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路行车的变速技巧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2-09-10 03:03:29

上路行车的变速技巧及注意事项

1、驾车中正确切换挡位

换挡能改变变速器内的齿轮啮合位置,改变传动比。从而达到变速的目的。所以我们在驾车时应正确换挡,尽可能挂入高挡行驶。自动挡的车辆加速时应慢踏油门踏板。行驶后车速一上来就应尽快挂上直接挡,不宜在低挡行驶时间过长。当车速一定时,高挡位传动比小,相应的发动机转速低,低挡位传动比大,相应的发动机转速高,油耗则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关系。在同一路面条件下,汽车挡位越低,发动机的储备功率越大,也就是负荷率越低,油耗越大。自动挡加油提速部会有滞后响应现象,这也是自动挡比手动挡费油的原因,因此慢踏油门踏板可以减少油耗损失。

市区驾驶时,减挡后出现冲车。究其原因,是在车速未降的情况下,挂上低速挡导致的;因为低速挡本身有降速的作用。因此,在降挡前,必须先降速,然后踩离合挂低挡,不然会冲车,而且过早踩离合也容易磨损。但情况并非一成不变。在郊区行车时,车速较快,从5挡要减为4挡,或者从4挡减为3挡,又或者在高速时需要减挡超车,并不需要先踩刹车降速。此时松一下油门,直接减挡就行了。如果在郊区速度也较低,需要从3挡减到2挡,最好还是等速度降下来再换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主要看车速情况而定。由此可见,低挡位的阻力比较大。在冰雪路面上,往往不是靠刹车制动,而是通过一挡或二挡本身阻力。低挡位的阻力比较均衡,可大大减少急刹车造成的事故发生率。

熟悉挡位:通常挡位的位置分配都会清晰地印在换挡手柄的捏手上,当你坐进自己不熟悉的新车时,熟悉不同的挡位是第一步。

起步阶段:将挡位放入空挡,踩下离合器,开启点火开关,切入一挡,慢慢松开离合器,配合油门,起动汽车。

加速过程:汽车起步之后,随着发动机转速增加,配合不同车速,切入相应挡位。轻松驾驶,即便你是新手,此时也可让自己的左脚暂时放松一下,从离合器的位置挪开。通常,当转速提高到一定程度,发动机会有异常声响,此时就必须进挡。轻松操作,换挡时并不用费很大力气,如果车型较老,可以在空挡处停留片刻,再切入其他挡位。控制离合器,在汽车行驶中换挡时,操纵离合器踏板应迅速踩下并抬起,不要出现半接合现象,做到“快一慢一快”。减速换挡原理相同,但应注意当车速过快时,先将车速降低到相应范围内,然后再进行换挡。

2、掌握好换档的时机

换挡的最佳时机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原则是根据发动机的负荷情况来决定换挡的时机。以加减挡后动力传递平顺,不勉强为最佳。每类车型的动力特性设计不一样,一般驾驶员在较短时间内就能熟悉掌握,不要养成换一次挡看一次表的习惯。新手在熟悉阶段注意发动机的转速宁可稍高点不要过低,这样对车有益无害。

加减挡(配挡)基本原则

挡速与挡位相适当:从最低挡速到最高挡速都是本挡的适应范围,尽可能避免长时间使用最低或最高挡速。

换挡(加、减挡):原则上只要达到挡速范围,就能换挡,挡位的取舍要考虑车速、动力性和经济性。

拖挡:低于最低挡速一般称为拖挡,拖挡会使车辆行驶无力、前后窜动,严重时会造成发动机熄火。

升挡:当车速达到高一挡的速度时,就应该实施升挡,一般来说,高速车本挡升挡时机为发动机转速3500-4500r/min。

退挡:当车速接近挡位最低车速时就应该实施退挡,高速车退挡时机应该掌握在本挡速度中一中偏低的范围内,最晚不能低于本挡的最低车速。退挡时机选择应根据路面和动力需求来掌握。

