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静脉炎的预防

时间:2022-09-10 10:02:59

留置针静脉炎的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094-01

预防护理并发症是近年来护理学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和有效性的方法, 其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佳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静脉炎诊断标准: ①红肿型: 静脉周围有红肿,沿静脉走行发红、触痛; ②硬结型: 静脉节段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状。

2 静脉炎预防措施

2.1 控制微粒混入药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药时针头垂直插入安瓿底部, 可减少玻璃微粒, 同时加药针头不宜过大, 以减少橡胶微粒, 所溶解药物必须完全溶解, 以减少药物结晶微粒。以上方法均可减少各种微粒进入人体造成的伤害。

2.2合理选择血管: 选择粗直、弹性好、回流通畅、避开关节、受伤感染的静脉, 便于穿刺、固定和观察的血管, 尽量选择上肢静脉,下肢静脉输液易发生静脉炎, 甚至易诱发静脉血栓形成, 特别是长期卧床老年患者更加注意。因为此类病人血流慢、血液浓度高, 易引起血栓。

2.3 减少刺激性药物对血管损伤: 输高浓度、大分子溶液的脂肪乳、氨基酸等液体时, 应减慢输液的滴速, 并给予足够的稀释, 通常与葡萄糖混合输注或使用三通同时输注。对于静脉输血的患者建议另外建立外周通路, 不使用留置针, 这样可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避免产生化学性静脉炎, 对血管刺激强的药物应减慢输液速度。

2.4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根据药物浓度及注意事项, 掌握配伍禁忌, 应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 化疗药物, 应先用透导液体穿刺, 输药完毕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 使药物不沉积在血管壁, 提高血管使用率。

2.5在输入高渗液、刺激性药物后应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ml 左右, 再行肝素盐水2.5ml 封管, 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肝素液封管可减少局部血栓性静脉炎的形成, 掌握封管的方法, 普遍采用边推边退的封管方法仍存在弊病, 因肝素帽致密度极强,退针时容易将针头一下子退出留置针外, 退针的均匀速度很难掌握, 易造成负压封管, 导致凝血堵管。而只将针头斜面进入留置针内均匀推注封管液可避免负压封管, 先在延长管根部夹闭小开关, 再拔出针头, 可保持管内正压, 不容易导致回血。如果封管速度太快, 使血管内部压力突然增大,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可导致局部血管炎性病变, 从而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2.6 规范化洗手, 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消毒面积要超过敷料覆盖面积, 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逆行侵入血管, 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 规范化洗手.

2.7留置针保留时间:留置针的更换时间尚无统一标准,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留置针保留时间规定为3d , 由于留置针在血管内来回移动及刺激性药物的影响, 随着留置针时间的延长, 静脉炎的发生率增高, 所以即使没有穿刺部位的异常感觉也不应长时间留置, 但多数学者主张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以不超过7d 为宜。

2.8静脉炎的治疗

①红外线灯照射疗法, 每日2 次, 每次20~30min。

②采用硫酸镁温热敷, 疗效较好, 镁离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收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而使血管舒张。

③采用土豆切成片状, 沿静脉炎走向贴敷于皮肤上, 每3~4h 1 次, 抬高患肢, 在局部敷药的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15~20min。

作者单位:432700 湖北广水二医院

上一篇:脑梗塞病人的康复治疗 下一篇:有关先天性耳前瘘管手术切除方式的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