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所得 深层发现(下)

时间:2022-09-10 11:32:01

必然所得 深层发现(下)

(接上期)

二、陈王廷考举惹祸逃难玉岱山

如前所述,既然李仲、李信、陈奏庭等从李春茂学拳,李春茂拜师博公武道,那么,有没有其他人士也曾先后从师博公武道或者李春茂学呢?博公武道、李春茂、李仲等人经历乱世有无云游行踪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千载寺内外,当会另有其他人士得其真传,以至传递于南明、清初时期。杜育万所闻先师王林祯学于云游道人,殆属此类途径。

张三丰先师十三势软手,在唐村李春茂只是家传儿孙李伦、李仲、李俊、李岩、李元善等;而将金刚捶硬手和春秋刀,外传侄子陈王廷,以为入门之学习。

然而,年青气盛,“奏庭考举,考官不平之,抱打,诛辞”,李仲、李信、陈王廷为躲避缉拿,只得各自远走他乡,以避风头。

李仲出走开封、杞县教书传拳谋生,未久,加入李自成军中。及至李岩、李牟遭受冤杀,仲解甲离闯营,李牟之子李怀功随之,复入千载寺再拳,后同赴浙江弟俊府,书社、武堂,教书传拳为生。康熙一十八年卒。

李信避开封、杞城姨母家传拳,嗣叔父春玉粮行主账银,造赈谣,石粟危,粮行破,入千载寺再拳。崇祯十三年,堂弟李牟牵诱入闯营,成为李自成农民义军著名将领。其太极学识,包括兵争思想,当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太极拳法也定然会在军旅中广为流行。

明末,有李际遇,或写作李积玉,聚集饥民占据河南登封县玉岱山抗粮。陈王廷投奔玉岱山李际遇处,落草为土寇,是其不能如李仲、李岩二位表兄复人千载寺再拳,继续从舅父学习。其所习金刚捶硬手,或日通背功,未成功器,勿名师门。时有蒋姓先辈亦在玉岱山中传授忠义拳法,所以有李际遇部将蒋八之称。满清开国之后,李际遇降清,但未能免于杀戮。蒋姓先辈则匿名为仆,隐入山西;王廷遁归故里,向县令自首,得了个乡兵守备任职,随从防范流贼。适值蒋氏奔回赵堡镇小刘村探母之际,被陈王廷察觉,挟入村沟,尊奉为宗族武技教师,更从而问业。未久,王廷老病。陈氏子侄拳艺,端赖蒋仆传授。

李信与陈奏庭是表兄弟关系,称奏庭为姑表而不称表兄,显然与“兄仲”之称有别,证明奏庭之年齿较李信起码要小一岁或几岁。李信生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则陈奏庭之生年大约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之后。

无极而太极,又无极而千载。寺历千载,寺名几易;拳历千载,拳图各异。满清开国,千载寺被清兵以藏贼为由而焚烧。清廷又多次明令禁止汉人习武与执服兵器。人物流散,拳技密传,实时势使然。

太极拳术源远流长,隐显传世,代有其人。陈家沟太极拳家陈鑫深知太极拳历史悠久,也曾意图阐述太极拳之渊源。陈鑫根本不认为陈王廷创太极拳,例如,他在《增补陈氏太极拳图说・自序》中追述先技,却连陈王廷的名字也未提及;而在《陈氏家乘》之中也只是说陈王廷“精太极拳”。

《陈氏家乘》说:“陈奏庭,名王廷,明庠生,清入武庠,精太极拳。往山西访友,见两童子扳跌,旁有二老叟观,公亦观之。老者日:“客欲扳跌乎?”日:“然。”老人命一童子之扳跌。童子遂搂公腰,亮起,用膝膝公气海者三,将公放下,忽老幼皆不见。天亦晚,公怅然而归。公与登封县武举李际遇善,登封因官逼民乱,以际遇为首,公止之。当上山时,山上乱箭如雨,不能伤公。遇一敌手,公追之,三周御寨未及。李际遇事败,有蒋姓仆于公,即当日所追者。其人能百步赶兔,亦善拳者也。公际乱世,扫荡群氛,不可胜记,然皆散亡,祗遗长短句一首。其词云: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几次颠险。蒙恩赐,罔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陈王廷的形象刻画得很糟糕。从谁习《黄庭经》?从谁“精太极拳”?姑且不论。先看其体态,虽然美言“精太极拳”,可是前往山西访友途中,神识错乱,白日幻影,心情惆怅,半途而废,抱病而归,是一个脑病患者,何有精太极拳之体格风貌?次看其武艺,与幻影中的童子扳跌,表现如何?遇一敌手,追之,三周御寨未及,这表现又如何?何有精太极拳技艺之夸饰?再看其词句,“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年老残喘,患得患失,心情苦闷,如此精神状态,能否读《黄庭经》?能否造太极拳?

