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化的风险分析与发展对策

时间:2022-09-10 04:12:22

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化的风险分析与发展对策

【摘要】面对异常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中国汽车产业紧紧抓住全球汽车产业调整的浪潮,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为代表的自主汽车品牌纷纷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但由于技术、文化、品牌、融资等因素的制约,吉利控股集团的国际化面临着诸多的风险。本文将通过简析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化实施的过程,分析其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风险,最后提出促进吉利集团国际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 吉利 汽车

一、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化实施的过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轿车企业。2014年,吉利的资产总值已经超过1100亿元并连续三年进入世界500强。吉利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⑴出口中东、非洲。2003年,吉利控股集团与叙利亚Mallouk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了吉利控股集团出口阿拉伯市场的序幕,也是吉利实施“让吉利汽车走遍世界”的国际化战略第一步。⑵收购英国锰铜。2006年,吉利控股集团收购了英国锰铜控股集团19.97%的股权,开始了从产品国际化向资本国际化的转变。2013年2月,历经7年的磨合之后,吉利控股集团按照零现金/零债务的模式成功收购了英国锰铜控股100%的股份。⑶并购澳大利亚DSI。2009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并购了全球第二大变速器制造商――澳大利亚DSI(Drivertrain Systems International)自动变速器公司,实现了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整合。⑷收购沃尔沃。2010年3月,吉利控股集团出资18亿美元收购了沃尔沃轿车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包括制造设施、核心技术和专利等知识产权,以及沃尔沃在全球建立的成熟的经销渠道。

二、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化面临的风险

(一)跨文化冲突

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是影响组织间交流和行为模式的重要因素。由跨国公司不同的文化定位带来的跨文化冲突将阻碍跨国公司的平稳发展。只有重视跨文化冲突,跨国公司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英国锰铜、澳大利亚DSI和沃尔沃的企业发展历程与吉利控股集团相比都相对长久,均已建立了适应本国环境的成熟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吉利控股集团在完成相应的跨国并购之后,亟需有效处理跨文化冲突,否则将人才流失、管理失衡、国际竞争力减弱,最终导致并购的失败,减缓国际化进程。此外,国内外劳工法规的差异造成的工资、福利问题,都是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化过程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如果盲目坚持用国内传统思维处理跨文化劳资纠纷,必然会与被并购方的国家处理劳资关系时的法律依据、风俗习惯产生矛盾,导致与工会之间出现紧张关系,从而为被并购企业的日常运营带来压力。

(二)融资困难

虽然自主汽车品牌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开展国际化的重要力量,但是国际化过程的融资问题一直是自主汽车品牌面临的主要障碍。首先,在进行跨国并购中,由于国家政策法规的限制以及我国尚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吉利控股集团在国际化过程中可选择的融资方式非常有限,仅能使用传统的融资渠道,如自由资金、银行贷款、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以及增股等,而新型融资工具如债券融资、私募基金、融资租赁等又受到法规限制,无法为企业所用。其次,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管理相对严格,跨国融资的中介机构如投资银行、私募基金等有专业背景、能很好掌控跨国并购融资风险的融资中介在中国的发展受阻,不能在融资市场为吉利控股集团的跨国并购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最后,汇率波动、国际税收等都是跨国并购中存在的特殊融资风险,对吉利控股集团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三)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主要是指政府政策、法规的限制。当前,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仍不成熟,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提供宏观上的指导与推动,这也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国际化造成了一定的政治风险,可能导致企业错过实施国际化的最佳市场时机。比如,在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就为沃尔沃制定了一份5年的发展战略,但是由于审批程序复杂、耗时较长,最终使得吉利控股集团错过了实施这份发展战略的最佳市场时机。此外,外国政府对本国的汽车产业具有一定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吉利控股集团在实施跨国并购时,需要依靠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的协商,为国际化的顺利开展增加了不确定性。

(四)国际化人才的供需差距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全球思维能力、文化整合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的跨国公司职员。国际化人才是吉利控股集团开展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吉利控股集团的最大的财富。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深入,吉利控股集团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其自身对于国际化人才的供给。尽快完善吉利控股集团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吉利员工的专业性和国际化,缩小国际化过程中出现的人才供需差距是吉利控股集团确保国际化顺利实施的必要措施。

(五)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汽车产业的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助推器是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吉利控股集团虽然已经完成了国际化战略的四个阶段,但这仅仅是国际化过程的初始阶段,国际化的深入开展有赖于吉利控股集团在产品研发、制造技术领域持续地自主创新能力。面对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是制约吉利控股集团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因素。此外,吉利控股集团虽然努力开展实现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协同创新,但与国际化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目前,车联网技术已经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吉利控股集团要想在车联网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急需在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提高。

