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洱发展十大机遇

时间:2022-09-11 10:20:33

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普洱发展十大机遇

普洱市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泛亚铁路中线、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心地带,与老挝、越南、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486公里,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说法,有思茅港、勐康2个部级一类口岸,孟连1个部级二类口岸及17个边境通道,边境口岸和通道数分别占云南省的10%、20%。

2013年,国家批复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省金融办批复普洱建设“云南省绿色金融服务中心”,强化产融对接,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金融新政大力支持普洱市发展绿色产业。在此指导下,普洱市金融业稳步健康发展,有力地支持了普洱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业各项存贷款持续快速增长

截至2013年末,普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1亿元,同比增长21.9%,增幅比全省高5.2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398.5亿元,同比增长22.1%。

二、金融服务质量明显改善

宁洱、墨江、景东被列为全省“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县,启动以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与农房“三权三证”抵押融资为重点的“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工作。在试点工作带动下,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截至2013年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5.7亿元,同比增长39.7%;涉农贷款余额196.8亿元,同比增长24.6%;累计发放小额贷款8.2亿元,扶持创业12053人,扶持企业105户,鼓励创业和带动就业1.7万人。

三、保险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年内全市保险机构增至19家,截至2013末,全市实现保费收入11.04亿元,同比增长20.74%,增速高于全国9.2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7;全市赔付支出3.02亿元,同比增长18.22%。

四、民营金融、普惠金融快速发展

2013年新批复4家小额贷款公司,截至2013末,全市共27家小贷公司获批复开业,实现九县一区全覆盖;注册资本达5.9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13.34亿元,新增贷款3621万元,成为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的重要补充;进一步加强银担合作,组建成立普洱市绿色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6300万元,为各区县、各部门提供融资担保平台。

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实现三个突破

2013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达24.9亿元,同比增长56.7%。结算对象包括42个国家和地区,范围由东南亚地区辐射到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乃至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三个突破”即:外商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实现零突破、服务贸易人民币银行结算额1238万元,实现历史性突破、边境贸易进口人民币银行结算实现零突破,达到3.2亿元,改写了普洱市一直以来只有出口而无进口人民币银行结算业务的局面,宣告了普洱市边贸进口业务均采用现钞结算时代的终结。

普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生态、资源、政策优势,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黄金前沿”。2013年11月,国务院批复《云南广西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云南省金融办的支持下,经普洱市金融办努力,普洱市被纳入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普洱金融改革创新、支撑绿色经济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具体来看,有十大机遇。

(一)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

目前,跨境人民币结算手续复杂,限制太多。个人携带现钞额度较小一直是制约普洱市与周边国家贸易投资快速增长的瓶颈。《方案》提出,“创新现钞出入境携带证制度,研究放宽个人携带人民币现钞出入境额度”。这意味着人民币现钞通过试验区出入境更加便捷,中老、中越、中缅双边经贸和投资往来更趋密切,境外民众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及使用频度将大幅提高。普洱市可据此争取开展跨境个人人民币结算试点,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为往来经贸投资人群提供更加高效、快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二)扩大货币互换规模,建立沿边离岸金融市场

目前,中国和东盟及南亚国家之间的货币互换规模较小,有些甚至只有10亿元人民币,若投资一个百亿人民币项目,需要10年才能兑换完货币,根本无法满足双边商贸和货币流通需求。《方案》提出,“扩大与东盟和南亚国家本币互换规模,完善货币互换机制”。这一举措将有力地加强双边金融合作,促进边境贸易和投资,符合试验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共同利益。普洱市可大力推动中老、中越、中缅货币互换,扩大人民币流通规模、留存数量和认可度。探索建立沿边离岸金融市场,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形成一个以人民币为磁场,具有影响力的沿边区域人民币市场。

(三)壮大金融机构建设,完善金融组织体系

目前普洱市有银行9家,截至2013年10月末,存贷款余额分别为573.2亿元和378.9亿元,均居全省中下游。另有保险公司19家,证券公司2家,外资金融机构还是空白,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总体滞后。《方案》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东盟和南亚国家金融机构到试验区设立外资金融分支机构,支持大型银行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以法人名义到东盟和南亚国家设立机构”。普洱市可制订金融机构建设专项政策,既“引进来”外资金融机构,又推动本土金融机构“走出去”淘金,鼓励本土银行为境外项目开展人民币贷款业务,开展境内外联动的人民币融资产品创新。未来还可引进更多证券、保险、基金、金融中介等各类金融机构来普洱市设立机构,最终形成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

(四)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

《方案》提出,“培育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试点。探索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区域性股权转让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拓宽非上市企业融资渠道”。从全国来看,经济越发达地区,股权融资越快;经济越落后地区,股权融资需求也越大。近年来,为了拓宽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国家在上海、天津、重庆等相继组建场外股权转让市场。目前,普洱只有1家上市公司,除此之外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融资,银行贷款成为企业融资的唯一途径。今后,普洱市企业除了可在主板上市融资外,对于暂时不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还可参与“新三板”和上海等地股权转让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从而有力地拓展了企业股权融资渠道。甚至在条件成熟时,还可向国家申请在普洱市建立云南场外股权转让中心。同时,在全省完成清理整顿交易所工作的基础上(即将结束),打造辐射东盟和南亚的矿权、林权、碳汇权和普洱茶、咖啡、文化产品等区域性要素交易市场。

