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国家标准《船舶与海上技术充气橡胶靠球》 切实提高船用

时间:2022-09-11 03:21:06

认真贯彻国家标准《船舶与海上技术充气橡胶靠球》 切实提高船用

船用靠球是船舶接舷、靠岸不可缺少的缓冲器具。充气式橡胶靠球利用空气的压缩弹性来缓冲碰撞,与一般的实体橡胶靠球相比,具有接触面积大、反弹力小和吸收能量高的特点,是一种美观、实用的护舷器具,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告公布:“船舶与海上技术 充气橡胶靠球” 作为国家标准自2008年9月1日起实施,标准号为:GB/T 21482-2008 。自国家标准后,我国靠球产品的生产、检验有了新的依据。

一、《船舶与海上技术 充气橡胶靠球》的制订背景和过程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生产充气式橡胶靠球产品,投产以来,很快就在各类船舶上得到应用。为规范靠球产品的生产,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参与起草了《船用充气橡胶靠球》行业标准,2001年,船舶行业标准CB/T 3948-2001《船用充气橡胶靠球》实施。

在我国行业标准之后,2002年,国际标准ISO 17357:2002 “ship and marine technology —high-pressure floating pneumatic rubber fenders” (船舶和海上技术——高压浮式气动橡胶护舷) 颁布实施。我公司为了推动自身的产品走向世界,将自己的产品与国际标准进行了对比,对原产品作了改进,并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经过多年的努力,其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已经达到了国际标准的规定有的超过了国际标准。

随着我国充气橡胶靠球产品质量的提高,我国海上运输的大型船舶使用国产充气式橡胶靠球的用户越来越多,基本上不再从国外进口。由于我国生产的靠球质量好,性能稳定,且价格合适,国外用户纷纷要求订购我国生产的充气式橡胶靠球。而船舶行业标准CB/T3948-2001《船用充气橡胶靠球》已经不能满足该产品出口的需要。

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200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下达的“关于国家标准修订计划项目的要求” 提出:国家标准《船舶与海上技术——充气橡胶靠球》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负责制定。接到任务后,我们首先成立了标准编制组,编制组在对我国生产的船用充气橡胶靠球产品试验验证的基础上,结合充气橡胶靠球产品的应用实际,综合考虑国内该产品生产的整体状况,经过认真研究,本着尽可能遵循国际标准技术要求的原则,确定修改采用ISO 17357:2002,并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2007年12月18日,由全国海洋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对《船舶与海上技术——充气橡胶靠球》进行审查,会议一致通过了该标准的审查,并完成了报批稿。2008年3月,“船舶与海上技术 充气橡胶靠球”作为国家标准正式,标准号为:GB/T 21482-2008 。国家标准实施后,原船舶行业标准CB/T 3948-2001《船用充气橡胶靠球》自行废除。

二、《船舶与海上技术 充气橡胶靠球》标准简介

实际上,自从国际标准ISO 17357:2002 “船舶和海上技术——高压浮式气动橡胶护舷”颁布后,我国的一些靠球生产企业为了推动自身的产品走向世界,已经在按照该标准组织生产,因此,在制定国家标准《船舶与海上技术 充气橡胶靠球》时,决定修订采用国际标准ISO 17357:2002 “ship and marine technology —high-pressure floating pneumatic rubber fenders”是合适的。

为了更好地确定本标准的各项技术指标数据,标准编制组抽取了我国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不同规格的充气橡胶靠球试验数据,这组试验数据是由山东大学力学工程测试中心按照国际标准ISO 17357:2002提供的试验方法进行的。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生产的靠球的性能指标,与ISO 17357:2002的规定相当一致(见表1),所以本标准采用国际标准ISO 17357:2002提出的主要技术指标,不作改动。

同时,为更好地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本标准对国际标准ISO 17357:2002的翻译稿作了三个地方的修改,标准文本以附录的形式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7537:2002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

与国际标准相对应,国家标准GB/T 21482-2008《船舶与海上技术—充气橡胶靠球》的标准文本共分十二部分,分别是: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订货信息、要求、性能、型式试验、出厂检验、标志、证书、公证机构检验。

三、《船舶与海上技术 充气橡胶靠球》关键要点

标准的成熟是产品发展的必要条件,与原船舶行业标准CB/T3948-2001《船用充气橡胶靠球》相比,国家标准明显比行业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发展我国船用靠球的生产和提高产品质量有更切实的指导意义。

靠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船舶在接舷、靠岸时的运动能量,而达到缓冲碰撞的目的。国家标准明确提出:“靠球应具备吸收能量的能力。其性能指标以靠球受压缩产生一定压缩变形率时,靠球吸收的能量GEA值,以及所对应的船体反作用力和靠球内压来表达。”标准还以图示形式,表达了靠球压缩变形率、反作用力、内压和能量吸收值之间的关系。

标准文本中的表1和表2列出了充气50型靠球以及充气80型靠球的尺寸和性能要求,这对于用户根据船舶的大小和航行条件来选择不同型号规格的靠球是十分重要的。

靠球工作时长期暴露在空气里,日晒雨淋,工作环境恶劣,外表橡胶容易老化,靠球外层橡胶的耐老化是体现靠球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标准规定:外层胶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能保护帘子布层和内层胶,使之免受外力损伤或磨损,并能抵抗恶劣的天气条件和使用工况。并根据我国橡胶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提出了必须对橡胶原材料进行老化试验,测定橡胶在70℃±1℃,96 h热空气老化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拉断伸长率保持率以及硬度的变化,还规定了在40℃,96 h静态臭氧老化后的检验要求。

标准还规定,对不同结构设计的每一种靠球均应做型式试验,但与已经做过型式试验的原型靠球设计制造方法相同、仅由于直径较小而减少层数的靠球,且满足本标准全部要求的,可免做型式试验。这主要是根据靠球的结构和工作性质考虑,在满足指标要求的条件下,选择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试验,可以减少生产企业不必要的试验支出。但是对一些没有足够的试验数据证明其性能的产品,必须进行型式试验。标准提出了型式试验的方法。

四、实施《船舶与海上技术 充气橡胶靠球》需要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国外如东南亚、欧洲、南美洲一些国家的海运企业也纷纷要求订购我国生产的充气式橡胶靠球。我们相信,只要我国靠球生产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标准《船舶与海上技术——充气橡胶靠球》,我国生产的充气式橡胶靠球将会大步地走向世界。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新标准与老标准的不同点,并不体现在产品的外观尺寸,而是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内在质量要求上。

新标准实施后,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个别生产企业由于自身条件和试验手段的限制,仍然在按照原来的标准生产,对涉及到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指标没有进行试验,也不向用户提供相应的性能数据和试验报告。有的生产企业甚至在商标上仍然使用老的行业标准号,如此继续发展下去,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靠球产品的信誉。

靠球是保护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产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我们认为,每一个生产企业需要从源头开始,采取措施使每个环节都落实和贯彻新标准。从本单位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落实贯彻措施。根据我公司的体会,企业在贯彻实施标准的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尽快贯彻落实新标准,现在有些厂家的出厂检验仍按老的行业标准,已经不符合产品的要求。

(2)标准的实施必须从源头着手,在设计、工艺、材料、生产检验等各个环节贯彻落实新标准,以保证产品质量。

(3) 注意对贯彻新标准的监督检查。除由企业质量部门按规定进行检查和处理外,对生产过程和各项管理工作实施新标准的监督检查,应由企业领导组织考核,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上一篇:浅议视觉和导航仪器在瞭望中的作用 下一篇:关于朱家浜老码头加固改造工程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