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宝巩当五十”决非祖钱

时间:2022-09-11 09:09:12

2004年第9期《收藏界》发表周少华先生文章,认为他收藏的“宝巩当五十”钱是“难得一见的祖钱”,“难得一见”我承认,但说“祖钱”则站不住脚。由于泉界素来重视母钱的识别和鉴赏,董大勇先生也认为:“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所以在下不揣谫陋,愿提出来与周先生商榷。

“祖钱”即钱中之祖,是最早的母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雕母”。雕母,顾名思义即手上雕刻的,由技艺很高的工匠在优质精炼的铜材、象牙或玉石、硬木上雕刻而成,进呈朝廷审定,成为此式钱币的祖钱。所以其特征至少有:①非铸造品,应无任何铸造痕迹;②有手工刀刻痕迹,字口深峻、清晰,文字笔划绝无含糊粘连之处;③铜质雕母必定铜质精良细腻,整个钱体规整匀称,外缘光洁,穿廓留有一定的拔模斜度。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社会现实如何,是雕母就必须同时具备这几条特征,否则,就不能称为雕母或祖钱。

以此作标准衡量周先生的宝巩当五十钱,我们不难看出:①地张不论正背都可见明显的砂模痕,翻砂铸造的痕迹很明显;钱义更是铸的,如“丰”字下一横,当五十“五”字下一横,满文“巩”字中间一斜竖勾,均有明显的缺铜点,满义巩字的竖勾几乎缺断了,这是翻铸时铜汁中含有杂质,后来杂质脱落而造成的,如果是雕刻的文字,则绝无此种情形发生。所以此钱必铸无疑。②雕母刀刻文字,边缘必然清晰,笔划绝无含混,而此钱丰字上部山字之中的两个小“丰”笔划含混一片,下部豆字上面一横明显短了一截,十分难看,哪有雕母刻成这个样子的?其他如重、宝二字,背满文宝字,很多笔划的边缘都不规整,有不少缺铜点,毫无刀刻味,所以该钱文字绝非刀刻的。③此钱外缘锉刀痕迹明显,这是铸钱中一道必须的修整工序,周先生却以为是刻工刀痕没有化尽,哪有刻工要刻到外缘上去的?清代折五折十以上的大钱差不多都有这种锉刀修整痕迹,难道这都是“刀痕没有化尽”的母钱?

由此可见,这枚当五十大钱决非祖钱,实为一枚初铸钱或试范钱。其铜质精良,铸造精美,又是不多见的宝巩局大钱,确实难得,弥足珍贵,周先生宜宝而藏之。

(责编:丁丑)

上一篇:内地瓷器最高价 下一篇:黄士陵与岭南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