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社保机制的完善

时间:2022-09-10 10:46:08

探讨我国社保机制的完善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失业人口的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在人民的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养老保险出现的问题谈起,同时介绍了其他的社会保障难题,并在最后提出了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社会保障;养老保险

最新的《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研究报告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报告指出,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是各级政府的基本职责和工作重点之一,但是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正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在实践中政出多门,影响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确定性、强制性与完善性,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到203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18,2%,绝对数超过2,5亿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岁以上人口比重达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达7%以上即为老年型人口社会。对于老年型人口社会,社会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老年人岁数大,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生活照料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退休职工的养老问题更是严重。

2.养老金替代率偏高。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者领取的养老金占其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这个比例应当是保持适中比较好。国际劳工组织1952年提出的《最低社会保障标准公约》规定,参加老年保险30年的职工,退休金替代率40%可以接受,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待遇水平。从国际社会看,只有少数国家的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超过60%。如美国、加拿大的法定养老金平均替代率为40%,日本为68%。而我国的替代率普遍偏高,维持在70%至80%,这里还不包括非统筹支付的费用,如果加上非统筹费用,替代率将更高,远远超出社会经济的承受能力。

3.养老基金缺口太大。前文已述,到2013年,养老金缺口可能达到18.3万亿元。之前的年度养老金都是有结余,2012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37万亿元。突然一下出现这么大的缺口实在是匪夷所思,也许是因为统计口径的不同。养老金缺口如果一直存在,那么它的含义就是未来退休的人员将可能将无法领到足够的退休金来生活。

二、其他的社保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救助、保险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一项重要经济和社会制度。主要分为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济制度、社会优抚制度和社会互助制度等。现如今不光养老保险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在其他一些社保问题上也存在一些难题。

1.法律不健全,立法滞后

世界上其他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是立法在先。而我国目前很多现行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都是在经济运行中出现问题时的应急产物,无法在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当国企经营不景气,面临破产,如何安置职工等问题就出现了。这时候政府才考虑如何设立失业保险法,立法总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没有前瞻性。

2.农民工等非正规就业人群保障难

我国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如何对于这些人口进行社会保障服务是很困难。虽然目前有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但是还是有60%的农民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利。随着农民收入的逐年下降,这一问题也日益严重。还有城镇的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也存在困难。因为我国的失业保险并不包括农村就业人员与城镇非职工人员,覆盖率太低。国家用于下岗失业保险的经费包含两部分:一是发放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二是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这两项合计占GDP的比重较低。

3.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由于社保基金统筹账户的关系,即个人的医疗费用同个人所缴纳的费用联系不紧密,再加上一些客观情况,比如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很多企业无钱缴费或者拖延缴费甚至有钱也不缴费,造成了医疗费用无法很好的征集。而且,这样的逻辑体系,即职工看病、医生开药、国家和企业买单的“三不管”机制,又导致医疗费用浪费和一些职工得不到医疗保障的问题同时存在。

三、完善社保机制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2010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趋于完善。社会保障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其放在重要突出的位置上,所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就变得尤为重要。一是加速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目前的社会保障只是重点在城镇居民,而更应该受到保障的应该是农村的人口。下一步要加强农村弱势人群的保障。二是建立统一的工伤保险运行体系。

2.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

社会一直在发展进步,出现了多元化的就业格局。为了适应多元化的就业格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应该做出变革。第一,要从观念上改变。目前我国的社保范围还是以正规就业人群为主要保障对象,对于一些非正规就业人群则不受保障。所以应该使非正规就业人群也享受到社会保障带来的福利。同时,非正规就业人群对于保险的缴费能力较弱,那么社会保障就应该做出合理的改变,制定多层次的缴费标准,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群要求,使得大部分的非正规人群都能得到合理的保障。而且,我国不同地区的贫富差距不同,因此要针对每个地区实施符合当地的物价标准,完善保障体系,使各类保障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地区人民的需求。

3.尽快推行弹性退休制度

推迟退休年龄,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应对老龄化和养老金危机的一种措施。但是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一方面推迟退休年龄可以延缓养老金的发放,缓解目前的养老金缺口,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应丰富,就业压力巨大,如果进行退休年龄的推迟,会导致失业率的增加。所以国家制定决策时应该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因此,弹性的退休制度变为可能。细想一下,虽然劳动力众多,但是高级专业人才、高端技工等人才匮乏,在劳动力市场上很是缺乏。对于这批高级专业人才可以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4.解决社保资金增值保值困难的问题

国外的一些社保基金来源广泛,而且投资渠道也很多。一般都能进行风险投资,所以增值的可能性很大。而我国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社保资金还未能完全在资本市场一展身手,只能投资于一些低风险低收益的基金品种或者存款、债券。目前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导致这些收益都被过高的物价所吞噬。所以应该扩大社保资金的用途,扩大其在股票市场等风险稍大的市场的投资,完成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任务的完成。

四、结论

社会保障,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依然是摆在社会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政府应当有所作为,显示出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优越性,达到对弱势群体的有效保障,维护国家的平稳运行。

上一篇: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综合分析 下一篇:厦门路桥财务费用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