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底里涌出来的顺口溜

时间:2022-09-10 05:43:54

“镇里来71作队,自带炉灶和衣被。办了好事不收费……”前不久,笔者来到旺苍县高阳镇鹿渡村土地整理现场时发现,当地农村党员自编“三字经”、“七字歌”、“快板书”等顺口溜歌颂新生活,由衷地表达心中的喜悦。这些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押韵上口、浅显易懂,令人耳目一新,着实反映了当前农村的新气象、新面貌。

随着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的落实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农民“求知、求富、求乐、求美”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旺苍县因势利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富口袋”与“富脑袋”一起抓。他们采取培训农民宣传骨干、发放“惠农政策明白纸”、组织时政教育巡回报告团等方式,集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策宣教活动,让农民在教育中切实感受到形势在鼓舞人、政策在激励人、教育在感召人。顺口溜的出现正是这一系列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的缩影。

农家顺口溜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多彩,几乎包含了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旺苍县九龙乡农民吴长江花10元钱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去年生病住院后报销了2000多元钱,他为此特意编写了一段顺口溜:“过去日子不怎好,生了重病医院跑,回家自己掏腰包。如今党的政策好,有病就往社区跑,普通往院也报销。”该县嘉川镇农民季超先忙时种田,闲时到附近的厂里务工,是典型的“两栖农民”,说起农村的巨大变迁,他出口成章:“农忙去田间。农闲去车间,田间车间两不误,保你成为富裕户。”这些妙趣横生的农家顺口溜,无不反映出旺苍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后,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的转变。

村民们都说,顺口溜不是编出来的,而是从村民们的心底里涌出来的。“山上山下公路四通八达,沿河两岸楼房美丽如画。经济发展犹如芝麻开花,文明建设处处和谐融洽。农家小院连通电视电话,山清水秀蕴藏小康人家。”旺苍县尚武镇自来村是广元市有名的生态小康新村,这段顺口溜生动地描绘出了该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的确,旺苍县像这样反映新生活的顺口溜无处不在。该县万家乡群建新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由于太穷,本村女孩纷纷外嫁他乡。自2005年当地政府把该村纳入生态小康示范新村建设后,这里先后发展木耳、香菇等特色产业,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有了产业支撑,村民们很快就富裕起来。于是,广大农民用最朴实的顺口溜,表达了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喜悦心情:“走路不湿鞋(村村通),照明不用电(用上沼气)。吃水不用抬(自来水),做饭不烧柴(沼气),养猪不垫圈(标准化圈舍改造),村庄靓起来。”

“模范婆婆李永惠,四代同堂心花飞。媳妇当作亲闺女,辕门村里报春晖。养猪能手李其强。彭家沟里美名扬,一年收入两三万,两年盖起小楼房。”这些曾经只能在乡间听到的美妙音符,不久前已被搬上了县电视台的《旺苍风情》栏目,深受群众喜爱。旺苍县鼓城乡何家坝村农民冯学武住在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鼓城山风景区内,他专门收集有关反映旅游方面的顺口溜,还成立了20余人的旺苍山歌团,聘请了专业人士进行创作,把顺口溜搬上了舞台。具有浓厚川北特色的顺口溜,连说带唱甚是好听,深受游客喜爱,去年他家仅旅游收入就突破5万元。

农家顺口溜,点缀新生活。目前,旺苍县的老百姓着实体会到了发展带来的成果,全县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了浓郁的和谐发展氛围。不久前,旺苍县第十次党代会又提出了五年内建设成为县级市的目标,届时将会有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上一篇:“开放之花”结硕果 下一篇:倾情谱写“爱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