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传播规律 创新传播方式 实现国家电台广播大型报道的新突破

时间:2022-09-11 06:13:07

把握传播规律 创新传播方式 实现国家电台广播大型报道的新突破

摘 要:本文从彰显国家电台责任感使命感、凸显广播特色、创新广播传播方式、体现人文关怀、整合国家电台新闻资源、锻炼国家电台青年编辑记者队伍等方面对《中国湿地报告》进行了全面梳理与总结。

关键词:传播规律 大型报道 全媒体 中国广播

中央电台大型系列报道《中国湿地报告》5月21日启动至6月9日结束,历时19天,行程约3.558万公里,分别深入我国19个省(区、市,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不同类型湿地进行调查采访,真实、生动反映了我国湿地现状,客观、理性地反映了我国湿地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了国家电台广播大型报道的新突破。

一、主题鲜明、立意深远,体现国家电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注湿地、关注生态、关注环境、关注生存、关注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湿地报告》以湿地作为报道的切入口,展现了国家电台对环境、生态的关切。整组报道播发后,引发了全社会对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关注,强化了各级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是国家电台履行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的具体体现。可以说,自主策划类似《中国湿地报告》式的大型报道是当前国家电台争取话语权、提高舆论引导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舆论影响力和引导力离不开精准的议题设置、翔实的内容、精心的策划和受众乐于接受的形式。《中国湿地报告》从选题到策划再到实施,都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和准确的研判。报道过程中,又同搜狐、网易、凤凰、腾讯、百度、新浪等网站进行了合作,很好地引导了网上舆论,发挥了国家电台舆论引导的作用,凸显了国家电台的权威性。作为国家电台,就应该发挥自身权威、高端、大气的特点,用独特深刻的价值判断、文化内涵来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多点落地、多形式呈现,凸显广播特色,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

《中国湿地报告》报道组在持续19天的行程中,每天在《新闻和报纸摘要》中播发动态新闻或广播特写,在《新闻纵横》节目中播出深度报道,并在上午和下午的《央广新闻》中随时连线,近百篇广播报道使整组报道体现出大型报道的持续性、连贯性、多样性,多点落地、多形式的特点,这种报道手法使得报道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比如:西北报道组在宁夏采访过程中,不仅采制了《新闻报摘》中的广播特写、《新闻纵横》的专题,还采写了5篇内容鲜活的网络专稿和记者手记,作了两期视频报道。西南报道组克服高原缺氧、路途艰辛等多种困难,仅仅在麦地卡湿地就发回了8篇广播新闻和网络稿件,使神秘的麦地卡湿地第一次清晰地呈现在听众和网民面前。

《中国湿地报告》充分呈现广播特色,音响发挥比较到位,涌现出了一批背景音响丰富、被采访者表达生动、记者播报现场感强烈的优秀稿件。如广播特写《鄱阳湖的美丽约定》、《寻找生命的湖》,就将现场的风声、水声、炒菜声、汲水声、脚步声、谈话声以及记者生动的画外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将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通过生动、朴实、鲜明的现场音响展现出来,将听觉形象转化成了视觉形象,让听众在自己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引发听众深入的思考。这些报道播出后,不仅搜狐、网易、凤凰、百度、腾讯等商业网站在重要位置进行了转载,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也予以了转载,成倍放大了报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报道组足迹北至黑龙江,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西到、新疆,东到江浙,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我国湿地的全貌,对地方政府如何处理发展与湿地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诠释,对部分地方和单位破坏湿地的做法也进行了客观报道。这些报道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有关领导的好评,报道强化了各级地方政府和广大民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报道组所到之处的政府网站很多都刊载了报道组来访的消息或转发了报道组的报道内容。国家电台在传递主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上的权威地位得到了彰显。

三、台网互动、音视频结合,微博图文并茂,全媒体报道方式对传统广播大型系列报道进行了大胆创新

“全媒体”就是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文字、图像、音响、视频等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综合运用全媒体也是《中国湿地报告》的亮点之一。

《中国湿地报告》在进行传统广播报道、实时广播连线的同时,还利用网络、音视频、微博互动等多媒体、多手段,突破了传统广播的局限。“可视化”成为整组报道的新亮点,如:《中国生命之源的脉动——三江源探访》、《中国白鹤之乡——吴城镇》等视频新闻,改变了广播单渠道传播劣势,使广播报道可视化、多维化,不仅对广播报道进行了有益延伸和补充,还扩大了传统广播报道的影响力。

在广播播发稿件的同时,报道组还第一时间在中国广播网同步刊登出深度的文字稿件、采访图片、记者手记、视频新闻等,这样处理使新闻信息能在第一时间实现“双信道”同时传播——即广播与网络的同时传播与双向覆盖。与此同时,报道组还借助微博进行传播,不少影响力较大的官方微博、环保志愿者微博、听众微博都对报道进行了二次传播,形成了微博传播新热点。可以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这种交叉互补,形成了“1+1>2”的宣传效果。

《中国湿地报告》还同搜狐、百度、凤凰、网易、腾讯、新浪等门户网站进行合作,使得整组报道的转载率、影响力都大大提高。其中,搜狐、网易、凤凰等网络媒体都转发了绝大部分《新闻报摘》、《新闻纵横》中播发的新闻稿件。

四、以情动人、文风朴实,人文关怀贯穿报道始终

《中国湿地报告》用一种别样的视角,以自然、人、生态、生命等人类命题为报道的逻辑起点,通过扎实的采访、丰富的音响、诗意的语言、辩证的思考、人文的关怀很好地展示了湿地之美,表达了湿地之忧,写出了如《有多少爱为洪湖而来》、《塞罕坝的春天》、《缺乏人力财力麦地卡湿地保护遇困惑》、《黄河湿地的守望者》等有思想、有分量的报道。

《中国湿地报告》故事内外、音响之间弥漫的是一种令人为之动容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同当前新闻“庸俗化”、“娱乐化”的倾向相比,体现了国家电台的大气和人文传承的责任。《中国湿地报告》的字里行间彰显的既有采访者理性的思索,也有采访者心中感性的真诚。在广播里我们听到了人与湿地的故事、人与鸟的“约定”。如《鄱阳湖的美丽约定》中,巡护员的话语“听一听鸟的声音,每天到湖区去看着它们在我们的保护下可以说非常安宁,自己也感觉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吧!”让人读懂了他们的豁达以及生命的顽强。

上一篇:广播广告之“数、理、化” 下一篇:试谈教材校本化处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