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泊头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思考

时间:2022-09-11 08:59:01

对泊头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思考

作为河北省东南部的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县,近年来,泊头市坚持在实践中以创新的思维,走出了一条有特色、有效益、有质量的经济发展之路,县域经济发展经验被河北省委、省政府作为典型在全省予以推广。

总结近年来发展成效,主要是实现了“四个跨越”:

一是实现了综合实力由全国“中游”向“上游”的跨越。全市经济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2005年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在全国2005个县(市、区)中名列374位,比2003年跃升234位,竞争力等级由D级上升为B级。泊头市先后获得“中国汽车模具之乡”、“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全国鸭梨无公害生产示范县”、“河北大气除尘治理设备生产基地”、“河北环保产业试点市”等9个国家及省级荣誉称号。

二是实现了由老工业基地向新兴制造业集群的跨越。泊头市是近代铸造工业发源地,解放后一直是冀东南老工业基地,但工业生产很长时间处在工艺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市场占有率低的状态。而目前,泊头市已成为环渤海地区以铸造机械、汽车模具、环保设备为支撑的装备制造业新兴基地,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汽车模具之乡”,河北省唯一的“大气除尘治理设备生产基地”、“环保产业试点市”。泊头铸造及汽车模具产业已被河北省委、省政府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产业集群来打造。与产业群相对应,一大批优强企业乘势而起。

三是实现了由小城市向区域型中心城市的跨越。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市区新增建成区面积6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23.2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1.9%。泊头市正在向冀东南、鲁西北以工贸业为支撑的中心城市迈进。

四是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主要标志为: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农业特色日益明显。全市已培育出包括3个省级龙头企业在内的规模龙头企业28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2个、专业农产品市场12个,联系带动农民7.2万户。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0%以上,70%的农户、60%的耕地、72%的农副产品纳入了产业化经营领域,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的年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3.5%。泊头市已成为全国鸭梨生产和出口基地。果品种植面积59.5万亩,年产量60万吨。其中,鸭梨25万亩,年产量51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总结以上成就,我认为创新思维、深刻把握并驾驭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是泊头市发展经验的生动体现。我们在创新思维上,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转变“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模式,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首先是大力发展“结构”农业。重点实施了优果、扩畜、育林三大工程,优化农产品结构,夯实产业化基础。其次是大力发展“龙头”农业。以产业化项目建设为重点,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等6个文件,为龙头企业解决资金5000万元、用地1500 亩。第三是大力发展“标准”农业。目前,共发展标准化果园35万亩、无公害蔬菜3万亩,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14个。“泊头鸭梨”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第四是大力发展“市场”农业。用工业化市场营销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市场的对接。先后培育出农产品品牌20多个,其中,河北省名优产品3个。

二是转变“就特色抓特色”的思维模式,用集群的理念推进县域工业化。首先是激发产业集群的动力,抓环境。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考虑产业配套和人才、资金、土地、技术等资源的整合,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其次是抓住产业集群的核心,抓链条。把扶持龙头作为抓手,对11家优强企业进行了重点扶持,全市销售收入超千万企业达到102家,超亿元的达到3家。同时,以优强企业为骨干,初步构建了铸模―汽车模具―机加工、精密铸造―机加工、铸造―水污染治理设备―机加工等8条产业链,将25%的小企业纳入企业联合体。第三是提升产业集群的档次,抓创新。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引导企业与清华大学等20余家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20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先后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7个,并成功申报了“中国汽车模具之乡”命名;创河北省名牌产品4个、优质产品3个,河北省著名商标4个。第四是做大产业集群的格局。以产业招商为重点,将招商引资项目与完善产业链相结合。第五是拓展产业集群的平台。把园区作为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先后投资2亿元完成了市工业区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转变“就城镇抓城镇”的思维模式,用统筹的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首先是加强城镇建设。着力构建以市区为龙头、以交河、富镇等中心城镇为节点的沿武港路城镇带。其次是发展城乡商贸业。把商贸业作为联通并繁荣城乡经济的纽带,先后发展城乡商贸业经营网点6532个,商贸企业17家,各类商品交易市场9个,农村集贸市场48个。第三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实施了交通道路、农田水利、通讯、新能源等四大工程。第四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200个村接入有线电视光缆,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万户;结合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新建和改造农村中小学50所;投资700万元加强农村卫生院建设,卫生支农覆盖率达到85%以上;新建文明生态村66个。在河北省率先实行了农村低保制度。

(作者系泊头市副市长)

上一篇:加强区域内部合作 打造“东北经济圈” 下一篇:关于美国经济政策走向的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