三、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化的发展对策

(一)整合企业文化

解决跨文化冲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现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整合。第一,吉利控股集团可以在国际化的过程进行跨文化培训。多元文化的培训可以增强组织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处理跨文化不确定性的能力。第二,吉利控股集团要学会尊重不同的企业文化。英国锰铜、澳大利亚DSI、沃尔沃以及未来可能被并购的其他企业,都有着各自成熟的文化体系,盲目嫁接吉利文化只会导致并购的失败。通过交流合作,加强对彼此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才能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第三,吉利控股集团可以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学习是衡量企业未来生存与发展可能性的重要标杆,也是帮助企业迅速地、准确地适应新的挑战环境的解决途径之一。

(二)增加国际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吉利控股集团需要增加国际化人才的系统培养。第一,吉利控股集团应该培养或吸收具有全球思维能力的专业化管理人才,强调管理人员在跨市场、跨文化领域的整合能力和思维辨别能力。第二,吉利控股集团应该培养或者招聘专业的工程设计和研究开发人员,并将此作为选拨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国际竞争力,吉利控股集团不仅需要坚持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在国际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方面扩大规模,力争为吉利控股集团的国际化贡献出更多高品质的国际化管理人才。

(三)创新融资模式

作为现代化家族企业,吉利的融资行为通常会受到外部市场融资环境的限制,需要企业与国内现行融资制度的共同作用。第一,吉利控股集团通过在香港成功上市,规避了国内现行融资制度的限制,建立了吉利汽车的国际融资平台。第二,对于吉利控股集团而言,为了化解融资难题,吉利控股集团需要创新融资模式,而内部资本运作无疑是首选。现存融资政策的限制,使得企业内部资本运作成为自主汽车品牌国际化过程中重要的融资渠道。第三,随着整体竞争力的增强,吉利控股集团可以尝试建立战略融资联盟,包括与银行、国际知名投行等国内外金融中介机构开展融资合作,还有与国内外的各级政府部门建立长期性的战略合作关系。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跨国并购,吉利控股集团在专利技术和人才研发方面积累了一定优势,但是在传统汽车的外形设计,节能减排、安全性能方面还需要技术突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车联网已经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走向,实现汽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全面结合。吉利控股集团已经预见到车联网技术的应用的巨大潜力,于2012年首发搭载帝豪EC8车型的G-NetLink系统,为驾驶员和车辆提供通信、安全保障、信息咨询等服务,是吉利控股集团车联网技术的首次成功运用。此后,吉利控股集团还需要加强车联网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努力形成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五)政府需要提供政策支持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却不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强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是促进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优化升级的重要保障。第一,各级政府都需要简化相关手续的审批,比如汽车投资规模、合资对象审核、产品研发能力等提高审批的效率,帮助我国自主汽车品牌抓住市场时机,提高研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第二,加强对汽车领域知识产权的系统保护。通过完善相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创新能力保驾护航,提高汽车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第三,建立有效的融资平台。加强金融领域的改革,完善汽车企业国际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消除对于自主汽车品牌的融资歧视,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是实现汽车产业国际化、建立汽车强国的必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李魏晏子. 吉利国际扩张路线[J].上海国资,2014,(3).

[2] 戴宜超. 吉利收购沃尔沃: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新思维[J]. 经营与管理,2010,(9).

[3]冯洁.吉利:收购沃尔沃之成败[J]. 浙江经济,2010,(10).

[4]Ochieng EG, Price ADF, & Ruan X. The effect of cross-cultural 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 within multicultural construction teams[J].Engineering,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2013,(3).

[5]舒杏.吉利并购沃尔沃后的风险分析及建议[J].经营管理者, 2010,(15).

[6]王婕.我国跨国并购融资现存问题及对策初探[J].价值工程,2006,(09).

[7]李杰义,芦颖.面向国际化的汽车制造业专业人才开发机制――吉利汽车的探索性案例研究[J]. 经济论坛,2014,(02).

[8]Shieh CJ, Wang IM & Wang FJ.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learning organiz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multinationals[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009, (1).

[9]耿成轩.基于内生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家族企业融资行为研究[J]. 管理世界,2010,(05).

[10]江乾坤,雷如桥.吉利控股集团系列跨国并购融资创新案例研究[J]. 会计之友,2013,(04).

[11]荣伟成,高茜.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优劣势分析与发展对策[J]. 华东经济管理,2013,(01).

[12]杨子怡.略论海外并购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J].现代商业,2011,(23).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研究 下一篇:基于专业群建设的高职外语类专业定位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