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作用和发展

时间:2022-09-11 12:03:44

刍议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作用和发展

摘要: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着建筑装饰的效果。本文从合理选用建筑装饰材料的重要意义出发,简述了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依据及其方法,以使建筑装饰材料能充分体现建筑物的总体效果及其特有功能,保证工程的质量、降低造价,防止伪劣产品给工程造成损失。

关键词:建筑装饰 材料 选用 依据 方法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一般是指主体结构工程完成后,进行室内外墙面、顶棚、地面的装饰等。达到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美化的效果。又可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功能性材料。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是集材性、工艺、造型设计、色彩、美学于一体的材料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是集材性、工艺、造型设计、色彩、美学于一体的材料。是品种门类繁多、更新周期最快、发展过程最为活跃、发展潜力最大的一类建筑材料。它发展速度的快慢、品种的多少、质量的优劣、款式的新旧、配套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物装饰档次的高低,对美化城乡建筑,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组织好各种装饰装修材料的配套生产,配套供应.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摆在我国建材行业面前的十分迫切的任务。

一、建筑材料的发展

建筑材料最早是土石、木、陶、砖等,进入现代社会后慢慢开始过渡到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再到新型的合金,有机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等简易的装饰材料。跨入21世纪后,随自生活层次的多样化,环保、养生等新理念的注入。人们对坏保型,情趣形装饰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顺应经济形势,环保特色的自然材料,分解材料,复合材料,情趣材料等成为现在装饰的首选材料。

二、 合理选用建筑装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装饰是敷设于建筑物或构筑物表面的装饰层,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最终体现,好的建筑装饰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能让人充分感受到建筑物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而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着建筑装饰的效果。建筑装饰材料是用于建筑物内、外表面,起到增强美观和保护建筑物主体结构及其它功能的材料,它具有形态、色彩、质感等特质。从性质上看有木材、竹材、石材、金属、胶合材料、玻璃、陶瓷、塑料、墙纸、织物、等。从质感上又可以分为硬质(石材、金属、木材等)和软质(地毯、壁纸)等。从材料形成途径有人工合成材料和天然材料。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掌握装饰材料性能的基础上,按照使用环境条件合理地选择了所需建筑装饰材料,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的长处,做到材尽其能、物尽其用,才能满足现代建筑装饰工程的各项要求,才能充分体现建筑物的总体效果及其特有功能,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降低造价,防止伪劣产品给工程造成损失。

三、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原则

面对着品种繁多的建筑装饰材料,我们应当制定一个选用的规范依据,才不致于陷入盲目的境地。首先,应充分了解各类建筑装饰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并根据建筑物结构类型、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建筑风格等情况决定相适应的材料,从材料特性、建筑性质、经济因素、使用部位以及建筑师对不同材料的认识程度等多方面作具体的分析,并决定选用。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依据应当是将材料的实用性、经济性、艺术性、环保性进行有机的结合。

三 如何选用合适的建筑装饰材料

(一)以满足建筑物的特点为基准

建筑装饰对建筑结构起到保护的作用,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强化建筑及建筑空间的性格,筑及建筑空间的意境和气氛,使建筑及建筑空间更具情感和艺术感染力,对建筑物进行美化,使建筑物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因此,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应建立在对建筑物的充分理解上,以满足建筑物的特点为基准。在选择装饰材料时,要根据建筑物设计主题的造型、功能和使用部位所处的环境来巧妙合理地运用材料的形体、质感、色彩,以便设计主题既能满足一定的功能。例如,住宅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除了工作时间以外,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住宅里度过的,因此,住宅的装饰应围绕着为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而进行,选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应以简单质朴为基调,强调其实用性、方便性,同时兼有些富于自然情趣的东西,构建休闲、愉悦、放松、舒适的家居氛围。

(二)以安全环保为依托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建筑” 已成为国内外建筑发展的主流。“生态建筑”这一理念的提出,倡导了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健康宜人空间。“生态建筑”的发展与功能要求将拓展建筑装饰材料的功能。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也应以安全,生态,环保为依托,可查看建筑材料的相关的环保认证标准证书,使用具有高性能、多功能、有利健康、使生活更舒适、与环境更协调的建筑材料,强调低污染环保型、环境功能型(如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温度湿度,抗菌防霉等功能)、可再生、可循环、甚至可以就地取材,尽量保证其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功能性强,并从设计、制备、使用到再生的寿命周期全程中符合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为人类争取更大生存空间、扩大可利用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三)以建筑装饰效果为保证

建筑装饰效果是建筑本身的内涵与审美情趣,艺术价值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而建筑装饰材料的质感、线型、尺度、色彩能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反应引起联想,对建筑装饰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一般说来,材料的这种心理诱发作用是非常明显和强烈的。例如,石材可使人感到稳重坚实和富有力度,而未加修饰的混凝土表面则容易使人产生粗野、草率的印象,块状材料有稳定感,而板状材料则有轻盈的视觉效果。又如,大理石及彩色水磨石板材用于厅堂,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用于居室,则由于尺度太大,会失去其魅力。而色彩的差异,也能给人以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红色能让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等,给人以温暖、热烈的感觉,能刺激人的大脑,给人兴奋之感。在建筑装饰设计中,人们喜欢利用建筑装饰材料的对比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往往在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做法,借此来求得质感上的对比与衬托,从而更好地体现在筑装饰的风格,或者强调某些装饰处理上的意图。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我们到处可以感受到材质的对比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当然了,装饰材料对装饰效果本身的影响,必须结合具体建筑物的形式、体重、风格等因素来加以综合考虑。例如,天然蘑菇石、露骨料混凝土等,其装饰效果粗犷雄浑、坚实有力,用在大体量的建筑装饰上,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用在体量较小、造型比较纤细的建筑装饰中,则显得不协调。一般来说,为了充分显示其线条的挺拔感,宜采用较为平滑、细腻的建筑装饰。因此,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应准确地把握好材料的性格特征,充分考虑建筑装饰材料的质感对装饰效果的影响,同时使之与所装饰的空间特点相吻合,这样赋予材料以生命,达到完美的装饰效果。

四、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应用。

(1) 建筑装饰材料大多用于各种基础的表面构成,构成将空气中的水分酸碱性物质,使灰尘及阳光等侵蚀性要素隔绝的掩护层。维护建筑基础延伸建筑物使用寿命。

(2)不同的建筑装饰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力学和装饰性能的作用。可以发生不同的成效。如防滑、防水、隔音、隔热、保温等效果。可以满足不同装饰部位的不同过程的不同要求。

(3)建筑装饰材料皆具有奇特的量感和肌理感。多样的外形和丰富的颜色与通常意义上的建筑材料有机的结合,能够从不同角度转换建筑物的空间感,补充建筑设计不能满足的空间感与美感。营造梦幻,如诗如画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钱光正,我国现代建筑装饰材料发展与应用(续)[J],《室内设计与装修》 1992年

【2】崔海波于树芬,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与选用,《应用能源技术》 2007年

【3】常晓松 舒为群,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中几种常见污染物与健康研究进展[A] 《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6年

【4】杜俊芳,住宅建筑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山西建筑》2003年

【5】曹文达,建筑装饰材料.,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

上一篇:浅谈护脚格宾石笼沉排的冬季施工 下一篇:关于洗煤厂计量制度的选择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