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道施工交通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11 04:48:26

占道施工交通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城市占道施工区分类

城市占道施工对施工区周边交通影响很大,采用何种施工方式对占道施工区的交通组织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应根据占道施工项目特点优化施工组织方式,达到对占道施工区交通影响最小的目的。

1.按占道情况分

按施工占道情况,占道施工区可分为完全占道施工区与部分占道施工区。(1)完全占道施工区,指施工区域对道路交通全面封闭,集中施工。此时,占道施工区交通完全中断,车辆需绕道行驶,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剧增。同时,周边建筑的对外交通、两侧人行道的通行受到严重影响,途径占道施工区的公交线路必须调整,给市民正常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对周边交通环境造成巨大影响。(2)部分占道施工区,指施工区域占用道路部分车道分时分段分方向进行施工。此时,部分车道被占用,易形成交通瓶颈,车辆行驶速度变缓,道路通行能力下降。途径占道施工区的公交站点可能发生迁移,增加了市民出行距离,对周边交通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2.按占道时间分

按施工占道时间的长短,占道施工区可分为长期占道施工区(占道时间一年以上)、中期占道施工区(占道时间3~6个月)、短期占道施工区(占道时间3个月以内)、临时占道施工区(占道时间1周以内)。

二、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安全分析

1.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安全现状分析

施工占道会在短期或较长一段时期内对道路部分或全部车道进行封闭,改变了原有道路通行条件,若交通管理设施设置不当,交通参与者无法预知新的交通组织方案,易发交通事故。据统计,2013年全国占道施工区道路交通事故2351起,857人受伤,2493人死亡,分别占全部交通事故的1.19%、1.46%、1.17%,占道施工区交通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2.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在占道施工区,影响交通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占道施工区交通参与者占道施工区的交通参与者主要为驾驶人、骑车人、行人及公交乘客等。不同的交通参与者使用的交通工具、出行目的不同,其对占道施工区的安全影响程度也不相同。就驾驶人而言,由于占道施工区交通状况发生改变,必须根据调整后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安全驾驶,即必须识别及视认交通管理设施传递的交通管制信息。因此,驾驶人在进入占道施工区之前是否及时正确获取交通管理设施所传递的交通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并采取正确的驾驶行为应对由于交通组织变化而产生的复杂信息,对占道施工区的交通安全影响很大。就骑车人、行人及公交乘客而言,施工占道改变了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公交站台的原有布局,而此类交通参与者具有离散性、随机性、灵活性强等特点,因此极易随意穿行施工区,造成占道施工区交通秩序混乱。(2)占道施工区道路条件由于占道施工,道路线形、路面宽度以及车道数等都会发生改变。在占道施工期间,会封闭部分或全部车道,造成车辆被迫换道行驶,改变正常行车轨迹,影响了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顺畅程度。道路宽度及车道数的减少极易造成交通瓶颈,大大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车辆在变道、强行穿插过程中,增加了刮蹭等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受施工影响,占道施工区的路面条件也会发生改变,如路面湿度、粗糙度等。车辆在平整度较差的路面上行车,行驶速度及安全性均会受到影响。(3)占道施工区交通管理设施设置占道施工区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具有引导驾驶人顺畅通过该区域的作用。因此是否正确、合理地设置交通管理设施,对占道施工区交通安全影响巨大。交通标志、标线的准确设置,能让驾驶人预知施工区道路条件的改变以及相应的管控措施,引导车辆有序通行。路侧护栏能有效地将行车道与施工区隔离,防止在占道施工区行驶的车辆与施工车辆发生碰撞。同时,路侧护栏也可以起到诱导驾驶人视线的作用,提高驾驶人对道路条件改变的视认性。

三、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组织原则

1.保障安全

占道施工区的交通组织,应根据施工占道类型、道路条件、占道时间等因素,进行施工作业区与道路通行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等的隔离,占道施工区交通组织的优化设计,交通管理设施的合理设置,保障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2.交通影响最小

在保证施工项目进度的前提下,应以占道面积最少、占用时间最短、交通影响最小为原则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设计。在占道施工期间,为减少区域交通压力,对交通影响比较大的工序必须安排在交通低峰时间进行。

3.以人为本

在占道施工期间需对道路进行封闭时,应注意行人及非机动车道路的预留,尽量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路线,避免绕行,力求为交通参与者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环境。

4.连续性、一致性

占道施工区行驶路线的设计应尽量与原有通行方式保持连续一致。道路上原有交通标志在安全前提下尽量保留,避免驾驶人途经此地时获取信息负荷加重,导致其错误操作而造成交通事故。

