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条干均匀度测试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2-09-11 01:42:29

电容式条干均匀度测试的注意事项

摘要:

同一纱线样品在不同实验室温湿度条件、纱条在电容极板中不同位置等都会影响电容式条干均匀度测试结果。纱线经络筒后质量已发生变异,管纱与筒纱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电容式条干均匀度测试应以筒纱质量作为一批纱线质量判定的依据。

关键词:电容式;条干均匀度测试;温湿度;电容极板;管纱

1 引言

电容式条干均匀度测试仪以电容极板内的纤维与空气作为介质,通过纱条内纤维间质量变化转化为电容量变化来测试纱条类产品的条干均匀度,并广泛应用于并条、粗纱、细纱条干均匀度测试及纱疵控制。在测试过程中某些细节偏离测试程序,测试结果产生误差,可能导致一批纱线质量评定的错误。笔者就此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2 温湿度不同对条干均匀度测试的影响

很多纺织实验室没有温湿度控制条件,因温湿度不同,造成条干均匀度检验结果存在差异,致使贸易双方检验数据互不认同,导致很多贸易摩擦。本文从温湿度与条干均匀度CV的关系入手,对同一样品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比对测试,以分析温湿度对电容式条干均匀度测试的影响。

2.1 比对试验

试验环境:选取三种温湿度:18℃,28%;20℃,65%;33℃,82%。

样品选择:选取以下样品:C 9.7texT;T65/C35;13.1texT;C 14.6texT;C OE27.8texT;C OE 27.8texW。

执行标准:除选定的温湿度外,其他测试程序执行GB/T 3292.1―2008 《纺织品 纱条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第1部分:电容法》,其转杯纺为直筒,方向容易混乱,因转杯纺不同退绕方向,条干均匀度CV值差异很大,本试验中的条干均匀度统一方向,面对筒纱顺时针方向退绕。

使用仪器:本文选用陕西长岭纺电公司生产的电容式条干均匀度测试仪。

2.2 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纱条条干均匀度测试结果见表1,分析如下:

(1)温湿度不同明显影响条干均匀度。从表1可看出,同一纱条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其条干均匀度值具有明显差异。对棉纤维纱条而言,其条干均匀度CV值、细节、粗节及棉结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其检验结果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条干均匀度CV值、细节、粗节及棉结随温湿度的提高而提高,这是由于纱条纤维及纤维混纺比例不同,其他影响因素比如纱条不同片段间的离散性,尽管被测纱条不能重复测试,各温湿度条件下试验的纱线片段间可能有差异,但各样品均是重复测试400米,不同片段间本身的条干均匀度差异不会形成如此显著的变化。另外不同仪器与测试操作也造成条干均匀度测试的差异。

(2)温湿度不同导致纱线疵点变化。纱条中的纤维经前道工序整理完毕后,在细纱工序,纤维受外力作用相互挤压、摩擦而加捻卷绕成纱条。纤维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强力不同,强力使纱条中的纤维有自我形态恢复能力,不同温湿度条件赋予纤维不同的形态恢复能力,导致纱条中纤维某一片段纤维数量与纤维位置的复杂变化,同一纱线条干均匀度CV值不同,其细节、粗节、棉结数量也不同。

3 纱条在电容极板内不同位置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1 试验准备

样品选择:细纱线密度小、捻度大,在测试过程中不易发生纱线外观形态变化,故取线密度大、捻度小的粗纱进行比对测试。二筒精纺粗纱A、B,线密度均为467tex。

执行标准:GB/T 3292.1―2008 《纺织品 纱条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第1部分:电容法》。

使用仪器:长岭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G135G。

试验环境:(20±1)℃ 、(65±2)%RH,意大利HIROSS恒温恒湿机组。

3.2 试验方法

电容式条干均匀度仪的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检测纱条时,纱条就会偏离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中间位置,在纱条通过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时纱条发生偏离,为了验证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电容量的变化,取两根粗纱,在不同位置进入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以测试其电容量。本试验依据标准选择3槽进行条干均匀度测试,速度50m/mim,时间2min;为比较纱条不同体积或外观形态电容量的变化,取电容极板的中间位置,偏右位置(见图1),偏左位置(见图2),检测顺序分别为中、偏右、偏左,各试验4次。

