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兰州梦

时间:2022-09-10 07:43:23

“姐,兰州跟咱们这儿不一样。”弟弟钻进我的被窝,喃喃地说。

兰州,兰州……我静静地躺着,睁大眼睛盯着从窗子里射进来又投在天花板上的斑斑月光:融融的,还有一丝甜甜的气息,很像爸爸给爷爷买的蛋糕,黄黄的、软软的。那蛋糕是爸爸从兰州带回来的……

“姐,你知道不,黄河可真大哩―――比画上大多了。我站在铁桥上,腿一直都在抖呢―――好高!”爸爸去兰州替矿上修检机器,把弟弟也带去转了转。

是啊,黄河,兰州有宽宽的黄河,黄河边上有古老的水车,水车上边是高高的铁桥,铁桥上还有一座雕塑,叫“黄河母亲”。黄河有多宽?弟弟说比爷爷饮羊的河沟不知宽多少倍。铁桥有多高?弟弟说比羊儿都害怕的黑山还要高,上面还走人、跑火车。那个叫“黄河母亲”的雕像像什么?弟弟却说不上来。照片上,一个胖胖的小男孩扑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妈妈慈爱的眼神,孩子调皮的笑脸……这个镜头好熟悉啊!对了,妈妈和弟弟,嫂嫂和小侄儿……“黄河母亲”和她们不都一样吗?一样的眼神,一样慈祥的笑容。兰州,你就像妈妈的笑脸,装点了我多少亲切宁静而又色彩斑斓的梦啊!

“姐,你记得不,那回咱俩帮爷爷赶车,黑山那么陡,差点儿叫风把咱俩吹滚哩!兰州啊……兰州可没有那样陡的山,倒是有那么多比黑山还高的高楼―――跟电视上的一模一样。爸爸说,那里面的人们上班下班都坐电梯,嗖―――一下子就上去了,嗖―――一下子就又下来了。还有那路,那么宽,那么长,人和车真叫多啊……爸爸拉着我,我还怕走丢了呢!”

宽宽的柏油马路、川流不息的车流、高得看不见顶儿的大楼、操着天南地北口音匆匆而过的人们……我的脑子里闪过了那似曾在梦中走过的兰州。兰州,你是那般亲切,却又是那么遥远,多像天边那枚橘黄色的朦胧的月儿,好近,手一展,就是一捧清清的月光,却又是那么的短暂;刚一睁眼,又溜了,待你找到它时,它早已躲进云层里,偷偷地掩着嘴笑……

兰州啊,也许有一天,我会轻轻来到你身旁。当我走近你时,你将用什么来欢迎我呢?而我,又该怎样庆祝那一天呢?也许,也许我会穿一身洁白的衣裙,跑在那高高的铁桥上,跑在那春日的阳光里,跑进南来北往的梦境中,去寻找我似曾相识的幻影;也许,也许我会依偎在“黄河母亲”的身旁,搂着她的脖子请路人给我拍下一张相片,送给我一生中最美丽的日子;也许,也许我会悄悄来到水车旁,趁它不注意,摇一摇这千年老人的胡须,把一串晶莹的水珠和清脆的笑声永远地珍藏进我的记忆中;也许,也许我会在一个甜美的夜里手捧一束最绚丽的焰火,来到可以俯瞰兰州的那座最美丽的山上,在那星星点点的彩色流星下,在山下那一路璀璨却又平和的灯火里,轻轻地放飞―――我的兰州梦!

【作者系甘肃省会宁三中高二(10)班学生】

弟弟的话语,我的梦。文章通过弟弟对现实兰州的描绘,勾起“我的兰州梦”,一实一虚,虚实相映,结尾“在美好的梦幻中”又顺势点题,构思新巧,结构完整。此外,结尾的四个“也许”给“我的兰州梦”营造了一个浪漫而又亲切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注意兰州的象征意义),立意深远。其实,这种意境的成功营造,主要得益于第二人称“你”的巧妙运用以及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恰当渲染,达到了情真意切而又情景交融的效果。据此,本文可赋35+15=50分。

【特邀点评:陈玉驹】

上一篇:把握技巧 巧换句式 下一篇:特色生活早、中、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