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3岁之前男宝宝的性别意识培养

时间:2022-09-10 01:54:46

试论3岁之前男宝宝的性别意识培养

当今社会,各种审美观点融合交汇,“伪娘”是一种现象,一种凸显自己特立独行、为引起别人关注的一种现象,只要不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这种存在就无可厚非,谁也没有权利指责,毕竟如何展示自己是个人的自由。但是现在很多父母对“伪娘”却心存忌讳,生怕自己的宝贝被套上“伪娘”的帽子,在这里我们不对“伪娘”这个名词加以褒贬,但是对于这种现象,现代年轻的父母应该深思“性别意识培养”这个问题。

镜头一:

一位年轻的白领妈妈,看到两岁的儿子模仿爸爸的样子用手捏着小站立撒尿,立即局促不安,斥责儿子行为粗鲁:“怎么能这样呢?”并要求儿子乖乖地蹲下撒尿。

分析:

早在18个月左右的时候,宝宝就开始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潜意识里会明白谁是异性,谁是同性。到了2岁左右,宝宝就会开始对同性别的人产生一种具体的认同感,在玩耍等行为中,表现出自己性别的特征。比如小便的时候,如果有异性在旁边,他就会感到害羞。而且,从遗传学上来说,男孩子们天生就是男子汉。与女孩子相比,男孩子天生就崇拜英雄,崇尚武力,幻想着如何征服他人,而且从小就想做一个冒险王,这是由人类的遗传基因所注定的。在妈妈受孕的那一刻起,男孩子的染色基因便被男性荷尔蒙素激活了。

策略:

这位妈妈应顺应男孩的性别角色,因为“男人站着撒尿天经地义,不然男厕所里也不会装立式小便器”。性健康教育专家说,在国外,性别角色从胎儿期就注意塑造,如果怀的是男性胎儿,孕妇说话应果断、大气,衣服穿纯色的。因此,在宝宝出生后,父母就必须从为孩子起名字、选择玩具和衣服等方面,显示出正确的性别角色,例如,男孩要穿纯色衣服,玩玩具车、玩具枪等,塑造勇敢的男性气质。

另外,塑造“偶像”父亲是塑造小男子汉的最佳人选。如果男宝宝的父亲具有以下特质:宽容大度、敢做敢当、幽默而不失风度、不惧怕冒险,那么男宝宝离成为真正的小男子汉也就不远了。因为,孩子养成习惯的最佳途径是视觉通道,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将自己看到的成人(父亲)的行为记录下来,然后模仿学习。因此,当孩子表现出男性正常的“站立撒尿”行为时,妈妈们不必惊慌,因为这正是儿子在长大的表现。

镜头二:

可爱的男宝宝涛涛,特别招人喜欢,全家人拿他当块宝。但是当他长到六七岁的时候,父母却发现:涛涛喜欢穿女孩的衣服,跟女孩一块玩,说话细声细语,走路不紧不慢,性格唯唯诺诺,没有一点半大小子该有的阳刚劲。

分析:

心理研究指出,3岁前孩子就有“男女有别”的潜意识了,在自己的着装、行为举止和性别等方面会逐步形成全面的认识。而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会把“小男生”“小哥哥”等多个男性角色同自我联系起来,会产生一种认同和认可。如果这个时间段家长给孩子作女性打扮,穿女孩子的衣服、梳小辫子等就有可能导致孩子性别意识的混乱,严重者会导致孩子以相反的性别来塑造自己,表现为行为举止的女性化,愿意和女孩子在一起,等等。

策略:

父母要鼓励男孩子参加男孩“小团伙”,男孩子天生就是喜欢群居的“动物”,他们生成群结队,爱在群体中交朋友,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学会社交,学会关怀,懂得什么是责任感,明白什么样的道德观是正确的,等等,而且在这样的群体中,男孩子们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另外,孩子性格的形成,与家长为他创造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这个环境是健康的、开放的、阳光的,他就会成为一个健康、外向和阳光的大男孩;如果父母为他设置的成长空间是封闭的、阴郁的,那他肯定会缺失一部分本该正常拥有的性格。因此,父母们不妨帮助孩子找一些男性小伙伴,适当地鼓励他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让他在有挑战、感兴趣的氛围中学到能力、技巧和找到自我。

镜头三:

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彬彬摇头晃脑地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和玲玲姐姐一样扎辫子戴亮亮的发卡?”“爸爸,我看到玲玲姐姐没有跟我一样的小,为什么啊?”彬彬父母听到了这一席话,感到十分尴尬。

分析:

中国的大部分家长说起手指,态度很自然,说起,却很羞涩很暧昧。当看到自己的孩子老是摸自己的小时,就会劈头盖脸地吓唬或打骂一顿,甚至会套上形容成人男性才用到的“”帽子。殊不知,这种行为确实是正常不过的行为。性健康教育专家认为,两三岁的孩子只是出于质朴的好奇,并没有成人的性概念。而家长的呵斥却变相地强化了生殖器官的特殊性,让本来非常正常的事情复杂化。

策略:

孩子天性是好奇的,对生理的好奇也是其中之一。比如有的两三岁孩子“掰别人屁屁”,这是一种探索行为,家长给予的不应该是打、骂,而应该通过摇手等手势告诉孩子“不能那么做”,或者为了满足好奇心大方、坦然地提到生殖器官,自然、科学地引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不过,当代有一些年轻的父母还存有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特别是隔代祖辈,更会有以男孩为荣,存在让孩子露出炫耀的行为,久而久之,如果孩子把暴露和快乐联系起来,就可能形成露阴癖。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应淡化孩子露小的事实,大家谁都不理他,慢慢就会矫正过来。

后思考:

心理研究指出,人在3岁左右就有性别意识了。因此,为避免孩子性格发展出现偏差,最好从3岁前就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如告诉孩子男孩和女孩的差异,培养男孩子自信、上进、勇气和勇于承担责任的气概。如果父母发现宝宝有一些不好的行为或习惯,千万不要着急,更不要灰心失望。查清问题根源,再对症下药,就可以塑造其健康的性格。男孩就像一粒种子,提供一块合适的土壤,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他一定会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上一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下一篇:让学生在爱的包围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