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校企教改联合体的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9-11 08:00:27

创建校企教改联合体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面向所在地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在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型人才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间地带”,确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既是一个从教育理论上亟待回答的问题,更是一个富有时代挑战性的实践课题。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为例,介绍了高校与企业建立教改联合体、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并对其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作了分析。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式;教改联合体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面向所在地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主动适应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将区域内的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所在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资源,既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基本价值所在,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重要使命。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作为一个教学研究型大学,同时又是省属重点高校,浙江工业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何在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型人才和职业技术学院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间地带”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恰当的人才培养方式,既是一个从教育理论上亟待回答的问题,更是一个富有时代挑战性的实践课题。

一、应变与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包括就业体制在内高等教育体制转型,我国大学逐步完成了其自身作为被动计划的部门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机构的角色转换,同时大学在现代社会中日益重要的意义推动了大学人才培养与经济产业结构、社会职业结构的耦合过程,其结果是改变了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在内的现代大学形态,使之与其说是一种传统的相对独立的、自主的学术机构,不如说是多少被嵌入特定区域经济、社会结构中的受动型的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机构。

与大学受动社会的变化进而形成压力不同,我国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转型则构成了大学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发展从外延扩展转到内涵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到质量提升,这样一个阶段转变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高校学生规模已经实现“量”的扩张之后,如何实现“质”的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在当前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成为高校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可以说,是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快速的大众化进程将人才培养问题推到了研究的舞台中央。问题是在近1800所普通高校、700余所本科院校中各高校如何定位,确定各高校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校系统中的主体,地方本科院校有着不同于部属大学的特殊性,都“依托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同时又由于所在区域不同、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的不同,各自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如何基于对当前教育的理解与认识,主动适应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提高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已成为影响高等学校和所在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要求这一客观规律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也是高等教育基本价值的重要体现和根本依托。

虽然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较快的发展,人才培养规格呈现多样化,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日趋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但由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处于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型人才和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中间地带”,定位不清,许多地方院校存在着机械照搬重点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现象,专业设置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盲目地追求学术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缺乏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不能紧密联系经济、产业、科技发展需要,按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课堂教学所占比重过大,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始终是“固化”的,毕业学生的适应性和就业的灵活性较差……正因为如此,我们培养了很多“千人一面”的理论型、知识型人才,却少有结合实际需要培养的人才。即便培养,也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生长于动脑、短于动手,这也使得我国在许多领域不缺先进技术但缺把先进技术转化为产品理念、把产品理念转化为现实产品、把现实产品转化为畅销名牌产品的工程技术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脱离自己的“地方”特色,缺乏针对性,而只能走向恶性竞争。

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而言,愈是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愈是强烈。近年来,浙江市场经济发育相对完善,是民营经济发展最活跃、最发达、最典型的省份。民营企业遍布城乡,近年来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兴企势头强劲、区域特色经济显著、第三产业日新月异、外向步伐越迈越大,但同时面临着提升技术竞争优势、进行管理创新、转变经营方式、国外贸易壁垒不断的问题。以民营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浙江经济总体上在发展模式、体制模式和结构模式等的转换方面进入了新的阶段。相应地,其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和促使所属地方高校适应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浙江工业大学,作为浙江的省属重点高校,在浙江这一经济走在全国前列而尚无相应前例明确借鉴的环境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将人才培养体系融入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体中,形成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系统工程,创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共建与合作:浙江工业大学建立校企教改联合体的个案分析

构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多种途径。在这个多解命题中,找到它的合适答案本身就是个创新过程。多年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断深入进行的实践告诉我们:与企业建立教改联合体是高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效教育模式,也是与企业自身发展内在需要相契合的合作途径。它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提高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

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自2002年建院伊始就立足于学校和杭州高新区共同建设,以培养可以与软件企业“无缝接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借助杭州国家软件园的企业集聚优势,采取多种途径推动企业参与教学改革,形成了学生、企业、学校和社会多赢的人才培养机制。

