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农场旱地有效磷的数据分析

时间:2022-09-11 01:56:18

597农场旱地有效磷的数据分析

摘要: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与全磷含量之间虽不是直线相关,但当土壤全磷含量低于0.03%时,土壤往往表现缺少有效磷。土壤有效磷是土壤磷素养分供应水平高低的指标,土壤磷素含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中磷素的贮量和供应能力。土壤中的磷大部分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易被吸收利用的有效磷通常含量很低。提高磷肥利用率,对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维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场;旱地;有效磷;分析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124-1

土壤有效磷,Available phosphorous,缩写为A-P,也称为速效磷,是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的磷组分,包括全部水溶性磷、部分吸附态磷及有机态磷,有的土壤中还包括某些沉淀态磷。在化学上,有效磷定义为:能与32P进行同位素交换的或容易被某些化学试剂提取的磷及土壤溶液中的磷酸盐。

磷在植物体中的含量仅次于氮和钾,一般在种子中含量较高。磷对植物营养有重要的作用。磷不但是植物体中许多重要化合物的成分,而且以多种方式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磷是植物体内核酸、蛋白质和酶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氮磷过量也会引起贪青晚熟、结实率下降。

全场旱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在10-20mg/kg之间,占旱地总面积的89.33%,含量在20mg/kg以上的占旱地总面积的10.61%,整体看旱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偏低(表1、图1)。

表1 2006年旱地土壤有效磷面积统计

图1 2006年旱地土壤有效磷各级别面积比例

从地域上来看,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mg/kg以上的旱地主要分布在第二、第四管理区,20mg/kg以下的旱地各管理区均有分布,有不同程度的缺磷情况;在15mg/kg以下的主要分布在第一、第三管理区,缺磷状况较为严重。有效磷含量总体来看比较理想(表2)。

表2 2006年各管理区旱地土壤有效磷(mg/kg)分级面积统计(亩)

根据2007年秋土壤采样数据进行空间插值,生成各土壤属性栅格格式的空间分布图。通过对597农场土壤有效磷养分变化分析,监测结果反映部分地区土壤肥力较低的形势不容忽视,在施肥上应注重磷合理配合,做到平衡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在掌握土壤供肥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所种植作物的需肥特点和肥料释放规律,确定施肥的种类、配比和用量,提高土壤质量,实现粮食高产稳产。

作者简介:张玉萍(1966-),女,汉族,山东嘉祥人,五九七农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农业新技术推广、指导和服务工作。

上一篇:美国白蛾防治方法总结 下一篇:玉米配方施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