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非常规”实验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0 02:53:25

例谈“非常规”实验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非常规”实验是指相对于直接利用学校实验室装备的专门实验器材完成教材或课标要求的学生探究实验与老师演示实验,有意图选择和利用实验室之外的其他材料、物品和器具等生活环境资源及改进、研发自制的实验器具开展的物理教学实验[1]。它的实验器材具有简易性,低成本性,且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物品。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非常规”物理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增强感知和体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下面就非常规实验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应用,谈谈笔者的看法。

1.新课的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引入的成功与否,对一节新授课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若能选择一些生动、有趣、新奇的“非常规”实验来引入新课,就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突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会产生重要影响[2]而往往是学生不易理解或者不易掌握的知识之点。因而,教师需要化抽象为具体,用“非常规”实验铺好台阶,突出重难点让学生拾级而上,问题的解决就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在《曲线运动》一节中,物体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的确定是本节课的重点。具体做法如下,器材:水桶、水、铅球、自行车。①课前学生分组实验:一位同学骑车做圆周运动,另一同学反向坐在自行车上,双脚轻轻拖着带水的铅球,然后放开铅球,同组同学观察在水泥地上留下的水迹方向。在不同位置释放铅球,多次实验。(注:选择在干燥水泥地上实验,现象十分清晰。)②录像几组较好的学生的实验结果。③课堂中播放,并让学生讨论,提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猜想从而探讨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参与度高,效果较好。

3.突破知识易错点

在物理教学中,许多概念或规律虽然本质不同,但表面有很多相同或者类似的地方,由于本质属性被现象掩盖、学前概念的负迁移等原因造成学生认识的混淆、理解的混乱,因而导致知识的错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非常规”实验,为学生搭建合适台阶,可以有效突破易错点。

参考文献:

[1]张伟,郭玉英,刘炳升.非常规物理实验:有待深入开发的重要物理课程资源[J].北京:物理教师出版社,2005(9).

[2]江新华.中小学课堂教学重难点问题探究[J].北京:教学与管理出版社,2005,32-33.

上一篇:不能输在同一起跑线上 下一篇: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