1.以机制为核心推动校企教改联合体的可持续运行。学校积极推动、建立了由学校、行政主管部门、企业领导与专家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既有权威性,又了解产业的需求,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专业模块确定、实习与毕业环节指导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在软件学院内部成立教学实践部,积极关注企业动态、了解企业需求,实施符合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个性化指导、管理需要的导师制,建立了学生实习、兼职教师、导师制、实训中心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规范、促进以企业为主体考核学生实习方式。

2.以教学环节为链条构建校企教改全程合作体系。学院与企业的教改合作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并已从第一课堂合作延伸到第二课堂的共建,利用企业兼职教师开设实践性或领域性较强的课程,安排4~10个月(1+1)时间的企业实习或毕业设计(企业毕业设计已超过50%);在职业素质培养、课外科技竞赛、学生创业和学生专业类社团指导等校企合作方面也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3.以专业方向模块为平台共建多样化培养方案。为动态适应不同企业多方向个性化人才的需要,学院与软件产业中技术上有典型性并代表发展方向的软件企业探索共同建设专业方向,该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多地考虑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企业从制定培养方案开始就参与教学工作的整个过程,企业技术骨干和高层主管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学生的教学工作。目前已经探索并实践的专业方向模块有以下几种类型(见下表)。

4.以课程开发为平台融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通过亏企业合作,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引进、开发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专业课程或案例,并以选修课、必修课、实训或创新学分等多种形式纳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如:成立思科网络学院,引进了思科网络认证课程:引进了微软、SUN系列认证课程和IBM软件学院课程;与INFORSYS合作,引进了INFORSYS系列课程:引进了恒生公司的项目案例。通过引进、开发这些直接源自企业内在需要的课程,使得学校的职前培养和企业的职后培训一体化,形成一个有机的培养体系。

5.以双向构建为桥梁形成理论、实践结合型师资队伍。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成了一批由理事单位企业高级主管或项目经理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为实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师资基础。软件学院已经聘任来自17家企业的40余名兼职教师,在2006年度学院教学中承担1600余学时教学任务;为持续有效、保质保量完成合作教学任务,出台了企业兼职教师聘任、考核管理办法,出台了一系列提升兼职教师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举措,如职称评定、教学研讨会、兼职教师评优等。

6.以合作企业为依托构建校内外实习基地网络。为把企业的工程实践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与资源优势,软件学院建立了适应软件学院实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以理事单位为主体、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习基地网络,其中校外基地有:联合浙江大学等4所高校及10余家知名动画企业,依托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建立了“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教育实训中心”;另有理事单位企业实习基地32家,非理事单位实习基地20余家。在校内,与杭州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全面模拟企业管理的“浙江工业大学恒生软件实训中心”,由企业派遣技术管理人员负责运行、学生以“企业人”身份参加实践。

三、问题与启示: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展望

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通过与企业共建教改联合体、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在学生就业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学院连续三届毕业生呈现出的签约早、签约率高(连续三年100%)、就业层次高等特点,进一步从实践上验证了与企业共建教改联合体是地方本科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效培养模式。但同时以下深层次问题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1.在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往往要照顾企业当前的现实人才需求,那么如何发挥高等教育引领行业、社会的作用?一方面要有效吸取企业技术发展的有效营养成分,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在引领企业技术提高、产业发展方面作出贡献,需要有进一步的探索。

2.在与企业共建专业方向模块中,如何让企业需要的动态性与学校教学的相对稳定性相衔接?让学生既让受到扎实的理论基础教育又进行充分的实践能力培养?

3.如何进一步把企业的工程实践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与资源优势?可以在将企业潜在的实践能力培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实践教学优势的途径方面、合作平台的资源共享与提高使用效益方面有着更为有力的措施。

4.在教改联合体中,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之问如何达到各自关注的平衡?尤其是学生在联合体中的地位、意愿应该得到充分体现。

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启迪着我们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我们在更高、更深、更广的层面推进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

汤 智,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助理研究员;徐雏祥,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施建青,浙江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

上一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 下一篇:以课程考核改革为突破口构建课程考核质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