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珠措姆住上了新房子

时间:2022-09-10 08:48:56

伦珠措姆住上了新房子

[编者按: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开展了一场旨在消减农村贫困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的学者不失时机地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消减农牧区贫困的工作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研究。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伦珠措姆家庭及其所在社区拉萨市林周县春堆村就进入了他们的研究视线。由此开始了他们为期10年的跟踪调查。从本期开始,本刊将从他们的《伦珠措姆的故事――农牧民发展报告》中选载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专栏:“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与的扶贫开发

1996年,自治区正式开展“八七”扶贫攻坚工作,当时全区共有18个贫困县(国定贫困县5个,区定贫困县13个),贫困户5.1万户,贫困人口29.1万人,再加上分布于面上的27.5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总数高达48万人,占当时全区总人口的23%。2000年底,全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攻坚前的48万人下降到7万人,18个县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316元,接近于全区平均水平。

“十五”期间,按照年人均纯收入1300元的扶持标准,全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15.18亿元,重点建设扶贫开发项目976个。2005年底,全区重点扶持人口由2000年底的148万下降到37.3万。“十一五”期间,确定200个重点扶持乡(镇),使100万重点扶持人口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到2010年,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重点扶持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1997年夏季,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在村长扎西丹巴的带领下,第一次踏入了伦珠措姆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藏族中年妇女。然而,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蹉跎已经在她脸上烙上了深深的痕迹,布满皱纹的脸庞和骨瘦如柴的身体很难让人相信她实际年龄仅为54岁。

当年,该家庭共有10个成员。伦珠措姆,女,54岁,家长;伦珠措姆丈夫,64岁,已患重病卧床不起;大女儿,23岁,在家务农,大女儿夫妇还生育有一个未满周岁的孙女;大女婿,24岁,当时在拉萨市打工,主要从事蹬三轮车的工作,;二儿子,20岁,在家务农,与别人一道负责放养村里几户人家的牲畜;三女儿,17岁,在拉萨市打工,主要从事家政工作;四儿子,15岁,在乡中学上学;五儿子,13岁,在村小学上学;六女儿,10岁,在村教学点上学。 br>

伦珠措姆10口之家住在一个仅有两根柱头(一个柱头面积约16平方米)的低矮危房里,就这个房子也是通过政府投钱,村民投工,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修建的。屋内除几个简易床、床上的“柳”(使用当地羊毛织成的一种毛毯)以及扔在床上的破旧衣物与灶台上几口做饭的锅外,几乎一无所有。民以食为天,我们的调查一般从口粮开始。在这个拥有10口人的家里,余下的口粮不足100斤糌粑,而此时距秋收还有遥遥3个月时间。屋内的床板上还堆放着一些干糌粑块,伦珠措姆介绍说,这是本村邻里送来的吃剩的糌粑。在藏族传统文化里,藏人乐于施舍,但忌讳吃别人的剩饭,更忌讳将吃剩的食物赠与他人。仅从这点,便可知道当时伦珠措姆家庭及其村民生活的窘迫。

藏人喜用五根指头形容事物的优劣,大拇指最优,食指次之,依此类推。据村长介绍,本村生活水平属于最好和最差的农户分别为10%和25%,中等占20%左右,中上和中下各占20%和25%左右。有趣的是,通过我们对政府统计报表的研究和在农村社区进行的大量入户调查发现,这样的经验数据与我们的统计研究结果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见上图)。当时政府主导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点扶持和攻坚对象就是小拇指那25%的农户,说具体一点就是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那部分人口,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人均纯收入不到600元的农户。伦珠措姆家庭就是典型的小拇指那25%的困难户。

农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耕地,伦珠措姆家拥有近30亩耕地,且均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分得的熟地,耕地占有量超过当时自治区平均水平,按理说,她家没有理由成为该社区的特困户。然而,通过对伦珠措姆家一段时间的调查,当时我们发现她家贫困原因在于:

一是劳动力的相对缺乏。除大女儿夫妇和大儿子子是健全的劳动力外,其余五个孩子年龄尚小,老两口身患各种疾病,干不了重体力活。

二是缺乏经营的技能和经验,包括经营传统农牧业的经验和技能。伦珠措姆家人均拥有3亩耕地,在一大片绿油油的青稞地里,她家农作物的长势明显不如其他农户。该村每亩农田的收成一般在15-20克(一克合28斤)之间,而她家的农田每克只能收获10-15克。村长和邻里均异口同声的告诉我们,伦珠措姆一家不善田间管理,更不善其他经营。村里就有人告诉我们,伦珠措姆连个藏鸡都养不活,村里的亲属送了一只母鸡给她家,可越养越瘦,逐渐飞不动,最后还被野狗吃了。耕地产出差的另外一个关键原因是家畜少,当时家里仅有2头公黄牛、1头母黄牛和3只山羊,畜肥少,耕地施肥就不足。

