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讯 第1期

时间:2022-09-10 10:58:47

叶梓、李社宇iPhone摄影双人展

总有人说摄影器材不重要,到底怎么个不重要法?这次的展览会很有说服力。这期摄影展所使用的拍摄器材虽然是人见人爱的iPhone,但毕竟是一个没有光圈,没有快门,没有任何可以控制功能的手机而已――想不想看看,他们是怎样用这样简单的玩意儿来超越你那硕大、昂贵的单反相机?

他们一直用手机记录着生活、他们的朋友,及他们的旅行。这里展示出来的不止是摄影技巧,不止是拍摄软件,不止是一张张照片,更重要的是,它能展示出我们作为摄影人所具有的不一样的审美、欣赏和观察能力。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我们总是会有新的发现。

展览时间:2011年1月15日至1月23日

展览地点:北京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22院街国际艺术区6-15,KATO摄影图书馆(今日美术馆东侧)

顶级摄影,对决“东方印象”

2010中国摄影界的“华山论剑”――2010华盖创意首届“东方印象”摄影大赛激战正酣,摄影精英们力争签约摄影师宝座。

2010华盖创意首届“东方印象”摄影大赛是由全球最大的图片、影视、音乐素材公司Getty Images China华盖创意主办的顶级摄影赛事,大赛于2010年11月22日正式开始,受到了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热烈回应,至今已经收到了几千幅的摄影作品,无论从拍摄角度、手法等各个方面都涌现出了优秀的精品。

而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奖品,还有机会成为华盖创意签约摄影师。本次大赛将于2011年1月15日结束征集。活动详情请关注Getty Images China华盖创意摄影大赛页面www.省略/impress/。

不管你是秀创意,还是拼技术,2010华盖创意首届“东方印象”摄影大赛向世界传递你的声音!

红色的记忆“某处,无处不在”――后冈喜信作品展

日本摄影家后冈喜信摄影展《红色的记忆――某处,无处不在》将于2011年1月8日在百年印象画廊展出。

身为日本城西国际大学传媒系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的后冈喜信常年从事数字图像和当代摄影理论的研究。对数字化时代影像的表现方法有深入的研究。此次展出的《红色记忆》系列是艺术家对上海这座现代化城市记忆的集锦,正如艺术家所讲:“都市作为一个记号,由历史与文化的多元性记忆的层次而构成,也不断地产生出新的记忆。这几年,我通过拍摄中国的都市,一层一层地解读了都市记忆的堆积。这种行为链接着我对自身记忆的探索,也就是我对我活下来的时代拥有的记忆的探索。”

艺术家用传统的拍摄手法记录下这座城市的片段,又用现在的数字化手段对原始的影像进行再处理再创作,使得影像的表现方式更加主观化和个人化,也更凸显了艺术家对上海这座城市非客观性的评述。

展览时间:2011年1月8日至1月28日

展览地点: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工厂内大山子艺术区百年印象摄影画廊

“心动”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它已不再只是一种机械性的历史记录。每当我们看到一张照片时,多少都能够察觉到在无数可供选择的景观中,摄影师选择了眼前的角度。而伟大摄影作品最动人之处就在于能够在瞬间凝固住对象精神深处复杂的部分――这个对象不管是人物还是自然,对于这种瞬间即永恒的捕捉也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肖全正是一位能够在瞬间把握住拍摄对象精神深处的摄影艺术家。他的作品往往给人以经过时间打磨的感受通过随意抓拍,肖全保留了人们平时很难观察到的瞬间,而正是这些瞬间体现了对象灵魂深处的“真实”与“伟大”。

人物,特别是女性,是肖全镜头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从自己的祖母,街头普通的少女到各公共领域活跃的女名人,都是他涉猎的对象。作为肖全镜头下的著名女性之一,舞蹈家杨丽萍是肖全成为自由摄影师后第一个拍摄对象。她对于舞蹈的执着以及与自然的亲近、对美的敏感都深深打动了肖全,肖全的镜头也向世人展示了最为真实的杨丽萍。

