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时间:2022-09-11 02:33:19

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5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病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普瑞巴林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PPI及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普瑞巴林; 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 疗效; 安全性

基于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性疼痛疾病的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5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56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患者。其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61~70岁,平均(65.52±1.27)岁;分析患者病情,21例为C1~C7处损伤,16例为T1~T12处受损,19例为L1~L4处损伤。按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CT或MRI检查,确诊患者为脊髓损伤[1];(2)患者脊髓损伤后支配区域的痛触觉过敏,严重的出现自发疼痛;(3)视觉模拟评分不低于6分;(4)筛选患者前14 d,没有服用过其他镇痛剂、肌肉松弛剂及阿片类药物等[2]。排除标准:(1)选取研究对象前,患者均接受加巴喷丁或者是普瑞巴林进行治疗[3];(2)患者出现内分泌、血液、肝脏、心血管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4];(3)患者不能够耐受口服药物或者是显著吸收障碍病史;(4)合并情绪以及认知障碍[5]。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由江苏恩华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加巴喷丁,每日3次。患者初始量为1次300 mg,在治疗第2天加至600 g,在治疗第3天加至900 mg。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由辉瑞公司生产的普瑞巴林,每日服用2~3次。患者初始量为75 mg,每日2次;1周后加至150 mg,每日2次。所有患者经过28 d治疗后,依据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药物耐受状况,加减药物剂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1.4.1 疼痛改善程度 通过VAS评分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后3、14、28 d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6]。

1.4.2 现存疼痛强度 用6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0分:患者没有疼痛感[7];1分:患者有轻微疼痛感[8];2分:患者有不适感[9];3分:患者有痛苦感[10];4分:患者有可怕感[11];5分:患者有剧痛感[12]。

1.4.3 生活质量评定 采用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14、28 d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13]。

1.5 疗效判定 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是出现加重现象,VAS评分减少低于50%;有效: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或者是完全缓解,VAS评分减少不低于50%[14]。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缓解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前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14、28 d的PPI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 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28 d后在心理卫生、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身体疼痛、躯体角色及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7/28),其中头晕2例,嗜睡1例,视物模糊3例,外周水肿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4%(9/28),其中头晕4例,嗜睡2例,视物模糊2例,外周水肿1例。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神经性疼痛为脊髓损伤疾病常见的并发症状,该种疾病的发病率处于11%~94%之间[15]。普瑞巴林为一种新型抗癫痫疾病的药物,降低患者兴奋性递质的释放,有效抑制患者的神经性疼痛症状。通过本次研究证明,普瑞巴林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疾病的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其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如采用普瑞巴林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在实施治疗后第3天的PPI为(2.64±0.66)分,第14天的PPI为(1.81±0.62)分,第28天的PPI为(1.08±0.61)分,第3天的VAS为(7.02±1.08)分,第14天VAS为(5.17±1.44)分,第28天的VAS为(2.76±0.96)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但实施加巴喷丁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在实施治疗后第3天的PPI为(3.22±0.76)分,第14天的PPI为(2.28±0.57)分,第28天的PPI为(1.42±0.61)分,第3天的VAS为(7.82±1.12)分,第14天VAS为(5.76±1.08)分,第28天的VAS为(3.21±1.03)分,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14%。并且治疗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疾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白院生.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性疼痛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28):6107-6108.

[2]李京霞,汤芹芹,刘东,等.加巴喷丁与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4):150-152.

[3]唐晓辉,王敏.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3):15-17.

[4]杨丹,刘小娟.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5):775-777.

[5] Martin C M, Saleeby L G. All pain is not the same: An overview of neuropathic pain in the elderly[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onsultant Pharmacists,2007,22(4):283-294.

[6]赵鹏,项小平,周士海,等.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疗效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5):29-31.

[7] Rod S,Taylor T.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in 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 and refractory neuropathic back and leg pain/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Results of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Pain and Symptom Management,2006,31(4):13-19.

[8]幸泽艇,王梅,郭余福,等.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辅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2):117-120.

[9]宋涛,龙丽华,李辉萍.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15(2):15-16.

[10]李雪红,李伟,范永春,等.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1(2):30-31.

[11]曾婷婷,彭潇,钟根龙,等.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3,5(6):51-52.

[12]沈沸,林岩,李焰生.普瑞巴林治疗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与耐受性评估[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5(16):201-202.

[13]牛晓珊,仲婷.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观察[J].新疆医学,2011,3(12):41-42.

[14]马培奇.美FDA批准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相关神经病性疼痛[J]. 上海医药,2012,3(17):26-27.

[15]李文健,谢安木.普瑞巴林治疗脊髓炎后神经痛(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2,1(5):15-16.

(收稿日期:2013-07-26) (本文编辑:王宇)

上一篇:有限切开复位与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 下一篇: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