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9-11 04:10:21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

(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心内科,北京,102400)

【摘要】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0例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利尿剂、福辛普利钠片、比索洛尔、地高辛、硝酸酯类、他汀类等药物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每次 2 丸,餐后30min 单独口服,每天 3 次,服用 24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 2 组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 峰)、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 峰)、峰值速度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及总体疗效。 结果 :治疗后 2 组临床症状均有好转。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舒张功能指标 E/A 比值、A 峰、E 峰改善优于对照组。 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E/A 比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冠心病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30%~40%是由舒张功能不全所引起,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愈后均有别于收缩性心力衰竭, 对心力衰竭的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尤其在心肌缺血时,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均发生异常,但在多数情况下,以舒张功能不全为主,且常在症状和心电图改变之前出现。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可降低病死率。本院 2010 年 2月-2012年 2月进行了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现将部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 冠心病诊断:符合 1997 年 WHO 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左室舒张功能不全诊断:①有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②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Ⅱ~Ⅲ级[1],心脏超声有左心室充盈及舒张期扩展能力减退或僵硬度增高(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的 E/A 峰比值<1)。1.2 排除标准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不能入选。①心功能Ⅰ级或Ⅳ级;②安置心脏起搏器;③严重瓣膜疾病;④左心室室壁瘤;⑤心动过速、心动过缓;⑥房颤或房扑;⑦左束支传导阻滞;⑧严重的肺部疾病;⑨贫血(Hb<100 g/L);⑩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2 研究方法

共入组 240 例符合标准的受试者。试验组 120 例,男性 62例,女性 58 例,平均年龄 69.30 岁,平均病程 6.36 年;对照组 120例,男性65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67.22岁,平均病程7.23年。2 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分级、合并疾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 治疗方案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利尿剂、盐酸福辛普利片、倍他乐克、地高辛、硝酸酯类、他汀类等药物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每次 2 丸,餐后30min 单独口服,每天 3 次,服用 24 个月。2.2 观察指标 疗效性指标:①总体疗效[1]。显效:NYHA 分级,心功能改善 2 级或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 1 级;无效:心功能无变化或恶化。②左室功能指标,包括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 峰)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 峰)、峰值速度比值(E/A)、LVEF(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型号 飞利浦HD14000 型)。以 E/A 比值为主要疗效性指标。

安全性指标: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脂水平。密切观察不良反应的出现,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要安全性评价指标。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开放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以 1∶1 比例设立试验组与对照组。分组采用 SAS 9.1 的 proc plan 过程(seed=20080612)生成随机数字,并按照入选时间顺序依次用药。

所有数据均采用 SAS9.1 处理。对于总体有效率,采用优效性检验,设α=0.05,δ=0.15,单侧检验。无效假设 H0:pt-pc≤-δ,其中 pt、pc分别为试验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除此之外,均采用双侧检验,α=0.05。P<0.05 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基线水平存在组间不均衡的因素,或从专业角度考虑存在明显影响疗效评价的相关因素,以 Logistic 回归分析或协方差分析,排除对于总有效率或疗效性指标的影响。3 结果3.1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表1: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X2=4.33,P

近年来,在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例中,发现约 30%~40%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2]舒张性心功能不全是指心室收缩功能基本正常,由于松弛性受损、顺应性降低或两者并存而发生充盈异常、充盈压升高,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3]。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尤其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均发生异常,而舒张功能障碍可发生在症状和心电改变之前。其机制是:心肌舒缓是能量依赖性过程,缺血缺氧时,心肌会发生一系列生化、电生理和机械改变。而其中关键的细胞代谢和功能变化导致缺血心肌能量代谢障碍,这种能量底物的改变以代谢重构的方式影响着心衰的进程。[4、5]大量研究表明,冠心病时左室舒张功能受损,表现为二尖瓣脉冲式多普勒血流频谱的改变,E 峰值速度降低,A 峰值速度升高,E/A 比值<1,E 峰速度明显减慢等;这是由于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功能减低,左房收缩至舒张晚期缓慢充盈代偿之故。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较好地反映左室舒张功能。E/A 比值为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最敏感指标[5]。

麝香保心丸组方配伍设计精巧, 以开窍醒神活血散结开经络通诸窍作用的麝香为主药, 配合涤痰开窍的牛黄, 通窍散瘀的冰片而能凉开; 配合辟秽开窍的苏合香, 温通破血的肉桂又能温开; 在配合善于开窍辟恶秽搜邪的蟾酥, 更有人参大补元气, 各药大多归心经。[6]其机理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①麝香保心丸中麝香有扩张血管、强心的功效; 苏合香脂、冰片有减慢心率、解除冠脉痉挛的作用; 人参皂甙有抗氧化、正性肌力、降低血脂的作用; 蟾酥具有强心的效果; ②麝香保心丸具有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 在体内能促进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 在体外能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 它促血管生成的机理可能与其能使内皮细胞表达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的 mRNA增高并释放 VEGF 和 bFGF 增多有关 。现代药理血研究证实, 麝香、蟾酥、牛黄、苏合香、肉桂分别具有抗血小板、抗凝、抗炎作用, 而各药合理配伍, 更明显增强药效[7]。

在本研究中,麝香保心丸能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脏功能,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麝香保心丸能改善缺血性心脏病的心肌供血以及由于缺血引起的细胞内的酸中毒,保护线粒体的功能,增加心肌的收缩力[8],从而改善心脏功能;麝香保心丸能减少自由基和内皮素的释放,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9],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本结果显示了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的受试者与治疗前相比,心脏舒张功能指标 A 峰、E 峰、E/A 值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同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说明麝香保心丸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受试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心功能指标,而且未见不良反应。参考文献[1]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3-124.[2]林 荣,郭继鸿.心血管疾病的现代观点[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308.[3] 方 圻.现代内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970-980.[4]江春晓.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非血运重建患者内皮素、P 选择素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44-45.[5] 吕国良.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M]∥实用内科杂志编辑部.中国内科专家经验文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224-225.[6] 王受益,戴瑞鸿,金椿,等,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2):717-720.[7] 贾连旺,沈如宝.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J].中国中医急症,1997,6 (4):158-159.[8] 孙健,王智慧,孙哲莹,等.麝香保心丸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J].上海医药,1996(8):9-10.[9] 罗心平,施海明,范维琥,等.麝香保心丸的基础与临床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9):718-720

上一篇:自拟疏肝健脾方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失眠症的临床... 下一篇:抗菌药物血清杀菌活性研究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