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21世纪班主任创建新型师生关系必备之心理

时间:2022-09-10 04:14:11

宽容――21世纪班主任创建新型师生关系必备之心理

摘要:宽容,是新形势下解决学生个性发展与班级管理教育之间矛盾关系的客观要求,是一种爱的教育,真正体现素质教育,走出“学困生”认识的误区,也是相互理解,能发挥期待效应,共同进步。如果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理解、互敬互爱、共同进步”,这个班的班风一定优良,其班主任工作一定比较顺利且相当成功。

关键词:宽容 心理 学困生 爱的教育 和谐发展

我曾经读过一篇讲述托马斯.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他学习成绩很差,并且总是爱问一些让当时的老师也难以回答的古怪问题,老师因此而讨厌他,并把他赶出学校,幸运的是,他的母亲并没有“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的思想观念,而是以宽容的慈爱之心亲自教他学习。事后,但是又有谁料到,就是这位七岁上学时连2+2=4也弄不清的学生到后来竟成为有两千多项发明的世界伟大的发明家?!当身为班主任的我读完这篇文章时,我不禁惊讶,爱迪生是伟大的发明家,而他的母亲又何尝不是一个教育者!

曾几何时,做教师尤其是当班主任的我们,经常抱怨学生如何如何的怪异,学生是如何如何的没有感情,甚至责骂学生蠢笨不可教……殊不知,这一切是因为我们在教育工作中丢失了宽容。没有宽容,我们变得急功近利;没有宽容,我们变得简单、浮躁甚至粗暴,以至丧失爱心;没有宽容,我们视学生为麻烦、累赘、怪异甚至敌对

者,可想而知,没有宽容,又怎能形成“民主、平等、理解、互敬互爱、共同进步”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宽容,是新形势下解决学生个性发展与班级管理教育之间矛盾关系的客观要求

我们知道,学生个性是千差万别的。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到来,网络逐渐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迅速缩小,在这样的趋势下,总的个性发展似乎正在取代协调统一的整体沟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应更加注意面向个体,努力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的和精神的保障,而班级又是一个整体,因此,学校教育中的个性教育与规范性教育之间的矛盾斗争空前激烈起来,尊重个体,发展个性与规范个体行为以适应社会需要如何达到平衡就成为教育者必须钻研探讨的课题,实质上,这一课题,反映了学生个性发展与班级管理教育形式之间的种种矛盾关系:自由与约束、散漫与规范、个体展示与整体协调等,从这一点上说,师生间的距离存在是必然的。要解决好这些矛盾,缩小师生间的距离,这就客观要求班主任以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二、宽容也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爱的教育

“爱是严、宽是害”被许多班主任奉为带好班的准则,因为“严师出高徒”,有的班主任在学生面前一年难露一次微笑,这种严肃的表情加上严厉的工作措施(尤其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使得学生看见班主任如老鼠见猫,不是战战兢兢,就是溜之大吉,这种师生关系下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卑或自大、倔强或脆弱、胆小或恐惧的心理。当然,从严要求,规范学生是一种正确的教育形式,但如果失去宽容,则很容易走向上述的极端。因为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特点等方面都是多样性的,心理需求也不尽相同,又怎么能以整齐划一的严格标准来操作实施呢?试想,前面例子中,爱迪生的母亲如果也像其老师一样对他,没有宽容,要么视他为怪异,要么对他丧失信心,则这个世界著名的伟大发明家的基础知识从何而来?其创造性思维又怎能不被扼杀掉?幸运的是,爱迪生的母亲采取了与老师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其进行教育,教他学习。究其原因,那是因为她心中有爱,爱是宽容的源泉,宽容也是一种爱,一种理性的爱。

我们不妨继续分析,爱迪生在他母亲这种宽容教育的影响下,当其成长后,他也一定会反过来感激母亲,更加热爱自己的母亲。同时也学会宽容地对待别人,理解别人,关心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宽容也是一种爱的教育。它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包括协调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拉近师生距离无不极其有利。

三、宽容,真正体现素质教育,走出“学困生”认识的误区

素质教育要求“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而我们做班主任的,不管有没有表露,总是有点不太喜欢“学困生”。学困生就不能成才吗?否也。爱迪生、爱因斯坦、华罗庚等许许多多伟人小时候的故事足以让我们清醒。事实表明,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正相关,学习成绩好的,不一定具有高创造力,学习成绩差的,也不一定没创造力。相反,学困生的表现常与创造力有缘。因调皮而致后进的学生,他们的行为不受常规约束,顽皮、淘气,不接受“师道尊严”,有时甚至向老师发难,这些正是他们个性的反应,其中,很可能蕴藏着创造潜能。因此,班主任决不要讨厌,责训打击,即使有时弄得老师下不了台,也要虚怀若谷,容忍爱护,耐心指教,以免压抑人才。对偏科而致后进的学生,我们应该看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有特殊的创造才能,有的在校时已露端倪,班主任要鼓励其发挥特长,促进良性成长,对于因学习成绩不好而后进的,我们更要有爱心和耐心,让他们相信这是暂时的,并发掘他们的闪亮点,克服自卑,不以暂时的成绩差而自暴自弃,培养其健康心理,相信自己迟早会爆发出某方面的创造才能。为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育人观念,改变教师居高临下的习惯态度,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鼓励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允许多元思维,宽容学生求索中的错误、荒诞。正如同志所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四、宽容,也是相互理解,能发挥期待效应,共同进步

记得有一次元旦文艺会演,文艺委员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大家在比赛前辛辛苦苦练了半个月,可是,参加比赛后并没有获奖,我当时有点失望,但当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时,我发现我不能保持沉默,在整个班级同学面前我说:“我代表全班很感谢积极负责的文艺委员,感谢参加排演的同学,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这次虽然没有得奖,但我觉得你们那种勇于吃苦,勇于竞争的精神远远胜过那张奖状。不要难过,我们终究会赢的!”全班响起一片掌声,其他同学向参加演出的同学投去的不是鄙视而是感激、激励的眼光。在后一阶段,无论各种活动,各种竞赛,整个班级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和积极,并且多次获奖。我想,这些成功正是由于宽容。因为宽容,师声互相理解;因为宽容,师生互相期待;因为宽容,大家共同进步(我也不例外);也正是因为宽容,师生关系进一步团结融洽。因此,可以说,宽容也是一种爱的教育技巧。

众所周知,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对于班主任来说,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一个班在班主任带领和培养下,如果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理解、互敬互爱、共同进步”,那么我们可以断言,这个班的班风一定优良,其班主任工作一定比较顺利且相当成功。而要做到这一点,在新形势下,宽容,则是21世纪的班主任必备之心理。

上一篇:怎样当好班主 下一篇:如何增强学生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