提速加挡:在未进入正常行驶速度前,应该尽量在本挡将车速提高(发动机转速中偏高所对应的车速),以便加挡后车辆行驶有足够的动力性,这一点在实施上坡加挡时尤为重要。

上坡行驶和一般路面调整速度行驶时,挡速应保持中速(发动机中速运转状态),使车辆行驶时有足够的冲力和速度可调节性能。

正常行驶时,速度不需要太大的调整,挡速选择中偏低,以利于行驶的经济性。

一般的非危险性下坡,挡位可适当挂高,下坡阻力小,加速性能好,加挡操作可提前进行,挂高挡可以节省燃料;下长坡时,为了避免长时间使用刹车,造成刹车减效和失效,应该挂相应的低挡,利用发动机来牵制车速;配挡的原则掌握在不需要长期使用刹车减速为度。

3、如何选择换档时机?

换挡时机主要是指在增加挡位时的换挡行驶速度,如果车辆的行驶速度未满足变速器的要求会产生“拖挡”行驶状况。

几乎所有的人认为手动挡车比较省油,但事实却未必。手动挡车是否省油有力,完全取决于驾驶人有没有掌握最恰当的换挡时机,而手动挡车的省油与有力通常又是相对的,要省油就要多少牺牲加速性,反之亦然(自动挡车也一样)。如何在省油与有力之间取得平衡,是手动挡车之所以可能比自动挡车省油又有力的关键所在。进口车中手动挡车型越来越少了,大多数买手动挡车的车主大概都是重视操控感的赛车手型驾驶员。这类车主开车时一挡通常会将转速拉到红线边缘,此时雄壮的发动机声的确能满足官能上的享受,但须知道这时的末端加速性并不是最强,反倒是在转数到达扭力峰值那一刹那向上换挡,才能获得更佳的持续加速性。

每一种发动机的扭力峰值转速并不相同,有些不到4千转就能达到,有些则在5千多转上下,换句话说,扭力峰值转速越低的车,中低速的加速反应理论上会越好,购车前多留意车型目录上最大扭力后面的转数,就能知道这部车扭力峰值出现时的转速。

手动挡车过早换挡容易出现爆震,对发动机伤害很大,但过晚换挡也会徒然浪费汽油且得不到预期的加速性能。加速时在扭力峰值出现的转速立刻当机立断换挡,车速降低迅速时可跳1挡降挡,不必定要4、3、2的换下去,就能让手动挡车开得既省油又够力。

新手起步前,可预压油门少许,至发动机约1500r/min左右,无须转速表,只要凭感觉,同时再按照快、停、慢三步曲缓放离合踏板,即可次次成功。由于小型车都有齿轮同步器,故加、减挡时理论上无须采用两脚离合操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减挡时使用两脚离合提高了操控合理性,列车辆是很有好处的(通过两脚离合操作,将两个挡位的转速变得致,有效延长同步齿轮环的寿命,并将换挡齿轮撞击声减至最低。尤其运行中2挡转换1挡,必须使用两脚离合)。

减挡轰空油两脚离合法。踩下离合踏板,并摘挡;放开离合踏板,补给一脚空油(视换挡前后速度变化大小决定所给空油的大小);踩下离合踏板,并挂入新减挡位。

4、汽车超级减挡注意事项

日常驾驶中,遇到冰雪道路或泥泞路面以及制动失灵的情况下,果断

采取越级减挡措施,能够较好地起到防止车辆横滑,降低车速,保证安全之目的。另外在汽车行驶中若遇到阻力增大,车速忽然降低,原来的挡位难以提供足够的牵引力或前方遇到忽然变化的情况时,也需要进行越级减挡。越级减挡与逐级减挡不同,越级减挡一般均在下坡、高速行驶时,在高速挡(5挡)与中速挡(3挡)、高速挡与低速挡(2挡、1挡)之间进行。

越级减挡,通常对车辆的技术状况会有明显的不利影响。逐级减挡和越级减挡,二者通过比较证明,后者燃油消耗较大,一般多消耗25%左右。同时发动机怠速不稳,卸下火花塞察看电极,积炭过多,工作不正常。发动机低速时气门有明显的异响声,排气管听到“突突”声,还会出现异常气味。油消耗量增加,关闭点火开关不易熄灭,发动机熄火后又不易起动等现象。汽车行驶在4万km左右时,拆检发动机,一般可发现气门推杆弯曲,甚至大小轴瓦合金剥落,明显地缩短了车辆的使用寿命。