四、城市占道施工区交通安全对策研究

1.优化占道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

对占道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优化,应在交通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占道施工类别、影响范围、影响时间等因素,结合区域路网规划、节点控制、交通参与者的交通特性进行详细设计。优化方案设计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1)交通分流对于完全占道施工,交通运行在施工区上游中断,则需对区域交通进行交通分流。交通分流是把区域道路网作为一个整体,将区域交通流提前转移至平行线路上。交通分流方案制订时,应根据交通量调查和交通预测结果,综合考虑施工期间的路网条件、交通流特性、分流路线道路交通情况等因素,确定分流方案,尽量减少绕行距离。(2)车道布设对于部分占道施工,由于原有道路宽度被压缩,需对通行路面车道重新施划。车道布设时,首先应注意满足最小车道宽度要求,不得因路幅宽度变小而对车道宽度过分压缩。根据相关规定,可将车道宽度设置为3.0m。其次,应注意车道数量的匹配。部分占道施工,单向交通由原有多车道变为少车道,车道数量的减少必然引起严重的合流冲突,变换车道、强行穿插等情况突出。因此,在车道施划时应注意车道数量减少的连续性,如单向三车道减至两车道、再过渡为单车道,诱导驾驶人合理合流、顺利通过该区域。(3)速度限制占道施工区车辆的运行条件较上游路段明显下降,此时车辆若仍以上游路段行驶速度运行,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必须对占道施工区实行限速管理,以保证车辆的安全通行。对于城市道路而言,占道施工区最低限制速度一般为40km/h,亦可根据区域交通流量降至最低限制速度20km/h。限速值应考虑到区域内绝大多数车辆的安全、正常通行,不宜设置过低。(4)行人交通占道施工区的行人交通组织优化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行人过街问题,施工区通常会占用原有人行道,导致行人过街路径被迫更改,增加过街距离;行人交通安全,由于行人按习惯的日常路线行走,同时安全意识淡薄,易忽略道路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故占道施工区的行人交通组织应通过开辟新的人行道为行人提供通行空间,保证行人交通安全。由于占道施工导致行人过街距离过长的,可根据条件设置人行过街天桥、地道、二次过街等通行设施。

2.合理设置占道施工区交通管理设施

科学合理地设置交通管理设施,对占道施工区的交通安全至关重要。交通标志、标线的正确设置,可帮助驾驶人提前预知道路线形的改变,保证驾驶操作的正确。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可有效隔离施工区与交通运行区,提供安全保障。根据《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CB5786),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包括施工路栏、锥形路标、前方施工、道路施工、道路封闭、向左(右)改道、车辆慢行等。其具体要求如下:施工路栏应设置于作业区前,面向车流方向;锥形路标用于围挡施工作业区;“道路施工”交通标志设于施工区的最前方,它的前置距离应为400m以上,且应重复设置;“道路封闭”“道路改道”交通标志设于“道路施工”交通标志之后,于前方50m再次设置“道路封闭”交通标志,“车辆慢行”交通标志设于施工作业区路段。

3.减少占道施工区公共交通组织的调整

占道施工区公共交通组织的调整,应从“以人为本”原则出发,原则上不对公交线网结构作太大调整。对于部分占道施工项目,应对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偏大的道路上的公交线路进行调整,公交停靠站需迁移或取消,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对于完全占道施工项目,途经的公交线路需改道,尽量体现“就近”原则,减少行人步行距离和出行时耗。

4.加强对占道施工区的交通秩序管理

施工占道导致区域交通通行能力下降、交通环境复杂,因此应加强对占道施工区的交通秩序管理。加大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的整治力度,严禁机动车、非机动车等随意停放,严禁在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摆摊叫卖,尤其在高峰时段可通过分派专人治理等手段加强对占道施工区的交通管理,避免交通秩序混乱。

5.全程监测占道施工区交通运行状况

占道施工的过程性及交通运行的动态性,决定了交通组织方案实施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占道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运行过程中应对实施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并评估反馈,对不良运行状况进行及时调整。一般来说,占道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实施一周后即进入正常运行状态,此时应及时对现状交通进行监测,调查施工区交通拥挤状态、交通安全情况,反馈结果并及时调整,制定出更为合理的方案。

6.加强宣传诱导以保障占道施工区交通安全

占道施工及新的交通组织方案不可避免地会给周边居民和单位的出行带来不利影响,有时甚至会产生抵制情绪。为缓和不满情绪,提升市民对占道施工的理解与支持,在制定了新的交通组织方案后,要做好宣传工作,应提前采用各种宣传方式(如信息板、调频广播、报刊等)广而告之,并定期向市民通告、施工进度,让居民民更好地了解交通组织方案,提示合理的出行线路建议,引导市民利用公交出行。

五、结语

占道施工区的交通安全问题涉及整个城市交通的安全与畅通,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所重视。占道施工区的交通安全对策,不仅应考虑交通流特点、以人为本,还应有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以及严格的制度保障。本文提出的观点对策希冀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占道施工区交通安全提供一点借鉴。

作者:金莉 朱茵 牛学军 单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上一篇: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概述 下一篇:高中物理学困生转化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