肖全对杨丽萍的拍摄,已不仅是摄影师与拍摄对象的关系,而是作为“观者”与“舞者”在精神深处的心灵交流与互动。他们在心灵碰撞后产生的艺术作品,也为当下社会注入一股清新的“精神暖流”。这股暖流在由于精神信仰缺失,而导致普遍浮躁、迷惘的的今天是极为可贵的。本次“心动”展览将从肖全为杨丽萍拍摄的众多摄影作品中挑选出一组精品向观者展示,此展也将是杨丽萍艺术生涯中最后一部大型舞台剧《孔雀》的预热。

展览时间:2010年12月25日至2011年1月25日

展览地点:布鲁姆画廊

《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本书力求通过对摄影发展史上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作品的考察,探索摄影这一既有艺术性又有技术性的表现形式的本质特征,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摄影史著作。

“不懂摄影的人将是未来的文盲。”拉兹洛莫霍利一纳吉在将近80年前这样说道。确实,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这句话显示了它惊人的预见性。摄影已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影响力日益扩大,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备知识技能之一,而本书正是一本帮助人们走进摄影的图书。本书力求通过对摄影发展史上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作品的考察,探索摄影这一既有艺术性

又有科学性的表现形式的本质特征。本书分为六章,把摄影的发展历程纳入社会的大背景之中,其核心部分则是力求探知,是什么造就了真正伟大的摄影作品。本书精选了许多业已成为摄影象征符号的经典作品,对其进行了精心的解读,借以阐明本书所探求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让我们超越对史实的一般性了解,深入思考摄影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内涵,看到摄影对社会乃至个人生活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本书是一本严肃、专业,权威的摄影史著作,作者批判的视角和敏锐的美学意识,使得本书成为理解摄影的里程碑式著作。

《旅图――翟东风摄影日记》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背起相机走在路上,将那些值得记忆的风景“凝固”在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本书作者翟东风先生恰恰是能将这种看似平淡的瞬间完美捕捉的摄影家,本书包含了翟东风先生多年拍摄的旅游摄影作品,以及翟东风先生亲笔所写的富有情感的文字。全书文字虽然朴实无华,甚至有些随意,但就是这种看似不经意的文字却完美地阐述了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拍摄技法,拍摄感悟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将我们身边一个个看似平常的画面升华为决定性的精彩瞬间,“凝固”成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翻开本书,我们就如同跟随作者一起走遍世界,进行了一场空前精彩的视觉之旅。

本书适合所有喜爱摄影尤其是旅游摄影的爱好者阅读,摄影爱好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掌握发现身边美好事物以及捕捉美好事物的能力,而热爱旅游的摄影爱好者则可以通过阅读本书全面提高自己的旅游摄影水平,轻松拍摄出精彩绝伦的作品。

“相对于时间而言,旅途可以变长,也可以变短,但对于途中所遇到的人们,如果一旦进入了你的记忆,哪怕多么短暂的时光也不会再消失了,因为旅行是一种相逢,是一个故事,是一段珍贵而愉快的回忆。”

《北京旅游摄影》

北京既是所有中国人的一生必游之地,也是众多影友的一生必拍之地,本书精选了约80个北京旅游拍摄地点,按“皇家风范”、“长城内外”、“胡同旧影”、“建筑新标”、“都市风尚”,“艺术胜地”、“花香叶语”,“山川古村”等题材分为10类,每个类别里面的地点都经过编排,其图文综合了数十位北京资深影友的思路及拍摄经验,配合摄影发烧友的精美大片及实战技法,给常年生活在北京以及全国各地来北京旅游的摄影爱好者提供了深入实用的拍摄参考。

本书涵盖地点全面,题材分类合理,图片搭配精美,技法讲述贴切,是一本可以随时翻看并能从中有所收获的旅游摄影参考书,也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北京摄影指南”。

上一篇:横空出世的遗憾 下一篇:别让冷风吹进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