改善车辆在越级减挡时的各部机件严重磨损和燃油消耗,在进行越级减挡时,首先,要在“稳、准”上下功夫,达到操作平顺之目的。加减挡应多在高速挡进行。因为5、4挡加减操作比中低速挡平稳性要好,容易操作。不易因离合器与加速踏板配合不当,选择挡位不正确而引起汽车突发性地向前冲动,使离合器与传动机件受到冲击损伤。其二,要在熟练上下功夫。

5、驾车换档有讲究

除了无级变速汽车,其他汽车都有几个前进挡。这就要求在驾驶汽车的时候,必须根据汽车的速度,配合使用挡位,以使汽车正常运转行驶。否则,可能导致引擎熄火停车,损坏汽车机件。

手挡车选择挡位。冬季驾车换挡要勤,要像驾驶磨合期的车那样,一定要注意挡位的选择和油离配合,挡位过低过高都易使车失控,这一点在冰雪路面上行驶尤为重要。在湿滑路面上起步时以及中低速行驶最好选择高一挡的挡位以此避免驱动力过大造成的打滑。应尽量避免高速行驶。冬季行车,特别是刚上路时,一定要尽量让车匀速行驶,切忌猛加油,狠减速,在有冰雪的路面上更是如此。轻柔加油,及早缓慢减速是冬季行车安全的原则。在冰雪路面上行车尽可能保持直线行走,不要频繁换道,有车辙处最好沿车辙走,没有辙处要注意周围参照物,辨明道路的走向,提防覆雪掩盖处的坑洼,尽量选择在路中间行车,确保行车安全和顺畅。冬季行车过弯要特别注意避开弯道内的积雪和结冰,无法避开时一定要提早减挡减速缓慢通过。车速降下来后,应采取转大弯、走缓弯的办法,不可急转方向,更不可在弯中制动或挂空挡。

先来看看升挡,我们说不宜太早。因为在每 挡都有最理想的行驶速度,也就是引擎的驱动力最大时的车辆速度。通常在1挡,理想行驶时速约是15km,但当车辆刚刚起动时,时速还达不到10km,1挡齿轮还没有发挥它应有的驱动力,若急着变到2挡,就会增加引擎的负担。以此类推,只要任何一低挡位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驱动力,必然要在下一挡中增加引擎的负担。一般理想的变挡车速大致如下:第1挡:20km/h;2挡:30km/h;3挡:40km/h;4挡:50km/h。如果我们在拥挤的市区行驶,时速在40km以下,就不必把挡位升到4挡。保持3挡以下行驶,不仅力量充足,快慢自如,而且便于应付各种突然情况,保证安全行驶。

再来看看减挡,我们认为宜早不宜迟。许多人在驾驶汽车爬坡时,等于引擎声音变慢,似乎已经吃不消了,车辆几乎跑不动的时候才忙着减挡,这样很不合理。因为,车辆失去了速度就是失去了惯性,速度很慢几乎没惯性的汽车接通低挡位的离合器后,速度进一步降低,引擎必须提供更大的驱动力才能确保汽车行驶,无形中增大了引擎的负担。相反,提早降挡,使汽车始终保持足够的驱动力、速度和惯性,对于安全行驶和延长汽车使用寿命有好处,越是上坡陡的时候,越是车速慢、载重量大的时候,越要注意稍微提早降挡。一般来说,当汽车时速45km时降为3挡,时速35km时降为2挡,时速25kin时降为1挡比较合理。

6、高速行驶如何安全降档?