(五)扩大跨境融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仅全球外资私募基金就有10多万亿美元,但由于外汇管制,无法进入国内市场。《方案》提出,“拓展人民币回流机制,研究将东盟金融机构纳入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试点范围,探索境外人民币以贷款方式投资试验区重要产业项目。探索符合条件的境外合格机构以人民币为计价货币,募集海外人民币资金,在试验区依法发起设立公募或私募证券基金”。普洱市可抢先其他州市与人行、银监、海关等部门对接,依托绿色经济的广阔前景,吸引更多东盟人民币资金投资普洱市,把普洱市打造成为东盟资金回流的首选地。同时支持东南亚机构在普洱设立各类证券投资基金,在不炒房、不炒股、不炒汇的前提下,加大绿色经济服务力度。

(六)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支持民营金融发展

《方案》提出,“支持民间资本与其他资本按同等条件进入银行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参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这打破了金融市场准入的国有资本特权,赋予了民间金融国民待遇,冲破了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目前,普洱市有村镇银行1家,注册资本3000万,小贷公司26家,平均注册资本2000万,股权基金公司3家,民营金融发展和培育还不充分。此次方案提出“允许民间资本主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改变了以往成立民营银行必须由国有股份制银行主发起行的束缚。普洱市民间资本充裕,可大力支持和鼓励九大异地商会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结合普洱市建设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加快组建“普洱绿色发展银行”。同时,加快民营金融培育,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小贷公司、股权基金、融资租赁、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各种新兴金融形态;或参股国有金融机构重组改造,为全国发展混合所有制金融机构探路。

(七)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跨境金融信息合作

《方案》提出,“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跨境合作。推进试验区与南亚国家信息交流与合作。允许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境外沿边地区使用。鼓励支付机构建立面向东盟和南亚国家的跨境零售支付平台,建立跨境金融信息服务基地”。目前,普洱市县级金融资源供给缺乏,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便利程度低,非现金结算覆盖率低,县一级没有工行、中行,三个县没有建行,大部分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普洱市可以跨境金融合作为契机,加强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县域金融机构数量,谋划沿边金融网点布局,加快跨境征信系统建设,加快发展沿边跨境人民币业务。普洱市可抓住“建立跨境金融信息服务基地”这一新机遇,规划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园”,引进跨境金融机构数据中心、银行卡中心、研发中心、灾备中心、客服中心等金融中介后台入驻,在全省形成独具特色、配套齐全、服务专业的金融后台产业聚集区。

(八)推进保险市场发展,强化保障服务能力

《方案》提出,“积极开展双边及多边跨境保险业务合作,大力推动中国与东盟和南亚国家在保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对方国家保险公司在本国开展风险评估、资信调查、查勘定损提供便利”。目前,普洱市有保险公司19家,其中财险公司10家,寿险公司9家,保险密度仅333.2元/人,远低于全省586元/人和全国1143.8元/人的平均水平,保险深度为3.1%,也不太高。这次方案提出要积极发展跨境保险。普洱市可大力推进全市保险机构同缅甸、老挝、越南在机动车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旅游保险等保险业务合作。同时,针对普洱市健康养老和生物制造两大主打产业,积极引进在健康险、责任险和农业险等方面有专长的外资保险公司,进一步拓宽全市保险市场。

(九)扩大跨境支付清算规模,拉动跨境电子商务

《方案》提出,“加强与周边国家支付清算系统的合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为周边国家提供跨境支付服务”。目前,跨境支付清算系统不畅,致使跨境支付受阻,为了完成支付,居民不得不携带现钞出境。加强与周边国家跨境支付清算系统的合作将使普洱市跨境支付更加便利,同时也催生了跨境电子商务的新商机。近年来,越南、老挝等国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其与深圳、东莞、义乌等贸易重镇的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双边贸易新的增长点。2012年越南电子商务年收入2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60亿美元。普洱市可争取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工作,开展货物贸易、留学教育、航空机票及酒店住宿等跨境结算业务。同时,跨境支付系统的开通还能推动全市咖啡、茶叶、石斛等农产品区域交易市场走出国门。

(十)建立跨境金融合作交流机制,打造普洱国际名片

《方案》提出,“健全跨境金融合作交流机制。打造沿边地区跨境金融合作交流的平台”。普洱与老挝、缅甸、越南、泰国等周边国家都具有良好的全面合作基础。今后,可建立以金融为主题的跨境交流合作机制,举办沿边跨境金融论坛等活动,开展货币管理模式、防伪技术与反假币等培训交流,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政策宣传,促进与周边国家的金融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增进双方在审慎监管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等方面的协调。

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在建设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启动会上指出,“相关各州(市)、县(市、区)要把握机遇,研究制定本地金融招商政策优惠措施,为吸引争取各类金融机构、人才、资金创造良好条件,为试验区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普洱市在跨境金融方面有先天优势,在边境贸易方面有巨大潜力。我们一定要抓住沿边金融改革开放的宝贵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进一步提高沿边金融开放水平,为加快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提供强力保障。

作者简介:陈泰锋(1977-),男,汉族,江苏镇江人,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研究方向:地方金融;张润(1987-),男,汉族,山东德州人,任职于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研究方向:地方投融资;王斯琪(1988-),女,汉族,云南普洱人,任职于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研究方向:小微金融。

上一篇:浅谈库存管理系统对存货管理的提升及改善 下一篇:我国股市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