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小儿眼眶蜂窝织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11 11:47:11

26例小儿眼眶蜂窝织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临床探讨分析小儿眼眶蜂窝织炎疾病的临床护理技巧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研究中将选取本院收治的26例小儿眼眶蜂窝织炎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给予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总结分析护理后的临床疗效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干预后,眼部、全身症状均完全消失,患儿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经视力评估后结果显示:无感光者1例,0.05~0.5者1例,>0.5者3例。结论 通过给予患儿具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辅助临床治疗而提升治疗效果,还能够改善预后效果,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眼眶蜂窝织炎;护理干预

眼眶蜂窝织炎属于一种少见的眼眶软组织急性化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疾病,临床症状一般以眼睑疼痛、红肿且可能出现眼球突出、眼球运动受限以及患侧脸部肿胀等[1]。若患者不能及时获得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则可能引发永久性失眠,且可能蔓延至颅内而引起严重颅内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26例小儿眼眶蜂窝织炎疾病患儿,通过给予患儿精心的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临床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文临床研究中选取本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月收治的26例小儿眼眶蜂窝织炎疾病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病例中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年龄为(7.6±1.5)岁;患儿入院时临床表现:眼眶部位明显疼痛、红肿,眼球明显突出,眼球结膜水肿、充血,眼球运动受到限制,结膜囊存在脓性分泌物,其中13例患者出现体温上升;合并症主要有鼻窦疾病3例,2例上呼吸道感染,眼、鼻部外伤者10例。视力检查,其中无感光者6例,0.05~0.5者10例,>0.5者10例

1.2方法 ①患儿入院后迅速诊断病因,首先给予静脉滴注抗生素(如:青霉素等),待高敏试验及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给予使用最佳的抗菌素药物;②在眼睛局部滴注抗菌素眼药液,15~30 min/次,每日睡觉前在眼部涂抹抗菌素眼药膏;③若患者出现眼眶内脓肿,则需要给予脓肿穿刺,若穿刺引流无效则需切开排脓;④给予镇静、降温、外伤等对照处理。

2 护理措施

2.1常规护理 患儿入院后需给予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定时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一般温度保持在24~26℃。湿度保持在

2.2心理干预 由于患儿出现眼部疼痛、肿胀及视力下降等症状而哭闹,再加之家属担心是否存在眼部肿瘤,导致家属出现紧张、烦躁、焦虑等现象。此时,医护人员应主动向患儿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效果,以此来消除患儿家属思想上的顾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治疗与常规护理。

2.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①由于小儿患者的表达反应能力比较差,因此需要加强患儿的生理指标(如:呼吸、脉搏、体温等)观察与监测,若患者有发热症状,则需每间隔2h测量一次体温,若出现持续性高热症状,则可能出现败血症;②密切观察患儿眼部症状的程度、性质变化情况(如:疼痛、肿胀、眼球受限等),主动听取患儿及家属的主诉,有利于及时发现病情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③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神志情况,密切观察患儿是否存在嗜睡、呕吐、头痛等颅内并发症表现情况。

2.4眼部护理措施

2.4.1眼部用药护理 给予患儿眼部上药时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并注意将药物与床边进行隔离而预防出现交叉感染;若需要使用两种不同眼药液,则需合理安排用药时间,而避免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同时控制每个时间段的眼液用药次数;在滴眼液时尽量动作轻柔,避免对眼球产生压力而引起眼角膜穿孔、眼球破裂等严重并发症;若患者眼部分泌物比较多,在用药前需使用棉签蘸掉,眼药水尽量滴在结膜囊上;若患儿的眼球突出或者眼角膜明显暴露,在涂抹抗菌素眼药膏时尽量涂满暴露的角膜部位,这样可预防出现暴露性角膜炎并发症。

2.4.2眼睑湿敷措施 在治疗期间,给予眼睑肿痛部位热湿敷30%硫酸镁,这样一方面由于硫酸镁具有高渗透性,可减少眼部炎症物质渗出,增强局部的抗炎能力;另一方面则是热敷下扩张局部的血管,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患侧眼部周围的血流量,促进水肿吸收与炎性物质渗出,另外还可以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缓解眼部的疼痛感。热湿敷方法:将30%~50%的硫酸镁置于加热器中加热至40℃左右即可,将纱布完全侵染后敷于眼脸部位,15~20 min/次,2次/d[2]。

2.5切开排脓护理方法 对于眼脸内脓肿无法穿刺引流时需切开眼脸进行排脓,切开部位一般选择在脓肿突出处、局部触痛明显处,实施切开排脓之后放置引流条进行引流,换药1次/d;随时观察引流是否存在扭转、打折等线,保持敷料的干燥、清洁[3]。

2.6健康教育 ①指导患儿家属如何正确保护患眼;②患儿出院时,叮嘱患者按照医嘱给予患儿定时、定量用药及用药技巧,定期到医院复诊;③日常饮食方面给予富含维生素、高蛋白及易消化的食物;④指导患儿及家属如何注意眼部卫生,预防出现交叉感染;⑤叮嘱患儿家属积极给予治疗患儿眼部外伤。

3 结果

本文选取的26例患儿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干预后,眼部、全身症状均完全消失,经视力评估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无感光者1例,0.05~0.5者1例,>0.5者3例;1例患者给予切开排脓后出现头痛、高热及意识障碍等异常症状,经临床会诊并及时调整抗生素后,治愈出院;2例患儿因出现眼球内异物、角膜穿孔,光感、视力完全消失,为了预防出现交感性眼炎而给予实施眼球摘除术。

4 护理体会

眼眶蜂窝织炎的发病原因比较多,从本文病例的发病原因来看主要为眼、鼻部外伤、鼻窦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对此,为了避免眼眶蜂窝织炎进一步恶化并向颅内扩散(并发海绵窦、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则需要采取有效控制感染源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对于眼眶蜂窝织炎患儿,除了给予必要的临床药物治疗之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在眼眶蜂窝织炎患儿临床护理中,首先为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杜绝外界因素刺激患儿;由于该病的病情比较严重,给予患儿家属一定的心理干预,让患儿家属能够积极配合进行治疗与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期间,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而采取处理措施;眼部护理是整个治疗的重点,医护人员需严格按照医嘱及临床操作原则给予护理,以此来辅助临床治疗;患儿出院时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进一步巩固疗效。

总之,由于眼眶蜂窝织炎的病情比较严重,极易引发各类严重并发症,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配合治疗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59-961.

[2]魏斌,魏荣华,崔红霞.10例眼眶蜂窝织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93.

[3]项娟,刘莉,樊桂莲.眼眶蜂窝织炎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01):543.

上一篇:48例高龄产妇分娩期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对于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