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探析

时间:2022-09-10 11:33:15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探析

摘要: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是城市道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因为排水系统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不仅仅会影响到道路的正常使用,更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麻烦。本文就路面排水、路基排水、绿化带排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探讨现代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Abstract: urban road drainag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urban road construction, because once the drainage system of any problems, not only affect the normal use of the road, the more will People's Daily life into trouble. This paper subgrade pavement drainage, drainage, drain in green belts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s the modern city road engineering drainage design practice in application.

Key words: the city road; Drainage; design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的建设也日益重要,人们对于道路建设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在开展城市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城市排水系统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先要搞好城市的排水规划设计,这样才能有效地指导排水工程设计及布局,使城市的排水管道有序合理地建设。必须加强对排水系统的设计、实践,这样才能够从源头上确保道路的使用质量,也才能够真正的实现预期建设的目的,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1 道路排水的目的和设计要求

1.1道路排水设计的目的

就是要考虑道路等级、地形、地质、气候、年降雨量、地下水等条件,考虑不同的水源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使路基、路面形成良好的排水系统。把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水排到路基范围以外适当的地点,防止地面水漫流、滞积或下渗,对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地下水则应予以隔断、疏干、降低,并引到路基范围以外适当的地点,将土基湿度降低到一定范围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下水和地表积水的影响。还必须将路面排水和路基排水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将地上排水和地下排水结合考虑,将临时性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考虑,将道路排水与农田灌溉、周围环境保护综合考虑,将道路排水工程与防护加固工程综合考虑。

1.2道路排水设计的要求

(1)排水设计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因势利导、综合整治、讲究实效、注意,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和水系。一般情况下,地面和地下设置的排水沟渠宜短不宜长,以使水流不致过于汇集,做到及时疏散、就近分流。

(2)各种路基排水沟渠的设置,应注意与农田水利相配合,必要时要适当增设涵管或加大涵管孔径,以防农业用水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并做到路基排水有利于农田灌溉路基边沟一般不用作农田灌溉渠道,两者必须合并使用时边沟的断面应加大,以防止水流危害路基。

(3)设计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查明水源与地质条件,重点路段要进行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考虑路基排水与桥涵布置相配合、地面排水与地下排水相配合、各种排水沟渠的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相配合,做到综合整治,分期修建。对于排水困难和地质不良的路段,还应和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相配合,并进行特殊设计。

2 路基排水设计

2.1降低路基地下水位的设计。在多雨的季节或者是南方,往往会出现地下水位比较高的现象,这样路基就会长时间的浸泡在水中,从而导致路基出现变形、湿软的现象,直接的降低了路基的强度,威胁到路面的正常使用。正是因为这样,必须及时的降低路基地下水位,确保路基与地下水位有一定的距离,比如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设置渗水沟、渗水井等等。

2.2潮湿和过湿路基的排水设计。对十潮湿或者是过湿的路基,应该先采取疏干的方法,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进行换填处理,之后就应该及时的在路基两侧开挖排水沟,使路基水能够有效的流到排水沟内,从而确保路基的性能不被破坏。

2.3地势较低集中汇水的排水设计。如果地势比较低,那么路基就会形成盆地的形势,那么大量的水就会集中到这里,从而出现路基浸水的现象,甚至在路面也会出现积水。城市道路立交低洼处地下水水位较高,特别是在下穿式立交中,道路低点比周围地面低3-6m,且形成盆地地形,这样大气降水向低洼处汇集,就会造成路面积水。这种时候,施工团队可以采用两种解决方法,分别是调蓄排水以及自流排水;调蓄排水也就是将不能够自流的水引入蓄水池中,等水位回落的时候,再自流排水;自流排水则是采用最为直接的排水方式,那就是在集中水位的地区安置排水管,是城市道路立交常用的排水方式,相对来说自流排水更加的经济、更加的有效。

3 路面排水设计

3.1车行道排水设计。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入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入保留水系或河流中。

3.2人行道排水设计。为便于人行道路面水的排除,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道路两侧应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拦截将要流人人行道上的地表水。此外,还有少量地表水或地下水会从挡土墙上的泄水孔沿着挡土墙流到人行道上,然后顺人行道流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在道路两侧设置路堑挡土墙的路段,人行道上都有沿挡土墙流下的雨水痕迹。

3.3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路面面层有一定的孔隙,除了大部分地表水通过道路纵横坡由雨水口排走以外,还有少量地表水通过路面孔隙、裂缝等渗入到路面结构内,降低路基强度,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前排除可能渗入路基内的地表水。

(1)在道路各结构层施工时,每层均按照道路路面纵横坡度进行施工,使得每一层都形成一个排水坡度,及时将各结构层水沿道路横波排人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雨水井内。

(2)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下封层,使得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及时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保持道路基层干燥。

(3)设置排水层。在多雨地区或地表水较丰富的地区,采用设置排水层的发法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在路面结构以下路基以上位置设置排水垫层。排水层下设置起隔水、防水作用的土木布,将由上部渗透下来的地表水有效地拦截在该排水层内。排水层设置一定的纵横坡度(其纵横坡度分别同道路路面纵横坡度),将渗入排水层的水分迅速地排出道路以外。

4 绿化带处排水设计

绿化带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城市道路一般都有15-30%的红线宽度作为绿化带,游览性道路、滨河路及有美化要求的道路.绿化带宽度将更大。绿化带内的排水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道路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等部分组成。长期以来人们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车行道、人行道的排水通畅,但对于绿化带部分的排水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城市对绿化指标的不断提高,对各级城市道路绿化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所以绿带设计中应考虑排水问题,采用两边及底部用砼封闭.中间设置中300的渗沟,每隔40m左右设置集水井,并用中300管接出,排入雨水系统,同时应注意管底应比雨水井内最高水位高出200mm以上,以防雨水倒灌。这样处理虽然造价有所提高,但可以很好地解决绿带排水问题,同时也可以消除绿带内水浸而影响植物的生长问题。近几年,各个城市的道路绿化带宽度越来越宽.一方面为了满足道路绿地率的要求,另一方面也美化了城市,对于减少道路交通污染起到一定的作用。

此外,为了满足各种树木种植要求,绿化带土质要求最好是疏松湿润、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冲积和粘壤土。同时,还要定期对绿化带进行洒水养护。因此,由绿化带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水分不容忽视。

绿化带内的雨水。虽然可以部分排至路面,但仍有很大一部分雨水渗入土中,同时城市道路中埋设有各种管道,这部分雨水会沿着各种管道向路基深部渗透。这种封闭的渗流会在路基低凹处及构筑物台背等处集中。导致路基含水量增大,强度下降,年久会使路基损害、破坏,在公路绿化带排水中,考虑2种排水措施:①分隔带为硬铺装;②分隔带为绿化带。在城市道路里,为了满足绿化要求,美化城市环境,道路分隔带硬铺装越来越少,部分利用绿化带作为公交站台处采用硬铺装,因此可以按照分隔带均为绿化带进行排水设计。

5 结束语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城市道路建设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应全面考虑路基、路面结构内部和路表面的排水,确保路基路面常年处于干燥或较干燥状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城市道路排水设计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社会和科技都在发展,因而道路排水设计理念应社会发展一致,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探索出合理的、科学的以及适合的排水设计,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曹阳.浅析城市道路排水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9).

[2]袁长营 对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2010(30).

[3]刘广建 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

[4]林兴国.浅谈城市道路排水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

上一篇:浅谈车库顶板设计与施工管理 下一篇:浅谈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