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法评价龙胆泻肝丸和防风通圣丸的稳定性

时间:2022-09-10 05:36:09

热分析法评价龙胆泻肝丸和防风通圣丸的稳定性

[摘要] 本文采用热重分析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龙胆泻肝丸和防风通圣丸的贮存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先从DTG曲线和DSC曲线进行判断,如果产生新峰,则说明药品已经变质。如果没有产生新峰,再从TG曲线来看各个阶段的失重量的变化,如果失重量变化较大,说明药品的组分含量发生了较大改变,也可以认为其变质。

[关键词] 热重分析法;差示扫描量热法;龙胆泻肝丸;防风通圣丸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b)-037-03

The evaluation of the validation of Longdanxiegan Pills and Fangfengtongsheng Pills with thermal analysis

BAI Jiong1, BAI Zheng-wei2, ZHAO Gao-feng1

(1.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0,China;2.Luoyang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uoyang 471003,China)

[Abstract] The DSC, DTG and TG curves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stability of Fangfengtongsheng Pills and Longdanxiegan Pills. The DSC and DTG curves are used firstly to judge whether the quality of medicine have changed. If there were new peaks,we could conclude the quality of medicine had changed. If not, then the TG curve would be used to judge whether the quantity of the components had changed. If the quantity of the components had changed, we could also conclude the quality of medicine had changed.

[Key words] DSC;TGA;Longdanxiegan Pills;Fangfengtongsheng Pills

通常情况下,中药水丸的组成是很复杂的。除了有效组分外,还含有中药材中的其他物质和赋形剂等。因此,在评价其贮存稳定性时,除了考虑有效组分外,还应该考虑其他物质的影响,因为如果这些物质发生变质,也会对药的质量造成影响。目前,在评价中药水丸是否合格时一般只测定含水量、重量差异、有效组分含量等,尚无评价中药水丸贮存稳定性的方法。要评价中药水丸的贮存稳定性,也应该从含水量、有效组分含量等方面入手。常用的测定其有效组分的方法是薄层色谱法[1]、液相色谱法[2]和气相色谱法[3]等。它们都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后再进行分析,处理过程麻烦而且需用大量的有机溶剂,而且它们都没有考虑药品中其他物质的影响。本文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微商热重分析法(D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相结合,对龙胆泻肝丸和防风通圣丸的贮存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样品基本不需前处理,分析过程简便。

1 仪器与试药

STA 449 C综合热分析仪(德国,NETZSCH)。龙胆泻肝丸(洛阳民生制药厂生产,批号020316);防风通圣丸(洛阳民生制药厂生产,批号020418);高纯氮气(99.99%)。

2 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条件

氮气流速:50 ml/min,升温速率:10℃/min,不加盖氧化铝坩埚。

2.2 评价方法

取新出厂的药品,在玛瑙研钵里研碎后进行热分析。放置5年后,重新进行热分析,比较两者热分析曲线的变化,判断是否变质。

2.3 龙胆泻肝丸的分析

2002年出厂的龙胆泻肝丸,于2002年6月进行热分析,结果见图1和2。

2002年出厂的龙胆泻肝丸,放置5年后于2007年6月进行热分析,结果见图1和3。

2002年和2007年的龙胆泻肝丸的DSC曲线在130℃以前都有一吸热峰,这是由于其中的吸附水挥发引起的。200℃左右都有一吸热峰,是由于其中的可挥发性组分挥发引起的。2007年的龙胆泻肝丸在340℃附近有一吸热峰,而2002年的却没有,这说明其中的某些组分由于长时间放置而发生了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400℃以后的峰对应于碳水化合物的脱水碳化过程。

从它们的DTG曲线可以看出失重过程分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33℃以前)对应于吸附水的挥发,第二阶段(133~238℃)、第三阶段(238~315℃)、第三阶段(315~400℃)对应于可挥发性组分的挥发。从DTG曲线上看,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DTG曲线有较大差别,从另一方面说明贮存到2007年的龙胆泻肝丸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

将两者的吸附水重量的影响除掉,计算出第二、三、四阶段的失重量(表1)。

由表1可知,第二、三、四阶段总的失重量变化不大,但是各个阶段的失重量变化较大。

2.4 防风通圣丸的分析

2002年出厂的防风通圣丸,于2002年6月进行热分析,结果见图4和5。

2002年出厂的防风通圣丸,放置5年后于2007年6月进行热分析,结果见图4和6。

2002年和2007年的防风通圣丸的DSC曲线在65、130、180、215℃左右都有吸热峰,且一一对应。第一个峰是其中的吸附水挥发引起的,第二、三、四个峰是其中的可挥发性组分挥发引起的。在340℃左右都有放热峰,是样品分解引起的。

从它们的DTG曲线可以看出失重过程分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18℃以前)对应于吸附水的挥发,第二阶段(118~153℃)、第三阶段(153~246℃)、 第四阶段(246~279℃)对应于可挥发性组分的挥发。第五阶段(279~374℃)对应于样品分解。由于两者的DSC曲线和DTG曲线相当一致,可以认为防风通圣丸经过长时间放置后性质仍然稳定。

将两者的吸附水重量的影响除掉,计算出第二、三、四阶段的失重量(表2)。

由表2可知,经过长时间放置后,防风通圣丸中第三阶段的失重量变化的幅度较大。这说明其中的有些组分有了严重损失。

3 讨论

综合“2.3”和“2.4”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判断药品的贮存稳定性时,先从DTG曲线和DSC曲线进行判断,如果产生新峰,则说明药品已经变质。如果没有产生新峰,再从TG曲线来看各个阶段的失重量的变化,如果失重量变化较大,说明药品的组分含量发生了较大改变,也可以认为其效能降低或变质,如果失重量变化较小,说明药品没有变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18-419.

[2]郭淑丽,孙茂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腰腿疼丸中士的宁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2):87-88.

[3]黎月玲,郑企琨,黄作君,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尼群地平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10):602-603.

(收稿日期:2008-02-1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K1中残留溶剂的含量 下一篇:实验研究不同厂家注射用加替沙星的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