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照亮文言课堂

时间:2022-09-10 04:05:23

让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照亮文言课堂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遗产,是中华儿女应该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言文教学直接影响到青年一代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但纵观文言文教学现状,情况并不乐观。教与学都处于一个矛盾、脆弱的文言学习时期,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已产生一种恐惧、甚至抵触的情绪。

要解决文言教学中存在的这一问题,必须先透视这一现象的成因:教与学的主体均受考试的影响,导致师生均迷信“标准答案”,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语法和规律,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还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而照亮我们的文言课堂。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呢?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前提

在文言文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开拓。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狭隘、封闭的教学思维模式,始终以引导学生为主,尊重传统与教学创新的统一,树立个性化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使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授《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我不仅仅满足于帮助学生实现对字词句章的理解,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愿意到桃花源中去生活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愿意去的学生带领大家充分领略了桃花源中的“景美、人美、风尚美”,不愿去的学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桃花源小国寡民的落后状态。这一问题的设计,既巩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尊重文化传统,注重知识的传授,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课后,我还布置一篇课外练笔,题为《我身边的桃花源》。这样,我在“文言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打破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努力去点亮了每一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二、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指出,应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尤为重要,同时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较为浅显易懂,在自主学习课文后,我要求学生把该篇文章改编成课本剧,再自主上演。各小组立即行动起来,有的小组改编成古代版,有的小组改编成现代版。同是现代版,有的小组改编成语言高雅的正装版,有的改编成诙谐幽默的搞笑版。每个小组内部,人尽其才,有的两人合作写剧本,有的动手制作道具,有的负责导演,其余学生选取适合自己的角色自行排练。每个学生在此次活动中,都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既能发挥个人才智,又能很好地与组内其他成员合作。他们完成速度快,演出质量高。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合作意识,学生的各种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智力也得以提升。多让我们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多为他们提供创造性活动的情境,我们的文言文课堂同样会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三、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段目标与内容”还明确要求,初中学生“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在文言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他们去追求新的知识,我一直在努力为每个学生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

例如教授完《黔之驴》一文之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课堂变得开放而富有活力,我精心设计了“奇思妙想编故事”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自从《黔之驴》一文问世以来,千百年间,人们对驴心存偏见,驴的名声一败涂地,成了蠢笨的代名词。现代教育提倡创新思维、多向思维,咱们来个奇思妙想编故事,让这头蠢驴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战胜兽中之王老虎。课后写一篇《黔驴新编》,给驴子,要有新意。”接下来,我专门辟出一堂课来开故事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有个学生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编述得让人拍案叫绝,他在“故事新编”中,让驴利用虎与虎之间的嫉妒心把山大王老虎骗到悬崖边,一蹄子把它踢下了悬崖。同样是“蹄之”,在《黔之驴》中,驴的一蹄暴露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踢得蠢笨无力,而在“故事新编”中,驴抓准机会,踢出了智慧,踢出了威风,踢得恰到好处。在“一蹄”之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到了极致。

创新意识就是要求在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文言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能表现出现代语文教育对古代优秀思维的继承和发展。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学主体应该鼓励和引导学习的主体,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不拘泥模式,善于发现、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当然,教师要做到上文阐述的几点,前提是必须要更深层次地研读并拓展文本内涵,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让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照亮文言课堂,从而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上一篇:创设情趣语文 追求有效课堂 下一篇:借助作文讲评课提高学生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