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资爆炒人民网市值超百亿 官媒效应淡化前景未必乐观

时间:2022-09-11 03:15:34

游资爆炒人民网市值超百亿 官媒效应淡化前景未必乐观

尽管政府采购比例过高、市场化程度不高和增长潜力有限等质疑声不断,人民网上市以后所受到的热捧却超乎业界预期。

5月4日,人民网股价承接上市前两日升势继续走高,当天劲升3.35个百分点,收盘价达39.42元,这使得人民网总市值达到108.97亿元,不仅一举超过凤凰网(市值35.2亿元),更相当于1.6个历史悠久的百年大报――《纽约时报》。

4月27日,人民网隆重登陆沪市,股价在开盘即跳空摸高达31.01元,上午10时左右,人民网股价冲至34.1元,较发行价20元/股大涨70.5%。截至收盘,人民网在上市首日报收34.72元,上涨73.6%,成交金额15.4亿元,比原计划超募8.55亿元。

在A股整体行情偏淡的大背景下,人民网上市3天以来的战绩斐然,让低迷的A股市场为之一亮。不过有分析人士仍对此表示担忧,尽管目前走势甚好,但人民网“高处不胜寒”,很可能会像中石油一样高走低落。并且,不论人民网股价表现如何,它的政治背景将永远是让人热衷于讨论的话题。

依据招股说明书,人民日报社总计持有人民网79.54%的股份,是其控股者。而其他的持股者也几乎全为官方机构。

官方背景披身

人民网前身为《人民日报》网络版,是以新闻为核心的综合信息运营服务商,是拥有独立采编权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因此,作为“官网第一股”,人民网可谓“衔金出生”。

其招股说明书表明,人民网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享受企业所得税免征税收优惠。在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公司享受企业所得税免征税收优惠金额分别为2024.88万元和905.68万元,分别占当期税前利润总额的25.68%和29.93%。

采购方面,2010年来自财政部政府信息采购项目的收入为7371.5万元,约占整个公司当期收入的22%。另外,其子公司人民搜索2010年营业收入为零,而净利润竟然有3089.18万元。

税收优惠和政府采购对业绩的助力让人民网自筹备上市以来就备受关注。据知情人士透露,人民网开盘股价即遭爆炒只是延续了人民网在路演、网上询价及申购时投资者的追捧热情。

人民网董事长马利于4月17日在IPO网上路演中表示,人民网未来增长点主要在三大主营业务,即互联网广告、网络舆情服务和移动互联网服务,其中舆情服务将成为人民网的重要增长点。

马利未有突出人民网独具的政治背景,但在外界看来,这才是其股票最有价值之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易宪容即持有此观点。他告诉《IT时代周刊》,投资者看好的是人民网在网络市场的地位和官方的背景。而中金公司在的研究报告中,也把商业之外的因素列为人民网拥有三大投资亮点的前两位。中金公司首先认为,人民网兼具国有背景和市场竞争力两大优势,可享受政策利好。其二,人民网的新闻采编权和其官方媒体定位,以及内容权威、客户稳定和受众高端等形成核心竞争力。第三点才是人民网实行的广告业务、移动增值服务和舆情信息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而在上海路演后,有券商研究员在微博上感慨:“基金经理们都被说服了,觉得人民网的高管团队很厉害,政策优势很大,发展前景广阔。”

据了解,光大证券的资产管理计划“阳光集结号混合一期”给出的25元/股是当时最高的初步询价,该产品拟申购120万股。同时,光大证券旗下的另外10种资产管理产品中,有9种报价在21元/股以上。

网下询价亦是非常活跃,有226家配售对象进行询价,最终有115家获得配售,是今年以来51家新股发行机构的申购数之最。这些配售对象最终获得申购金额173.3亿元,认购倍数为56倍。

游资炒作升温

然而,本刊记者从交易龙虎榜的数据中发现,人民网暴涨大戏的幕后导演并非当初一直唱多的机构,而是来自各方的游资。

4月27日,以6267万元买入额居龙虎榜第一名的银河证券厦门美湖路营业部,第二日再次买入1052万元,第三日则抛出9225万元,基本实现清仓。另外,国泰君安顺德东乐路营业部和中信证券杭州延安路营业部分别买入3274万元和2260万元。第二日,这两个席位分别以3677万元和1787万元的卖出额居卖出榜前两名。

但是部分游资仍未离开,5月3日,国信证券深圳红岭中路证券营业部杀入,购买1743万元,4日再次买入1092万元。

一些游资在股票大涨之后选择退出,另一些则疯狂买进,游资几日的接力炒作让人民网的估值高高在上,达108.97亿元。

人民网遭游资爆炒形成的泡沫让易宪容对其长线走势感到担忧:现在股价走得太高了,可能也会掉下来,就像中石油,一开始涨得那么厉害,现在也跌得很惨。“人民网短期的高走并不能说明什么,至少要看1年内的走势,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回报。”易宪容说。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则肯定地表示:“人民网未来肯定会破发,就看砸在谁手里。”

目的为巩固舆论引导力

业界有观点认为,人民网近期走势漂亮,除开在新股发行中比较常见的游资爆炒因素作用,其官方效应得到了极度放大。但让业界担心的是,这种政治影响力淡化之后,其后续走势可能难言乐观。

《华尔街日报》认为,考虑到中国强大的财政实力和国有企业的融资能力,很难想象中国执政会缺少资源。人民网此举是为了阻止数字时代官方媒体影响力的下滑。

作为官媒,人民网的喉舌作用显得格外重要。然而近几年,随着商业网站的蓬勃发展,舆论环境变得复杂,人民网的影响力有一定程度的弱化,通过IPO提升形象,对扩大其影响力来说非常必要。

从访问量上看,人民网与新浪、搜狐等商业门户网站相比差距显著。人民网英文版分析表示,随着公众越来越多地通过新浪网或新浪微博等网站获取信息,通过官方媒体获取信息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少。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网上市可利用资本市场配置的资源,来巩固主流媒体在网络环境中的舆论引导能力。因为传统媒体要想与商业网站竞争,在社会上全面发挥影响力,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不可能全部依靠财政部支持。

另据了解,作为“中央梯队”的新华网也将于今年年底上市,目前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门正在为其准备材料。

上一篇:2年后百脑汇重走电商路 行业环境不佳或演突围... 下一篇:任天堂财报首现赤字 掌机跨平台扩张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