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的往日之魂

时间:2022-09-11 06:33:47

我们清晨从瑞丽出境后,一路颠簸,在日落之前经过了险峻的十八盘,黄昏时分到了避暑胜地眉缪。这个古朴的城市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英式马车做载客工具,矫健的高头大马佩戴着精致的铜饰,轻松地踏着细密的碎步平稳前行,真是别有风味。就在路越来越宽、车越来越多时,右边出现了高大的皇宫城墙和波光粼粼的护城河,我们进入了曼德勒市区。

曼德勒地处缅甸北部,素有“火炉”之称。清晨的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凉意,我们坐在顶层的花园餐厅欣赏这座没有高大建筑物的城市,真是人生的一大享受。英国作家吉卜林笔下的曼德勒是一座充满神奇传说的城市。现在,曼德勒作为缅甸的故都和佛教中心之一,吸引着许多朝圣者和像我一样寻求浪漫情调的人。

古城面积不大,边长2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奇怪的是城外才是城市,而城内却是乡村。浓密的树木下有几处村庄,泥土路边不少地方种着庄稼,皇宫位于正中央,门口镇守着一对巨形的狮子。皇宫远没有北京的故宫大,但皇帝上朝召见群臣的大殿,以及妃嫔居住的后宫等一应俱全。金瓦红墙,都是缅式风格。昔日帝王的荣耀、权位已一去不返,惟有芳草斜阳依旧,令人感到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东西,一切都会随时光而消逝。

大殿旁有座木结构寺庙,外面的造型都是深色的木头雕塑,里面的乳白色石头雕塑非常典雅,石阶两侧护栏下面是石雕的狮身人面用力顶起高昂的龙头。中央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正中的宝座上端坐着庄严肃穆的大金佛,他的身上已经看不出袈裟的纹饰,虔诚的善男信女早已把佛像全身上下贴满了金箔。729座功德碑圈成一片方正,这个号称“世界最大书本”的佛塔以石碑为页,正反面都镌刻着密密麻麻的缅文及古老的经文,内容为第五次世界佛教大会所通过的信条与经文,当年全城和尚采用接力方式,连念了六个月方才念完。雨季带来的绵绵细雨漫出氤氲,将这里衬托出肃穆之感。赤脚行走其间,伸手触摸那透着凉意的石碑,顺着卷曲刻画的经文,似乎还能感受到当时虔诚的温度。

从古城出来,我们前往曼德勒山。沿山路而上,沿途共有佛寺,古朴的寺院和身披岁月的沧桑的古塔静默在山林之间。石阶好像永无止境,往往爬上一平坦处,见到金光闪闪的寺庙和菩萨,寺外环绕一圈观景的石椅,我们休息、拍照、绕寺走一圈,才发现那还不是山顶,寺庙的背后曲曲折折延伸上去的是又一排石阶。就这样一折再绕,最后走上实在无路可走的铺着光滑彩色瓷砖的山顶。山顶的佛寺最是香火鼎盛,西南面的皇宫那规整的方城尽收眼底,依洛瓦底江玉带般的腰身轻柔地缠绕在山下。傍晚的夕阳,映照着古城的角楼,青翠的原野上田连阡陌,矮小的楼房湮没在大片的热带树丛之中,风光旖旎,原始自然。四周佛寺、佛塔处处,树影婆娑,倒影在平静如镜的护城河水中生成一副宁静致远的美景。

看完古城黄昏,我们赶往城外依洛瓦底江边,那首缅甸民歌:“晚霞映红伊洛瓦底江,这是多么美好的时光……”曾引起我对伊洛瓦底江的无限向往。现在来到她的怀抱,一定要看看伊洛瓦底江的晚霞。这著名的大江是从缅北发源,往南流经全缅甸,在仰光附近出海。它是缅甸的母亲河,灌溉了两岸大片的土地,哺育了缅甸人民,在缅甸具有神圣的地位。来到江边,天上金黄色的云彩已将宽阔的江面映照成金色。不久,“落日熔金”又转成了鲜红的彩霞,刹那间,天地已被彩霞的红色笼罩,连江水也成了橙红色,景色异常壮观。伊洛瓦底江的晚霞确实名不虚传,色彩相当绚丽。

此时,太阳已经不是慢慢地向下落,而是飞快地向着地平线坠下去。在落日的余晖中,稻田像一块块明镜,倒映着中世纪的废墟,几个女人还在插秧,她们小巧的身影在夕阳下缓缓移动着……

这就是曼德勒,缅甸的往日之魂。

上一篇:理论到欣赏实践的中介 下一篇:简论临沂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