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青山――忆五十多年前黄岗山林区森林资源调查

时间:2022-09-10 07:11:26

情满青山――忆五十多年前黄岗山林区森林资源调查

1953年,我们国家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林业建设也随之起步,进入发展与建设年代。由于旧中国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资料,森林资源状况是一片空白,江西省究竟有多少森林资源,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家底不清,怎么谈得上发展建设。针对这一情况,省林业部门作出了一项战略决策,开展森林资源调查,首先在重点林区进行。

1954年,江西省林业部门组织力量进行黄岗山林区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我们全队共15人,队长沈哲仁、副队长毛克诚,其余同志我现在还能记得姓名的有俞燕生、曾庆熙、李继堂、余浩富、刘长仪、芦济贫、万良钅九、袁兴义,都是20多岁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由于解放还不久,大山区可能藏有匪徒,江西省军区从宜丰县公安部队调派一个班的随同进山,负责保卫工作,他们共12人,领队是一位北方籍姓刘的排长。加上民工,我们一行总共有30余人,于6月上旬进入林区。

黄岗山林区位于宜丰县的西北部,是我省赣西北林区的一部分,森林资源非常丰富,除了蓄积量很大的杉木、马尾松和毛竹外,更多的是阔叶树,种类多达几百种。这方圆几十公里渺无人烟的大森林,山脉纵横,溪流密布,坡度陡削,地势起伏大,调查工作十分艰苦。林区里没有路,我们必须披荆斩棘前进,背着沉重的仪器登上几百米高的山头,有时要攀登悬崖陡壁,或是穿越峡谷深沟,还要时刻提防毒蛇和黄蜂的袭击。加上林区里没有居民,我们生活条件非常差。在如此艰苦的环境工作,我们中从没一个人叫苦,大家团结一致,工作热情高涨。在这大森林里,我默默地度过了20岁生日。

在深山密林中进行野外勘察工作,时刻都有险情发生。在一次穿越深谷时,我不慎摔倒,脚下划破了一道口子,出了不少血,因为天气炎热,伤口化脓,而且持续高烧不退,病势凶险。在这关键时刻,队里余浩富同志和刘排长走了几十里路,下到黄岗镇请来医生,在篾子棚的营地为我治疗。后来医生对我说,像这样的严重感染,如果耽误了治疗时间,发展成败血症,会有生命危险。我深深感受到,是革命队伍的温暖和同志们之间的关爱,使我逃过了一场劫难。

这年的夏天,江淮流域普降暴雨,引发了全国性的大洪水。黄岗山林区也暴雨成灾,河水猛涨,原来只有几米宽的小溪,顷刻之间变成了浪涛滚滚、汹涌澎湃的大河。我们有一组同志在返回营地的途中为洪水所阻,他们用毛竹扎成竹排分两批渡河,不料竹排在河中被巨浪打散,排上3人全都落水,其中两人侥幸抓到了岸边的树枝获救,另一名战士则被急浪卷走,直到第二天才在下游10多里处找到他的遗体。这位牺牲了的战士是宜丰人,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工作,我们胜利地完成了黄岗山林区森林资源调查工作。在这70多天里,我们踏遍了黄岗山林区的山山水水,山上到处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还有我们洒下的汗水与鲜血。50多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难以忘怀。岁月无情,参加那次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年轻人,现在健在的都已是七八十岁的古稀老人了。由于多次的政治运动,我们失去了联系,现在我非常想念他们,想念在那不平凡的日子里在一起工作的那一段艰苦而有意义的历程。

责编/木艮

上一篇:都市侯鸟的天堂――天香园 下一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需要手术吗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