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时间:2022-09-10 03:30:00

浅议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备受关注。长期以来,我们倾向于认为教育的变化应该是由政策指导的自上而下,但我们却发现那些最令人兴奋的教育创新往往来自于基层或一线的教师和学校。笔者认为,我们应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拓展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以期英语教师能增强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主动寻求应对全球化、高考社会化、英语教学转型等的出路。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师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8-0115-02收稿日期:2015-11-18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全面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内外高教界的关注点。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在制订和完善大学教师专业标准方面进行积极尝试,以此作为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我国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尤为关注。教育部2012年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动高校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等,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及其能力提升是当前我国教师发展的着力点,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13 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以“变革中的高校教师发展”为主题,与会代表就“教师发展制度和机构建设”与“教师及其教学发展研究新进展”两个议题展开交流探讨。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教师发展进行现状分析与经验总结,提出教师发展要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变革,教师个人发展更应受到关注。这些都表明,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大环境下,英语教师也必须将自我的专业发展提到个人议事日程上并贯彻落实。

二、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及要求

1应对教育变革,实现教学目标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它对教育的影响也在日益攀升,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变革紧密相关。互联网就像没有围墙的学校,汇聚了海量资源,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这给学校及老师带来极大的挑战。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也改变了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外语教师在现代化教育技术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中要转换角色。大学外语教师不再只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更应是课程的设计者与开发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平台与学习资源的分享者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者。教师应树立世界眼光,把握时代脉搏,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这有利于学生确立起自己正确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

大学英语改革涉及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内容、模式、方法和评价等全方位的改革,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了巨大挑战。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实现高校教学改革,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传统的、单一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已不合时宜,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寻求专业发展,适应改革的需要,利用新技术走上新台阶。

2满足学生需求,提升自我素质的需要

新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接触英语的机会和途径也越来越多。大学入学新生的英语总体水平提高,已接近四级水平。《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对大学四级词汇的要求是4200个,而国家在新出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普通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要求是3300个,非常接近大学英语的四级要求。

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其基本语言运用能力已基本实现,对大学所开设的课程有一定的心理期许。旨在训练学生通过四、六级的各种技能的大学综合英语教学就有了重复低效之嫌,不能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尤其四、六级考试通过后学生易对大学英语学习产生懈怠或不满意等消极情绪,认为自己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没有进步,甚至倒退。

我国是个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大国,外语教师队伍庞大,然而,我国外语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却不容乐观。我国外语教师学历的总体水平偏低,知识结构较单一,缺乏统计学、心理学及跨学科方面的知识,且工作繁杂。此外,大多数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培训。这些都表明,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将专业发展提到个人议事日程上来。

三、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重视不足

大学教师的培训是实现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培训方法多是专家讲座,以讲授为主,而教师参与程度极其有限,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培训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单一的培训方法、陈旧的培训项目与内容,完全满足不了教师的新需要。另外,许多学校对教师培训的管理松散、随意、不成体系,培训只是走过场流于形式。加之许多大学在教师培训方面资金投入较少,若教师想进行校外培训或进修,还得自掏腰包,这让教师感到力不从心,无形中打击了教师参与培训进行自我专业发展的积极性。教师的职业地位及制度支持都会影响教师对其的态度。构建合理的培训保障机制是提高专业发展培训效果的关键。

2大学英语教师缺乏自发的积极性

教师发展强调教师的自我主动性,即教师参与开发教学理论,理解教师做决策的本质,形成批判性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教师本人积极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促进自己的教学发展。因此,教师本身是实现其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许多教师观念陈旧,固守老本,存在重学历、轻经历,重知识、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的认识误区,教师自我培训的主动性差。

长期以来,教学与科研有意无意地被对立和分离开来,而科研成果与教师职称的评定直接挂钩,这必然会使得许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课题研究上,而无心参加培训,提高教学水平,进行专业发展。

四、保障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策略

1基于外部策略的教师专业发展

(1)完善科学培训管理制度,为教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鉴于教师发展培训在我国目前尚难以全面实施,教师发展必须从制度层面获得强有力的保障。首先,科学地量化教师参加培训的次数及时间,规避以前随意、零散的组织形式,从而保障培训的规范性和实效性。然后,确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实现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多样化,培训机会普及化。专家讲座不再是主要的形式,而包括更多的如调研、学术会议、访学等,机会也不再是少数精英的特权,教师能结合自身兴趣,做第二次职业方向选择。

(2)将培训纳入教师的评聘机制,为教师发展提供激励机制。

大学教师精力的投入和专业的发展与管理部门的支持以及配套制度的保障是紧密相关的。一直以来,大学的评聘机制中,科研成果占上风。许多大学教师为了评职、评优,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以达到晋升的目的,急功近利,忽视了自身整体素质的长远发展。将教师发展培训硬性纳入教师评聘机制,强制规定其与教师的去留、评职、评优、福利待遇等直接挂钩,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丰富多样的培训形式和内容,能激发教师参与教师发展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的制度保障、科学系统的管理,能引导教师参与教师发展培训的方向;而培训结果与评聘机制的直接挂钩,能推动教师参与教师发展培训的竞争意识。

2基于教师自我认识和定位的教师专业发展

(1)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

一般认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还应有广博的与英语相关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知识、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技术技巧等。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首先,大学英语教师应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还应学习与外语教学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密切关注专业学科的发展动态,并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短期的外语教学研讨班以及学术研讨会来充实自己的学识,开拓自己的视野。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学研究能力,树立“科教并重”的意识。长期以来,科研与教学被有意或无意地对立,然而,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

(2)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英语教学走上新台阶。

随着技术的发展,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优质资源唾手可得,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正在受到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在线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目前国内已经有80%以上的高等学校建设了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的确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网络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但是网络的功能对教学来说不应当只是教学内容的,而更多的应该是支持教学交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教学交互、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教学活动的选择和设计等。

总之,社会的进步与英语教学的改革都对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代同步,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必须进行专业发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目标,利用现有的资源,抓住时代所给予的条件进行专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国家及学校等的外部支持和制度保障也至关重要。高校必须改变一贯“重研轻教”的观念,制定相应的政策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戴少娟,许明英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评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贾爱武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外语界,2005,(1).

贾永宁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改革中国成人教育,2013,(7).

上一篇: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转型 下一篇:人文精神视角下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