随身研读道教典籍《黄庭经》,又研究太极拳功夫的长者,定具体格能耐,耄耋御众。这里,不妨与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文史学家黄宗羲春秋笔法肯定张三丰的文句加以对照,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说:“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于搏人,人亦得而乘之,有所谓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三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

夜梦虽为虚境,却有其实境之基础。在道教,玄帝即真武大帝。武当山曾为真武静养之处,山名武当,系由“唯真武当之”一语而得,明清两朝皆尊奉真武大帝为护国神灵。显然,夜梦授拳是生理现象,而白日幻影却是病态体征。

陈鑫说:“及拳之一艺,不知始自何时,俱未见有成书,历唐、宋、元、明、大清。即间有书,不过图画已耳。”

陈鑫又说:“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成宪,义至精也,法至严也。”

陈鑫还说:“斯人父天母地,莫非太极阴阳之气酝酿而生。天地固此理,三教归一亦此理,即宇宙之万事万物又何莫非此理?况拳之一艺,焉能外此理而另有一理?此拳之所以以太极名也。”

陈鑫编排五言俚说:“太极理循环,相传不计年。……返朴归真后,就是活神仙。”

这里,陈鑫言三教归一本太极之理,不正是张三丰《大道论》所演讲的三教同此一道――太极大道的思想理论吗?《太极法说-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说:“三教三乘之原,不出一太极。愿后学以易理格致于身中,留于后世也可。”太极拳之艺术形态,虽说因为“性相近而习相远”。然而,其原本不出大道渊源,当为定论。那种自外于武当,自外于道家学派的狭隘的封建宗族门阀观念,究非太极拳家之所取。唐豪原非太极拳业内人士,受人指使而居心叵测地散布流言蜚语,谬说“太极拳之祖断为陈王廷”,罪孽深重。张三丰太极拳道门传递,陈王廷机缘浅薄,难能学到,犯不着其造次。历经甲申三百六十年风雨,唐村《李氏家谱》深层揭示的太极拳人物情结,彻底粉碎了唐豪扶植傀儡太极拳鼻祖陈王廷的欺世谎言,以至于尘埃落定。

三、王宗岳挂匾传言与炒作质疑

撇开“原文”繁缛累赘的议论,来看其炒作王宗岳挂匾的传

言文字如下:

“忽然听李立炳讲到了唐村50岁以上的人无不知晓的王宗岳为老师李鹤林生日挂的匾被毁一事,我为之一惊。这无疑是一个意外的重大发现,……对此信息,我异常地感兴趣。”他讲:“王宗岳在清朝乾隆年间曾在唐村教过六七年书,山西人,但何时来的,不清楚。传说后来往洛阳方面去了。在教书期间,跟李仲的后代李鹤林学过拳。李鹤林是李氏第十二世,康熙五十五年丙申五月初五日出生。……乾隆五十八年,李鹤林生日,为报师恩,王宗岳为老师挂匾祝寿,匾中间的四个镏金大字是‘武元杰第’,落款是‘门弟王宗岳’和年号。此匾斜挂在李鹤林门口,‘’前期破‘四旧’时,匾被取下烧了,连钉匾的钉子也被拔掉了。”

按:太极拳界有句定心结构短语,日“清初王宗岳”,著录于姜容樵《太极拳谱释义》。时至二十一世纪,抛售王宗岳挂匾之传言,是否属实?师氏究为何人?云游道人是李元善?是李如椿?还是李鹤林?还是另有其人?挂匾者,谁?是否张冠李戴,移花接木?难免启人疑惑。既无实物,又无照片,不合乎百年太极拳界热门舆论与考证情理。至于炒作策划与否?无关解说力度,不在话下。

考《王堡枪源流序》,王堡王安民等,得家技五传。王安民“与师兄苌乃周及晚辈霖苍,树志成名,再拜唐村李公鹤林门下,发奋深造枪棍拳绝技”。苌乃周、王安民、王霖苍拜于李鹤林门下,说王安民挂匾祝贺老师寿辰,匾额题字“武元杰第”,落款署名“门第王安民等及年号”,则颇具可信性。兹将《王堡枪源流序》全文标点如下:

《王堡枪源流序》

王堡枪始传于吾王氏先祖仲锦公,谱载明季末,受枪法于千载寺东三圣祠太极宫道门贤士董老人,仙乡武陟小董人也。据碑载,相传,老人生于明万历庚辰,享年九旬有九而卒。仙逝后,葬于王堡村东南域道士坟茔,今墓尚存。老人练就武功绝技,乃拳枪棍法。拳即十三势软手,枪棍乃六合枪棍。且论阴阳,知术数,通兵法,精医术。何传枪法于王堡者?有其渊源焉。王仲锦公与唐村李氏乃系亲缘,常往返唐村千载寺三圣祠太极宫,曾拜师博公道长及李老人李春茂大师之高门名贤董老人秉乾。仲锦公与老人最相契,谊情诚厚,董老人常客留其舍,促膝长谈,甚为融洽,遂传绝技于公。仲锦公曾精心演练枪棍拳绝技,艺技娴熟,世代相传。二传廷臣大理,三传振倬,四传铸明亮、熊渠,五传吾代多人。是时,吾与师兄苌乃周及晚辈霖苍,树志成名,再拜唐村李公鹤林门下,发奋深造枪棍拳绝技,功力摧坚,所向无敌,誉名神枪,王堡枪法之源流明矣。

大清乾隆五十二年岁次丁未十一月王安民谨志

千载寺太极宫十三势软手与六合枪棍传授大系:

博公武道李春茂李仲、李岩等李元善李如春李鹤林李永常、李永达、李永适、苌乃周、王安民、王霖苍

博公武道李春茂董秉乾王仲锦王廷臣、王大理王振倬铸明亮、熊渠苌乃周、王安民、王霖苍

在市场兜售与经营之寻常巷陌,原福全接听不察,急不可待地文宣炒作王宗岳挂匾与活动年代言辞,失之谨慎,确不足为学术研讨计,实系自我炒作。

上一篇:“唐手拳”传人彭碧波 下一篇:养成好习惯让癌症“靠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