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我不参加比赛

时间:2022-09-10 12:31:09

多年前的 1902年1月16日,在天津的马大夫医院,一对来自苏格兰的传教士夫妇生下了他们爱情的小天使,取名埃里克・利迪尔。

利迪尔小时候很是聪明伶俐,并且对音乐、文学和体育都很热衷。回英国后,每到周日的时候,父母都会带着利迪尔一起去礼拜。从家到教堂的路有两里多,一家三口迈着小碎步踩着朝阳中的晨露,欢笑声此起彼伏,把路旁的小花小草都惹得忍不住从睡梦中醒来。

“妈妈,我长大了想当音乐家,还想做文学家,还想做个长跑冠军!”小利迪尔说。

“好啊,你有这么多理想是好的,不过儿子,你只能选择一样,并且还能抵御住外部的诱惑,坚守就很难啊!”母亲谆谆劝诫说。

“妈妈,我有些不明白你的意思!”小利迪尔是懂非懂地说。

“这就比如我们每周日要来教堂聚会,你看我们周围很多人都在忙碌自己的事情,虽然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信仰,但为什么我们去,别人却在忙碌呢?这就是坚守!”母亲解释说。

“妈妈,我明白了!”小利迪尔说。

此后的小利迪尔很少再跑出去瞎玩,而是一个人跑到露天的小体育场里专注地跑步、踢球、锻炼,他立志要成为一名体育明星。1920年,利迪尔到爱丁堡大学读书,他的体育天才得以充分发挥,成为了该校出色的橄榄球运动员,后来被推荐加入了苏格兰国家队。不久,英国体育界知名教练汤姆・麦格查在一次比赛中发现了利迪尔,并引领他走上了田径之路。从此,在田径跑道上他一次又一次获得殊荣。利迪尔的强项是100米。他100米的成绩领先于他在世界上的所有对手。并在当时成为那个时代的“飞人”。

1924年 7月,第八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英国举国上下认为利迪尔获得百米短跑冠军几乎已经成了铁定的事实,但就在中途,事情却发生了变化,按照赛程安排100米预赛排在星期天,利迪尔突然取消了参赛:“明天是礼拜天,我要去礼拜!”

利迪尔的拒绝马上成了当时的头条新闻。舆论开始批评他:你为什么在这种情况都不跑?你不爱国,把大不列颠帝国的脸丢尽了……当时年轻的威尔士王子(英国奥委会的主席)以国家的名义规劝利迪尔,希望他能够在国家和信仰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但他仍旧很坚持,放弃他可以一蹴而就的殊荣和离他仅举“足”之劳的盛誉。不跑就是不跑。

在人们的唾骂和怨恨中100米比赛结束,就在英国人为自己错失一个金牌而沮丧之时,利迪尔却申请跑200米的比赛。整个英国民众又一次被惊呆了:这个人简直是神经病了,有没有搞错?100米自己必胜不拿却跑200米,200米与100米可完全是两码事,跑的方式也不一样。除非有奇迹出现。

1924年7月9日,在巴黎第八届奥运会200米的决赛中,他竟然以21秒9的成绩获得一枚铜牌。并且随后他又报名参加了400米。在400米小组赛中,美国选手霍・菲奇以47秒8的成绩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利迪尔则以48秒2的成绩获400米赛另一小组的第一名。两小时后,决赛开始了,利迪尔在比赛中跑的是外道,这种跑法被专家认为是战术上的错误。但枪声一响,第6赛道的利迪尔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在最前面,他的动作很奇特,双臂高高地摆动着,膝盖也抬得相当高,而头则始终向后仰着。期间,他被对手绊倒。爬起来的时候,他已经落后了18米。但是,在冲过终点的时候,利德尔却超过了所有对手。最终,他竟然还以47秒6的成绩打破了男子400米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

赛后,有记者满带疑惑地问他:“你是怎么在200米和400米比赛中获得成功的?那你先前为什么放弃100米的比赛?难道仅仅是星期日要做礼拜?”

利迪尔很平静地说:“是的,因为星期天去教堂礼拜这是我多年的习惯,如果连这个我都不能坚守,那我就不会有此后在200米和400米中的胜利!”

英国主流报纸随后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观看有利迪尔参加的比赛,全场的球迷几乎都疯狂了,他的双腿似乎在闪耀着一种精神,在如此大的压力面前能如此淡定、从容和满怀必胜的信心,这真是空前绝后!”

1981年,利迪尔的传奇生平被拍成了电影,并且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电影名为《火战车》,并且他在其后半生一直沿用他的另一个中文名字:李爱锐!

摘自《中国青年》

上一篇:羞辱是一门选修课 下一篇:投资自己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