三是盼望美好生活但缺乏生活的信心,更缺乏生活的动力,总希望政府和邻里的帮助。我们在与伦珠措姆的接触中,她就多次讲,这样活着不如死了,死了还有可能有个好的转世。当我们第一次见到她,她谈起床板上邻里施舍的剩糌粑时,就哽咽着给我们讲,在旧,祖辈们就经常出去乞讨,而现在还要靠国家的救济和邻里的接济,真不知前世做了什么孽。

直到2006年,当我们再次来到春堆村,入住到房东家不久,伦珠措姆和村长扎西丹巴听到我们再次到来的消息后,各提着一瓶酥油茶来看望我们。当问及现在的生活,伦珠措姆笑了,这是近10年来我们第一次看见伦珠措姆脸上露出幸福笑容。

伦珠措姆看到我们,除了一句简单的问候外,她非常自豪地告诉我们,她家从2006年底开始,没有再领政府的救济,而且于当年住进了政府为她家修建的安居房。与此同时,她多次感谢村长将第一批安居房安排给她家。村长接着她的话对我们讲,在这一年,政府为春堆村的特困户安排了完全由政府投资的三个安居房的指标,由于村里的六七个特困户均强烈要求为自己安排首批安居房建设,他自己不敢擅自做主,最后通过村民提名和投票的方式决定,伦珠措姆有幸得到了最多的票数。此外,2007年,通过同样的办法,村里为其他10个家境相对贫困的农户安排了建好的安居房。

新房是一座6个柱头的双层藏式平房,总面积近200平方米,其建筑风格与本村其他的房屋一致,与传统风格不一样的是窗户更大,采光更好,而且还使用了铝合金窗架。房间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过去满屋的破衣物已装入了藏柜,屋里的东西也归置得整整齐齐,使人感到这个家庭的新生活虽不宽余,但家庭成员对新生活充满了信心。据伦珠措姆说,2006年年初,国家一次性给了3万元建房费,村长组织本村的村民,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建好了房。

伦珠措姆刚搬进新房那会儿,除一个较引人注目的新藏柜、一个破旧的12英寸彩电和床上铺垫的新“柳”外,房内东西并不多,显得空空荡荡。尽管这样,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打扫得干干净净。我们以开玩笑的口气对伦珠措姆讲:“这个房子在北京也算得上是别墅,住进这样好的房子,如果你还说自己是贫困户,谁也不会相信。”伦珠措姆不好意思地答道:“自己从内心感谢政府和村民们的帮助,如果再不好好干,谁都对不起。”由此可见,新房不仅给予了伦珠措姆一个温暖的生存空间,让她看到了美好生活的未来,更重要的是给予了她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我们还注意到,从某种意义上讲,安居工程是一项政府主导,针对农牧区的房屋改建项目。由于安居对象的针对性(专门解决农牧民的居住问题),建设投入的政府补贴性,建筑风格的民族性,以及安居建设的农牧民自主性,安居工程的产业拉动和产业链的延长效果非常明显。就伦珠措姆家而言,新房二层的吊厕不仅卫生,而且可以将灶灰、人畜粪便以及一些生活垃圾很好地积于其中,在来年春耕时,这是最好的农家肥,肥多、麦壮,粮食收成自然就好。此外,各地如火如荼的安居建设给伦珠措姆女婿施展其制作“香布”(经幡)的手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2006 年底,伦珠措姆家人均纯收入接近2500 元,历史性地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告别了政府的救济,在宽畅明亮的新房中,过上了比较体面的生活。

随着安居工程的不断扩展,女婿制作“ 香布”技艺派上了更大的用场。2007 年,仅此项收入就达1.5 万元。依靠这笔钱和国家的一万元贴息贷款,伦珠措姆家购买了小四轮拖拉机,还购买了摩托车、音响和罐装天然气炉灶。她家的人均收入超过3000 元,其经济状况已步入了“中指”阶段。

上一篇:黄龙饭店东方印象:四间房 下一篇:世纪老人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