为200分的二级院系团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见表1)。通过该表可以看出指标内容综合性高、涵盖面广、可操作性强,全面反映了二级院系工作的特点。

通过对二级院(系)团队的考核,可以看到对应考核指标的所有支撑材料,而这些支撑材料都是相应分管的二级院(系)中层干部日常工作过程的积累,指标分值的高低既能反映该团队的工作成效,也能反映分管中层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成效。因此通过团队考核捆绑中层干部个人考核,让考核内容更加真实,考核的公正性和可信度更高,同时又强调了团队协作的作用。

表1 二级院、系团队考核的主要指标及分值分配

2.重点关注创新发展,提高创造性工作成效

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予以推进。因此,除了对中层干部日常履职的考核,还应该考核他们的创新发展能力,这就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指标体系,包括承担并完成学校重点工作、开拓创新以及取得标志性成果等情况。

重点工作主要是根据学校每学年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列明的年度重点工作,明确由相应的院(系)、部门承担,到年度结束时专项对相应院(系)、部门进行考核,同时也是对分管中层干部进行考核。

标志性成果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教学、专业建设质量工程的提升水平,课题立项、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获奖和承办全国性会议等。

(三)规范考核程序,合理分配权重,提高考核的公信力

1.考核程序

中层干部对照岗位职责,全面总结本年度工作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交由党委组织部在学校内网上公布,供全校教职工审阅,体现公开性。

分类组织教职工对中层干部进行民主测评。二级院(系)中层干部由校领导和其所在院(系)的教职工测评;机关、教辅、后勤部门的中层干部,由校领导和二级院(系)以外的全体教职工进行网上测评。

学校组成二级院(系)和机关、教辅两类专家考核组,分别对二级院(系)和机关、教辅等部门进行现场考核。专家的组成包括校领导、中层干部及教职工代表,实施交叉考核,即二级院系中层干部参与机关、教辅考核组,机关、教辅部门中层干部参与二级院(系)考核组。专家组成员按照分工负责查阅相关材料,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全面了解被考核中层干部的履职情况及工作实绩,最后在查阅资料和座谈的基础上客观评分。

上一篇:我的“专业再生” 下一篇:钢筋混凝土厂房柱加高改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