一般降挡用在车速降低后,引擎的驱动力感觉不够的时候。如果车速降下来再来降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只需踩下离合器,将变速挡轻轻地拨入低挡即可。可是,如果汽车在高速行驶中,要想很圆滑地操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齿轮和引擎的同步转速很快,如果要便于降挡,齿轮比要变大,引擎那边必须要多转几圈,也就是引擎那边的齿轮必须选择较小的来配合。而当离合器松开时,由于汽车的巨大惯性使得连接到传动轴的齿轮仍然以较高的速度旋转,这时引擎应变为慢速回转,变速箱里与引擎连接的齿轮也随之变慢,两边齿轮转速相差悬殊,无法同步相连接。此时如果按照通常的办法降挡,就很难将挡位拨进低挡。

要想轻松换入低挡,就必须提高发动机的转速,使之接近传动轴那边的齿轮转速。提高的方法就是利用拨入空挡的时间结合一下离合器,并空加油门以提高发动机的转速,然后再把离合器切开,将变速杆拨入低挡位,结合离合器,完成降挡。这种方法称作为“双脚离合器法”。这一方法的程序总结如下:行驶中放开油门,踩下离合器,变为空挡,放离合器,空加油门,再次踩下离合器,拨进低挡位,放离合器并同时加油。

其实这种“双脚离合器法”在原来汽车变速箱里没有同步器的时候,是每一位司机部必须掌握的技巧。而现在的汽车普遍采用同步器,所以只有在高速降挡时才有必要采用“双脚离合器法”。尤其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中要降挡时,如果一开始就踩刹车,万一刹车不灵会有危险,若刹车太灵又怕最后刹车盘烧焦而造成衰退现象。因此,用这个办法借着引擎力量将车速降到每小时50至60km的速度以下再踩刹车会更安全。

7、拖挡行驶与高转速换档

拖挡行驶,是指车速不够而挂到高速挡时,加油会有“铛!铛!铛!”的敲缸声。可是发动机动力充沛的(动力储备大)车就是在拖挡行驶时加油也不会出现有铛!铛!铛!的敲缸声,只是在不给油的滑行时会出现闯车(在不给油时滑行一顿一顿的)。

现代汽车的发动机功率较大,行驶速度快,如驾驶员有拖挡习惯,则会造成发动机异常磨损,而且也会使底盘齿轮遭受异常撞击,列车辆伤害很大。不要认为拖挡省油,这其实是在拿汽车的寿命做代价。拖挡行驶不好,发动机动力充沛的车只是速度适应能力的范围特别宽罢了,当动力小的车在这个速度和挡位上已经不行时,动力足的车还没什么问题。另外动力足的车(手动挡的车)在同样速度和挡位下发动机制动效果特别明显有效(撮车)。

高转速换挡的问题同样是针对动力不充沛的车说的,因为大多的四行程的汽油发动机最高转速都是从0开始到6200转就进入到红线区,红线区最高就标到8000转,而且正常的工作区和省油区都在1500转到4000转的范围,其实就是发动机动力不足要在加速时把发动机的转速拉到3000左右再换挡。一句话:没有高速发动机,只有动力曲线不好的发动机要通过拉高转速解决问题。

8、开车时不能空档行驶

很多人在下坡或在路口遇到红灯时,喜欢挂空挡滑行,以节省燃油。殊不知空挡滑行的危险性是很大的。汽车在行驶中,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通常的做法是迅速地松开油门,踩下刹车踏板,实施紧急刹车。这时候若汽车处于正常操作中,从车轮到所有传动机构都与发动机紧密结合在一起。发动机转速变慢,对凭惯性前进的汽车能产生一种制动力,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发动机制动”样,一方面可以防止紧急刹车便车轮抱死而减低刹车效果;另一方面能使左右两个车轮的刹车力保持平衡,使车辆安全降低车速。

相反,如果此时变速箱处于空挡位置,踩下紧急刹车时,底盘传动机构与发动机不联结,没有发动机制动的帮助。这样,不仅刹车效果不佳,更会使车辆失去平稳而左右滑移,会导致司机无法控制汽车而发生事故。而且刹车用力越猛,制动力越差,偏滑越严重。

如果刹车时踩下离合器,其结果与空挡行驶相同,尤其下坡时,决不能以空挡或踩下离合器刹车,否则,很容易使车辆失去控制而发生意外。同理,在停车前也不允许先踩离合器或先换入空挡。有些人常常把左脚放在离合器踏板上面休息,也是不正确和危险的。

上一篇:宇通客车节油宝典 下一篇:怎样给汽车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