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GDP指标的缺陷

时间:2022-09-11 02:14:40

谈GDP指标的缺陷

GDP指标(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个国家领土内某一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所提供服务的价值总和。GDP指标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是国民经济账户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通常被用于计算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计算产业结构,分析和评价经济发展的态势,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用GDP指标除以人口总量得出的人均GDP指标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居民经济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尽管说GDP指标如此重要,但它并非是完美无缺的。相反,正是因为GDP指标如此重要,我们才更该应对其本身所具有的不容忽视的缺陷进行认识和分析,目的在于促进对这一宏观指标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1.GDP指标对经济活动反映不全面。GDP指标只对于有市场价格的产出进行统计,而对于不用来交换的经济活动不统计,因此,那些不经过市场交换的但却十分有用的产品和服务就无法被计入GDP指标之中。一个国家中有许多非市场化的经济活动,如家务劳动、照顾老人、陪护病人、养育小孩、辅导小孩功课等等,这些活动由家庭成员来做,没有在市场中进行交换,都是不计价的,没有发生支付行为,按照国际标准,是不能计入GDP指标的。但是,这些工作如果通过劳务市场雇人来做,就要付报酬,就可以计入GDP指标。发达国家的家务劳动的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同样的家务劳动,对GDP指标的贡献量是不一样多的。另外,日常生活中的经常发生的物物交换活动,是在货币之外进行的,也没有被统计入GDP指标。除此之外,地下经济、黑市交易等,因为逃避了官方统计,自然也就进入不了GDP指标的统计。

2.GDP指标对于由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不进行统计。经济增长势必对环境造成损害,使人民生活质量下降。但这一负面效应却没有被GDP指标统计进去。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李培林教授认为,生态成本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人均自然资源是世界平均值的1/2,单位产值的矿产资源消耗与能源消耗却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而单位面积的污水负荷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6倍多。现行的GDP指标核算统计体系,把所有的市场交易活动都看成是对社会经济具有正面价值的活动,并不区分其对环境的影响,难以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失。

3.GDP指标对产品和劳务的销售、实现情况不能够反映。按照生产法计算的GDP指标,实质是把生产过程中的增加值相加,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所有新创造的最终产品价值之和。这里的“价值”指的是生产价值,而不是销售价值。GDP指标作为生产总值指标,并不能反映产品和劳务的销售、实现情况。如果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率降低,产品不能及时地通过市场交换而实现其价值,那么,生产越多存货就越多。一般来说,企业的存货指的是企业中没有卖掉的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它们中间既有最终产品,也有中间产品,很难把它们一一区分。但是,在统计上,一般把一定时期存货的增加,作为GDP指标中的存货投资项目计入。例如,一个企业的年初存货价值是5000元,年末存货价值是10000元,新增的5000元存货价值作为该年度经济活动新创造的价值计入GDP指标,而不管这些产品将作何种用处以及是否卖得出去。由此看来,由存货价值增加而造成的GDP指标增加部分,不仅不能够反映经济的增长,反而有碍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4.GDP指标对一个国家的财富变化不能准确反映。固定资本存量是一个国家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本存量是指在某一时点上测算的厂房、办公用房、住房、道路、桥梁、码头等建筑物和运输设备、通讯设备等机器设备的价值总量。固定资本存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生产潜力。一个国家一个时期末的固定资本存量,等于期初的固定资本存量加上当期固定资本价值的增加量再减去固定资本价值的减少量。GDP指标中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属于其中的固定资本价值的增加量,而以前时期形成的固定资本由于质量等方面问题无法正常使用而进行处理所损失的价值,则属于其中的固定资本价值的减少量。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财富能否有效地增长,不仅取决于GDP指标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其质量。如果质量不好,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没有到使用期就不得不提前报废,那么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再多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

5.GDP指标对居民经济福利的反映不够全面。第一,用人均GDP指标表示的经济福利是用产出的市场价格计算的,因此,不同国家的人均GDP指标因为其市场价格的不同而缺乏可比性,不能完全反映不同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差异。如果有两个国家的人均GDP指标数额相同,但物价水平相差较大,那么,物价水平低的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显然要比物价水平高的国家居民的福利水平高。第二,表示居民福利的人均GDP指标反映的是经济福利的一般水平,并不能反映收入的分配情况。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指标很高,但是收入分配很不平均,少数的富人拥有这个国家大部分的财富和收入,贫富悬殊极大,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均GDP指标,就没有反映大多数人的福利状况。

6.GDP指标对其增长部分是由国内民族企业拉动的还是由外资企业拉动的不加区分。在我国,不同时期外资企业对我国GDP指标的贡献额是不同的。随着入世后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加深,国内的外商投资领域越来越大,外资企业对我国GDP指标的贡献额也随之越来越大。我国GDP指标的增长有相当大的一块是山外商投资企业拉动的,并不是我国民族企业生产能力的真实反映,但在GDP指标总量的统计上对此并不加以区分。

7.GDP指标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带来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第一,山经济结构变化而带来GDP指标的增长,是由新兴产业的发展造成的,只带来部分人群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与此同时,传统产业的萎缩又会造成就业岗位的减少,造成大量传统产业从业者收入水平的降低。第二,由基础设施建设、楼堂馆所建设带来的GDP指标的增长,对广大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第三,由存货增长而引起的GDP指标的增长,更是不能带来居民收入的提高。(作者单位:洛阳大学)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下一篇:论城市商业银行的制度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