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11 07:05:09

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

芦笋又叫“石刁柏”、“龙须菜”等,以嫩茎供食用,质地鲜嫩,风味鲜美,柔嫩可口,营养极为丰富,属于保健蔬菜之一,在山东省出口量较大,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香港。芦笋是中国主要创汇蔬菜,但在国内市场上仍属销量较少的稀特蔬菜,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一、基地选择

有机芦笋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环境质量符合NY/T391要求的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地区。基地选点应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影响,同时生产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在有机绿芦笋基地和常规生产地块之间设立8~10米的隔离带,保证有机地块不受污染。

二、育苗

1. 育苗时间

夏季麦收后,气温比较高、昼夜温差小,是芦笋播种育苗的好季节。此期大田育苗不用设施,省工、省时,同时在夏季育苗,芦笋嫩芽抽发时间一致,出苗整齐。

2. 育苗地的选择

种植一亩芦笋一般需育苗地25~30平方米。麦收后,在大田的地头选择一块地势较平坦、易浇易排、无多年生杂草的地块进行育苗。

3. 培育壮苗

(1)浸种催芽

春季用30~35 ℃的温水浸泡2~3天,倒掉水后,再用湿毛巾盖上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种子2次,以避免闷种,等种子有10%露白后即可播种。

(2)播种方法

苗圃地宜选砂质壤土,放足基肥。每亩用腐熟堆肥2000~2500公斤,全面铺匀耕翻入土。筑宽150~180厘米、高15~18厘米的畦作为苗床。为使幼苗有较大的营养面积,便于精细管理和定植时掘苗,宜采用条播。与畦长垂直开沟,沟距40~50厘米,深2~3厘米。在沟内施入充分腐熟的人粪尿1500~2000公斤,与土充分拌合。育苗时,每50克种子用地20平方米,灌足底水后,按行株距10厘米划线,单籽点播在中央,深度掌握在2~3厘米,上面覆盖2厘米厚的过筛细土。若遇大雨时,可在苗床表面撒少量的麦秸,防止暴雨冲刷及高温。

(3)水肥管理

当芦笋的第一根茎生长出拟叶时,应用腐熟的沼气液、残渣及人畜粪尿追肥1次。以后根据情况及时锄草、中耕松土、浇水、排涝,适当培土,使鳞芽发育粗壮,防止苗株倒伏。当芦笋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搂去麦秸。在苗龄达到60天以上,或地上茎达到3根以上,高度在30厘米以上,拟叶变成墨绿色时就可定植到大田。

三、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芦笋生长需要松软的土壤环境,整地要求较高,需多次翻犁松土,并把土壤的杂质、各种残根等收拾干净,然后充分晒白,栽植前亩施腐熟农家粪肥3000~4000公斤或饼肥100~150公斤,把农家粪肥撒施地里再翻犁。地面整平后开沟栽种。采收白芦笋的沟距180厘米左右,采收绿芦笋的沟距约150厘米左右。沟宽约40厘米,深25~30厘米。再用堆肥每亩2000公斤左右均匀施于沟底,与土拌匀。其上撒施人粪尿500~1000公斤。肥料上铺一层土,使沟内土面距地面约为6~9厘米,即可栽苗。

四、适时定植,合理密植

春季育苗的定植最适期为秋季,6~8月份培育的芦笋苗可在秋玉米收获后定植,也可在来年春季定植。定植时行株距100厘米×25厘米,一般每亩定植2500~2800株,定植时把苗根理顺分开两半,固定在馒头形的定植沟里,鳞芽向畦中线,顺向同一边,然后覆土5~6公分,压实淋足定根水。

五、田间管理

1. 合理浇水施肥

栽培芦笋要多用有机肥料,使土质疏松肥沃,有利于地下茎及根系发展。肥料用量依植株生长量的大小、土壤的肥沃程度及利用率等因素综合考虑。植株的生长量包括嫩茎产量、地上茎的重量和地下茎及肉质根的生长量。采收白芦笋的,在定植后第一年的5~8月间结合中耕松土,在植株周围施稀薄人粪尿3~4次,及时浇水,促株丛生长旺盛。翌年春季在植株两侧距植株30~40厘米处开沟,结合浇水,每亩施入堆肥1500~2000公斤、人粪尿1200公斤。定植后的第三年开始采收嫩茎。嫩茎采收后,在畦沟中央每亩施堆肥2000~2500公斤、人粪尿1200公斤。夏秋间于中耕松土后在植株附近施2~3次稀薄人粪尿。追肥的重点应安排在秋季植株生长旺盛时。

采收绿芦笋,定植后第一年的施肥方法与采白芦笋相同。从第二年起施肥的重点在春季,其次为秋季。第二年春在抽幼茎前,于畦沟中央掘深沟,施入堆肥、人粪尿等。各种肥料的用量约为白芦笋第三年采毕后的一次施肥量的70%。夏秋间在植株附近施稀薄人粪尿2~3次。第三年春季的施肥量比第二年增30%。第四年以后的肥料用量还要适当增加。采笋期可每15~20天施肥一次,每次亩施腐熟的堆肥、沤肥、厩肥或沼气肥等500公斤。

2. 及时培土

采收白芦笋的,在春季幼茎抽生前进行培土,使幼茎不见光,成为白色柔嫩的产品。培土适宜期在预计出笋前1~2周。定植后的第三年为20厘米左右,第四年以后为40厘米左右。总之,按植株大小,估计能抽生幼茎的地面都要培土。培土的厚度,以使植株的地下茎埋在土面下25厘米处为准。培土时要求土面平整并稍拍紧,防止漏光和崩塌。采笋期间必须经常保持培土的厚度。若由于土壤沉实或被暴雨冲刷,土垄的高度降低,应立即加土。嫩茎采收后,应将壅培的土垄耙掉,使畦面回复到培土前的高度,保持地下茎位置在土面下15厘米处。如用黑色塑料薄膜覆盖,同样可造成畦面黑暗,使抽出地面的幼茎不见光而呈白色柔嫩状态。同时盖黑色薄膜后,土温比培土的易升高,可提早出笋,采笋也比较方便。用黑色薄膜覆盖代替培土作业,也可节约大量劳力。

六、病虫防治

1. 病虫种类

芦笋常见病害有猝倒病、茎枯病、碳疽病;虫害主要有甜菜夜蛾、甘蓝夜蛾、棉铃虫、玉米螟、蚜虫、飞虱、地老虎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2. 防治方法

(1)优先采用农业措施

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同时还应尽量利用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除病虫草害。

(2)物理措施

田间挂银灰色反光膜避蚜防病毒,罩30目防虫网防止各种虫害,安装黑光灯、高压汞灯、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田间插设杨树枝把、谷草把诱集粘虫,设黄板诱杀蚜虫、温室白粉虱、美洲斑潜蝇等。

七、适期采收

根据温度及生长情况,在笋芽长到25厘米左右(或按市场需求)时,沿地面采下上市。第一年笋田采收两个月后停止,让其余的茎(母茎)继续生长。随着笋龄的增加,采收期适当延长。但不要贪图高价而过度采收。

上一篇:薄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森林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