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气虚体质谈中学生亚健康的成因

时间:2022-09-11 01:34:08

从气虚体质谈中学生亚健康的成因

一、亚健康与气虚

中学时期是决定一个人未来健康的重要时期,但近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亚健康的正呈低龄化,部分中学生正受其困扰,表现为忧郁、疲劳、学习效率下降、适应能力差等[1-3]。亚健康是指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是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身体、心理上没有疾病,但主观上却有许多不适的症状和心理体验[4]。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认为人的寿命并不是由天命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是否有坚强的意志坚持这种习惯。人的生命过程本就是由日常饮食起居构成的,生活习惯与健康直接相关。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学生常有感觉疲乏、精神不振、记忆衰退、失眠等不适,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但各种身体不适困扰他们紧张的学习生活。从中医角度看其中很大一部分亚健康属于气虚体质,我们身体内的这些“气”是生命的能量。“气虚”就是由于这种能量缺乏,导致脏腑组织功能衰退的一种状态。气虚的形成主要有生成不足和耗伤太多两个方面的因素。

二、中学生气虚体质的成因

1.气虚体质的人容易偏胖,但肌肤很松软胖而不实,就是“虚胖”。中国青少年肥胖率的上升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事实。近10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中肥胖患病率,女生从3.38%上升至7.18%,男生从2.75%上升至8.65%,城市中男生超重及肥胖率高达12.03%[5]。应试教育导致部分学校不重视体育课、家长普遍存在重智轻体的思想,导致学生的运动量不够。另外,现代人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不爱运动却喜欢看电视、泡网吧,久坐不动、出门动辄开车、打车等行为,导致肺脾肾功能亏虚,对于气的生成非常不利。因为“脾主四肢”,四肢运动少或不运动,自然会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食欲减退、水谷精微的吸收能力降低,后天之气的生成也就少了,自然就伤到气了[6]。

2.气虚的人讲话有气无力、平素语音低弱,气短声低、动则似喘,不足以息,气短懒言。《黄帝内经》中就提到“久卧伤气”。一些中学生久卧、久坐、缺乏运动,也会减少肺的活动,影响人体的气和自然界清气的交流,导致肺气虚,肺的呼吸功能和主气功能减退,出现呼吸气短、气喘,运动时感觉气不够用的现象。一些学校在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存在一些误区,过于强调重视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而不重视对学生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的培养,致使一些对促进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体育锻炼项目被取消。例如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7]。

3.气虚的人容易疲倦,怠惰,慵懒,精力不继,学习效率低。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试教育下,中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每天要花费大量的体力、脑力、时间在学习,绝大多数中学生睡眠不足8小时,其中32.35%的学生不足7小时。同时,睡眠不足的问题随年级增加而加重,如“近43%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8]。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过思伤脾”,脾气易虚。特别是女生,一到高三就劲上不来,成绩落伍,究其内在原因,也常是气虚。中医理论认为“劳则耗气”,因为气是一种能量,如果消耗太过,而又没有及时补充,能量的支出与供给处于一种负平衡状态,就会慢慢显现出“气虚”之象。尤其是心气虚时,对心神的振奋性降低,就会出现精神疲乏委顿、深思衰弱、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迷蒙多睡现象。

三、亚健康体质中学生的体育锻炼

气虚体质的调理主要包括起居调理、饮食调养、运动保健三个方面。亚健康体质中学生的治疗最好选择比较柔和的传统健身项目,这里推荐八段锦,方法简单,效果显著,没有副作用。古人把这套动作视为祛病保健效果极好而又编排精练,动作完美的一套导引功法。研究表明八段锦组运动处方气虚体质女生运动干预对气虚体质有一定的调整作用[10]。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有无名氏将宋代的立式八段锦改造成动作更加简便易行的八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在做完全套八段锦动作后,将“两手攀足固肾腰”和“攒拳怒目增力气”各做一遍。

亚健康体质的中学生平时可以多练“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个动作,民国时的养生家洪太庵先生加以改造推广,称之为“长筋术”[11]。这个动作的功法简单,效果却非同一般。长筋术受锻炼最多的是肾脏,而肾是人先天之本,强固肾脏相当于强固了人的根本。对于亚健康体质的中学生预防和保健多有益处。

参考文献:

[1]邱成平,吴晨曦,唐立.高中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03).

[2]杨菊贤.亚健康的发生与预防[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01):23-25.

[3]邵际晓.王宏,等.重庆市青少年亚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1(09):45-46.

[4]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01):5-8.

[5]艾霞等.哈尔滨市肥胖中学生心理行为特点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5):612-613.

[6]师建梅,等.人为什么会生病[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9:3-18.

[7]高广庆.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9-92.

[8]胡卓生,等.甘肃省学生体质健康的演变[J].体育学刊,2003(3).

[9]李晓东,主编.中华名家养生精解[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8:16-49.

[10]丁萌.大学生偏倾体质形态机能特征及气虚体质运动干预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1]谢正强.道学讲读[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1.

上一篇:加强乒乓球社团管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下一篇:浅析面向大数据的滑坡感知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