图1 纱条在电容极板偏右位置

图2 纱条在电容极板偏左位置

3.3 A/B粗纱试验结果见表2,分析如下:

(1)纱条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不同位置条干均匀度不同。从表2可以看出纱条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不同位置时,其条干均匀度CV值不同,且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纱条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中间位置时最大,偏右位置时小于偏左位置时的条干均匀度CV,即条干均匀度CV(中)>条干均匀度CV(左)>条干均匀度CV(右)。

(2)纱条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不同位置相对线密度不同。纱条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不同位置时,反映长片段不匀的相对线密度AF值不同,且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纱条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中间位置时相对线密度AF值最小,偏右位置时大于偏左位置时的相对线密度AF值,即相对线密度AF值(右)>相对线密度AF值(左)>相对线密度AF值(中)。

(3)纱条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不同位置时条干均匀度变化与相对线密度变化的规律。条干均匀度CV与相对线密度AF值都是纱条片段不匀的技术指标,前者反映的是纱条短片段不匀,后者反映的是纱条相对线密度的长片段不匀。分析(1)、(2),条在平行极板电容传感器的不同位置时,当其条干均匀度CV最小时,相对线密度AF值则最大;相对线密度AF值最小时,条干均匀度CV则最大,两者呈反相关关系。

4 管纱与筒纱条干均匀度测试的差异

4.1 试验准备

试验样品:本试验选取4个品种:C 14.6texT、C J 14.6texT、C J 9.7texT、C J 7.3texT。为减少不同样品的离散性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别从相应细纱机的一个粗纱、同一个锭子上连续抽取三个管纱,再从中取两个管纱分别用半自动络筒机与全自动络筒机络成筒纱。

执行标准:GB/T 3292.1―2008《纺织品 纱条条干不匀试验方法 第1部分:电容法》。

试验仪器:YG135G条干均匀度测试分析仪,长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试验环境:19℃,65%RH。

4.2 试验方法

条干均匀度测试400m/min,做两次,取其平均值。

4.3 管纱与筒纱试验结果见表3

纱线质量变异分析如下:

(1)纱线络筒产生质量变异。由于络筒工序高速卷绕,纱线受到较大张力及槽筒对纱线的摩擦作用,从管纱络成筒纱,筒纱的质量特性已不同于络筒前管纱的质量特性,称这种现象为“纱线质量变异”。普通络筒机的线速度为500m/min~600m/min,而现在全自动络筒机的线速度已达2000m/min以上,纱线质量变异更为明显。

(2)纱线络筒后质量恶化。筒纱的条干均匀度CV值相比管纱呈恶化趋势,其恶化程度与不同络筒机及络筒机速度有关;细节、粗节、棉结大多数呈增多趋势,个别筒纱相比管纱疵点少,并不是因为络筒工序本身减少了纱线疵点,而是络筒工序另加的电子清纱去除了部分偶发纱疵(偶发纱疵是纱线疵点一部分),因而有些样品经络筒工序后的疵点数量有所减少,但总体看常规纱疵呈增加趋势。

(3)筒纱加电子清纱后质量水平仍低于管纱。为了改善条干均匀度,在络筒工序增加电子清纱去除偶发纱疵,但由于络筒后纱线质量的恶化,纱线经电子清纱器后的条干均匀度水平低于管纱的条干均匀度。管纱的条干均匀度优于增加了电子清纱的筒纱的条干均匀度。

5 结语

(1)严格测试条件是条干均匀度测试准确的可靠前提。电容式条干均匀度测试仪是一款精密、多功能的z测仪器,加强温湿度控制保持纱条在电容极板的中间位置,防止纱条与电容极板进行接触,严格测试程序,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产品验收应以筒纱检测数据作为依据。因筒纱经过络筒纱线质量已发生变化,纺织厂用作整经、针织、并纱的管纱,纺织贸易双方均应以筒纱质量检测数据作为纱线评估与验收的依据。

(作者单位:刘淑河,潍坊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周华文,滨州市计量测试检定所;杨玉华,华纺股份有限公司;田金家,国家生态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上一篇:棉花标准将重修,供求两侧都“相思” 下一篇:纺织品印花糊料基本性能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