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玩中爱上数学

时间:2022-09-10 11:10:16

让学生在玩中爱上数学

[摘 要]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好玩的事情总是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玩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对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具有明显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游戏 动手操作 一题多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64

时下,经常听到“足球好玩,游戏好玩,上网好玩……”也正是因为好玩,才使许多人乐在其中,沉浸其中。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果能把“好玩”引入到数学课堂,必将能极大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不再讨厌数学,害怕学数学,进而爱上数学学科。下面笔者主要就如何让数学好玩起来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在数学游戏中感受“数学好玩”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游戏情有独钟,如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边游戏边学数学,不仅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而且在课堂游戏中这些复杂、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也会变得轻松、好学起来。与此同时,这些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也更加深刻。

如在教学“可能性”这部分知识时,一上课,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抽奖活动,这个游戏你们喜欢吗?”然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木盒对同学们说:“在这个盒子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球,摸到白球空奖,摸到黄球鼓励奖,摸到红球一等奖。你们想摸到什么奖?”同学们一听抽奖,并且还有奖品,个个跃跃欲试,都想抽到一等奖。抽奖活动开始了,许多同学都想去碰碰运气,可是摸到白球和黄球的人数较多,抽到一等奖的人数很少,他们都怀疑老师在球上做了手脚,都说不公平,要求老师把球全部倒出来,结果倒出来一看发现教师竟然只装了一个红球,黄球是8个,白球也是8个,说到怪不得他们摸不到红球。在学生兴趣最为浓厚的时候,我趁机问道:“从刚才的游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很快就脱口而出:“什么颜色的球数量多摸到这种球的可能性就较大。”就这样,在游戏中学生轻松的学到了数学知识。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主要针对学生爱玩的特点设计了抽奖活动,这样随机性很强的游戏活动既能紧扣教材内容,又操作方便,学生乐玩,教师好教,就这样,边做游戏边学习数学知识,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二、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好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好玩、有趣,学生在做中玩,在玩中做,学生的手、眼、脑、手等多种感官齐动,协调发展,在自然而然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感受到了数学的好玩。

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时,首先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说说自己见过的角;然后再让学生学会自己用纸片做一个角,并剪下来,在学生做完角以后再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在学生学会比较大小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具体分清楚什么是直角、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钝角,教师在引领学生动手做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摸角,说说自己对角的认识。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有的说“锐角尖尖的”;有的学生说“钝角比锐角大”;还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什么是直角,直角相邻的两个边是直上直下的”。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不同的学生在摸角时的感受不同,体验不同,相同的是学生对动手操作的浓厚兴趣,觉得数学好玩、有意思并对学好数学充满信心。

从这个课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角时,没有把角的定义以及角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硬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充分动手、动脑、动口,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从而增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在智力闯关中感受“数学好玩”

在电视上或者娱乐节目中经常看到一些让人喜闻乐见的闯关节目,这些节目因为其好玩、有趣,被大多数人所喜爱。同样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把这种闯关的特点引入课堂教学,不仅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智力闯关中也可以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数学好玩”。

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这部分知识时,我设计了智勇大闯关的游戏:第一关是必答题,三个队伍的同学每队派出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一道加三分,答错不加分也不扣分,最后比一比哪个队伍得分最高,下面请听题8+0= 4-4= 5+3=……。接下来,我又带领学生进入第二关……在这种智勇大闯关的环节中,学生不仅巩固了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而且全体同学充分动口动脑,在闯关中体验到了数学的好玩、有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玩是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营造出好玩、有趣的学习情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感受数学好玩中收获数学知识,进而在好玩中爱上数学学习。

(责编 罗 艳)

上一篇:用结构思想优化数学教学 下一篇:突破审题障碍,提升审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