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有效”促进学生“乐于写”

时间:2022-09-11 03:04:15

“有用”“有效”促进学生“乐于写”

“乐于书面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段习作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追求之一。强调“乐于写”,关注的是学生在习作学习过程中情感和动机等心理机制,关注的是习作的动力,解决的是“为什么写”的问题。

习作活动的动力来自哪里?来自学生习作实践的成功满足了学生习作的需要。需要和成功是习作过程的关键环节。要让学生“乐于写”,习作教学必须“有用”,能够满足学生现实生活需要,同时还必须“有效”,能够满足学生内在精神的需要。

一、让习作过程成为一种不断提升生活能力。满足现实需要的有用过程

习作的外驱力来自于习作能满足生活的需要,是生活的必需,能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用的实践活动。

1.强调习作的必需性,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写

在“功利化”的习作教学观下,习作是为了让学生写出能得高分的作文,习作是为了应试。在“理想化”的习作教学观下,习作的功能被夸大,习作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作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写,必须重新认识习作的功能。习作是为了满足个体表达的需要,满足生活交流的需要,满足自我提高的需要。所以,我们应有计划、有层次地对学生的习作观进行引导,引导学生把写作当作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有目的地写,为生活而写,为自尊而写,为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而写。

2.强调习作的实用性,引导学生为生活而写

所谓习作的实用性,就是习作能面向学生实际,能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学生在习作中能有实在的收获。实现习作实用化的最佳途径是生活的强有力介人,紧密联系生活进行习作,使学生看到习作的实用价值,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生活。课程标准还从“习作为了生活”的角度出发,扩大了实用文体的学习范围。所以,在习作实践中,我们也要在文学性文体、学习性文体和实用性文体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使学生在享受文学语言的规范、精美的同时,也能深切感受掌握应用文体,服务现实生活的必要性。

二、让写作过程成为一种不断享受成功、成长乐趣。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赢得他人尊重的有效过程

如何拨动学生乐于习作的心弦?以有效的习作满足学生渴望成功的习作心理。

1.自由写――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指导

为了促进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课程标准降低了习作的难度,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第一学段重在激发兴趣,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在第二、第三学段也不再强调“有中心、有条理”,只是强调“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等。过度的强调语言优美、条理清晰、结构巧妙,强调内容深刻、中心突出,只能使习作不再是思维向语言的自由转化,而成了用学生的口和笔传递老师的思维,也只会使学生瞻前顾后、缩手缩脚。所以,我们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宽容的心态来审视学生的习作实践,允许失败,允许罗嗦,允许错别字,鼓励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提倡用自己的方式写而不是用别人的方式写。

2.成功写――少一些否定,多一些肯定  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赏。让学生乐于写的关键是成功地写。教师的成功评价可以使学生获得荣誉感,唤起学生的自信,成为激发学生习作实践的动力。学生的习作实践,是一种学习活动,当然会存在字不成词,词不成句,句不达意等等这样那样的不足。教师要以学生的眼睛去对待学生的习作活动,讲究赞美的弹性,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对于那些整体不理想的,也要放宽尺度,睁大眼睛。找出局部的精彩,放大处理。就算写得一无是处。字写得工整也要加以表扬。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帮助学生确立一种观念,成功与否,不在于和别人作横向比较,而在于和自己的昨天作纵向比较,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一份属于自己的光荣与自豪。

3.快乐写――多一些展示,多一些帮助  给予学生习作以更宽广的展示平台和更多的展示机会,学生才能真正地体验到习作的乐趣、习作的成就感和习作的荣誉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编印班报,可以设立不同的板报小组,及时更新板报,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活动内容编印相关的小册子,可以设立固定的作文展示栏,可以有计划地编印《班级作文精品选》。还可以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作文竞赛,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投稿,使学生习作展示的平台多元化。同时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教师要重点帮助那些习作有困难的学生,帮他们修改作文,甚至可以帮他们写作文中的某些段落,给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作文的机会,使他们获得习作成功的,强化他们“我也能写”的自信,从而“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导入方式 下一篇:让开放性作文成为学生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