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有效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10 09:14:30

新课程标准下有效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只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而教学的有效性是阅读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

关键词:小学;阅读;实践;思考

一、创设和谐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平等对话的服务意识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要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教师在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就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此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教师交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大部分学生是可以自己获取知识、自己质疑并释疑的。教师可适时进行调控并提出相关问题,以引起全班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只有在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能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二、深入钻研文本,从文本出发,构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我已执教了17年的小学语文了,但每上一堂课,都要花很多时间去读课文,哪怕是已经很熟悉的课文,也总是认真地把课文朗读或默读几遍,发现一些难以把握或比较拗口的语句,及时做上记号,备课时写入教案,课堂上予以指导。此外,在阅读各种教学参考书的同时,我总是把文章的结构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标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写在段末空白处。对于重点词句的含义,写在一旁,方便课堂上参考表述。只有在对文本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等了然于胸的基础上,我才开始撰写教案。课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执教,但却不能离开教本上课。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很难有个标准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合适的。目前,很多教师课堂上都喜欢选择“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教学合作模式,我也不例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互动中交往,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教师应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以4~6人为宜),培养好合作组长,宏观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更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范围地预习所学的知识内容,从文本出发,在重点和难点中提出若干问题,以避免低水平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好问”的习惯和探究的精神。

三、指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和写出阅读感悟

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要求扩展阅读面,小学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课外阅读方面,我们也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学生读世界名著,但教师在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性标准而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学生口味的书籍,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我们应该将课内阅读教学的内容当作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面,由点到面地拓展阅读,形成以课堂阅读教学为中心。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让学生诵读摘抄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要求学生每篇文章逢读必思考,思考可动笔,在阅读中如果产生某种共鸣或某种感受要写下来。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不断提升,课堂阅读教学也自然就更有效。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好的阅读课应该是以读为本、以情感人、强化语感、鼓励创新。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阅读潜能的开发。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种知识技能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迁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福建省闽清县东桥镇安仁溪小学)

上一篇:在执着中守望教育 下一篇:经历探究过程 促进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