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依赖法――我的育儿新方法

时间:2022-09-10 06:35:13

反向依赖法――我的育儿新方法

自孩子出生以来,我总是尽量多抽时间来陪她,简直到了形影不离的程度。渐渐地,我发现了这样做的弊端。首先,增加了孩子对我的依赖感,使她做任何事都需要我插手才感觉踏实;其次,由于孩子一时无法超越我某些方面的表现,使她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出现自卑心理。

针对以上情况,我与爱人进行了多次探讨,也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教育方法。最终发现,适合我和孩子的最好方法是:反向依赖法――变孩子依赖大人为大人依赖孩子的形式。虽然有些特别,但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不妨撒撒娇

以前,每天晚上孩子入睡前,都要我一边为她挠背一边讲故事。如果不满足她的要求,她便会吵得全家人无法入睡。我意识到自己这样溺爱孩子不对,于是便反过来向孩子撒娇,争取到了她为我挠背,我为她讲故事的“条件”。孩子从事这项“工作”后,终于尝到了手酸的滋味,因为劳累,入睡时间便有所提前。现在,我们基本形成了“彼此挠背,互听故事”的习惯。孩子的故事创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最重要的是,她也懂得回报父母了。

不妨示示弱

由于我过去一度的过分保护,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鞋带系不上,哭闹着找妈妈;手工作品剪坏了,又扁着嘴叫妈妈;一道题目摆在面前,刚读半句就呼爹喊娘……实行“反向依赖法”以后,我故意把自己的鞋穿反,然后“焦急”地向孩子求救,让她轻而易举地当了回“英雄”。读孩子的课文时,故意把一句话读错,让孩子来纠正。平常去商场,在收银台前,我常常傻愣着让孩子指挥我付帐:“该付多少,该找回多少?”我的计算速度总是比孩子慢一拍。每当孩子成功地当了一回“救世主”时,我总忘不了亲亲她:“宝贝儿,幸亏有你,要不妈妈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呢!”让她心里产生更大的成就感,从而相信自己同样也有能力干好其他事情。

不妨学一学

作为家长,自然很想知道孩子每天的学习收获,可是,如果笼统地问“你学到了些什么呀?”她最多只会很简单地回答。而关于老师是怎么教的,孩子又是怎么学的,掌握程度如何,则都是个未知数。如果家长变问为“求”,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如:虚心地跟着孩子学习朗读课文,学习她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她计算数学题的步骤,学习英语的拼读等。让孩子发现自己在校的认真程度关系到妈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自然不敢马虎。

在与孩子相处时,还可以“傻一傻”――装作不能明辨是非,让孩子说出为人处世的道理;“疯一疯”――和孩子一起玩他们的游戏,从中找到共同语言;“晾一晾”――把孩子晾在一边不管,让她去开辟玩乐新天地,发明游戏新方法,找到自娱自乐的办法。然后再回头学一学这些新鲜事物。

当然,“反向依赖”法并不是家庭教育的唯一方法,否则,孩子会对父母的能力产生怀疑,甚至会觉得父母一无是处。家长可以在“小处多依赖,大处显身手”,让孩子看到父母非凡的实力。如:教孩子做书上的难题,为孩子做出复杂的科技小制作样品等等。必要时,显示一下自己在力量、技巧、耐力等方面的优势,同样也能保持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

上一篇:行动:打造新时代的“中国娃娃” 下一篇:如何摘掉“坏学生”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