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IPTV标准

时间:2022-09-10 09:56:13

未来的IPTV从网络传输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广播类和交互类两大类业务,包括现有的直播电视、可在节目播放48小时内选择的移动电视、点播类付费电视、循环播放电视和网上浏览五大类。

在今年的CCBN2006上,网络电视最新技术、产品的展示和各种网络电视运营模式探讨会也再次吸引了通信和广电业界人士的关注。作为融合的产物,IPTV的成长依然要靠“百家饭”,其发展也将顺理成章地促进通信和广电行业的资源共享与融合,成为通信网与数字电视网融合的突破口。

融合

IPTV,是一种交互式网络电视,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现在,利用电视机接收网络电视的技术已经解决。普通的家庭用户通过IP机顶盒连接宽带,再接入电视传输数字信号,就可以方便地收看网络电视。IPTV的易用性,注定了其一旦得到规模应用,就必将以燎原之势迅速扩张,营造出一个极具有吸引力的大市场。在中国,目前电视用户数已经超过3亿。即使只有20%将来会成为IPTV用户,市场规模也将达到6000万户,多于目前的宽带用户数。因此,IPTV从诞生之初,就成为不同行业的“必争之地”。然而,IPTV这一融合的产物,其自身的技术特点和发展需求,决定了其不可能单靠某一行业的力量而步入产业化推广阶段。

IPTV模糊了通信业和广电业的界限。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互联网技术研究所袁敏介绍说,IPTV使用IP协议传送电视广播节目和视频点播节目,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其前端与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前端非常相似,集成若干个频道的直播电视节目,并存储一定数量的视频点播节目,通常在专门的网络上传输,终端一般是电视机加机顶盒。从内容来看,IPTV提供视频内容,广电业具有内容权;从技术来看,IPTV又属于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延伸,属于通信业的范畴。这样一来,IPTV恰巧成为通信和广电业务的交叉点。于是,在经历了先期的试验之后,IPTV开始了从行业竞争到行业合作的回归,网络融合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机会迈出最为重要的第一步。

IPTV业务开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条件,是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袁敏指出,IPTV目前的技术实现方式尽管有许多种,但任何一种方式都必须立足于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之上才能成功。一方面,有线电视网络已具备很好的下行传输信道,只需要进行网络双向改造,解决交互信息的回传通道,就可以提供交互业务,也可以开展IP电视业务。另一方面,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也正在利用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对传统电信网络进行网络升级改造,使之成为能够承载多种业务的宽带网络,为传送IP电视节目创造条件。然而,利用不同的网络基础设施提供IPTV服务,是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呢?这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

网络融合,资源共享,是提供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最佳途径。前些日子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三种示范”模式,即基于电话线改造的大宁模式、基于ADSL宽带网络升级的浦东模式和基于光纤城域网的模式,以及基于双向改造的有线电视网络模式,种种模式中到底哪种才是最合适的模式?业界为此争论不休。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如果这种独立试验、各自发展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无疑将造成资金、网络和设备的巨大浪费。而且,对于IPTV这个还处于起步期的新兴产业而言,这种混乱的局面甚至会成为产业发展的障碍。从这个意义出发,通信业和广电业互相合作,广电业充分发挥节目内容优势,通信业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无疑将实现强强联合下资源的最大优化。由此推动的网络融合,既有利于消费者,能够满足其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又能够帮助通信运营商充分挖掘现有网络资源,不断进行业务创新,加快从传统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广电运营商也能够凭借内容优势,低成本、快速地进入IPTV市场,赢得回报。

标准

网络融合,作为IPTV的发展方向,对于其产业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技术标准的制订也是加快IPTV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而IPTV相关技术标准的制订,同样要立足于网络融合而综合考虑。

IPTV技术标准的制订,是影响IPTV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IPTV实现技术、芯片标准等不统一,必然会影响产业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带来互联互通的问题,既不利于构建和完善产业价值链,也不利于产业的整体发展。正如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通信综合试验模拟验证中心(RTNet)副主任杨所说:“标准工作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形成,不可能形成一个产业。”

在中国制订IPTV技术标准,既需要针对国情量身打造;又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提高核心竞争力,避免重蹈DVD行业的覆辙。目前,IPTV标准制订工作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运营商、设备商的重视。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的促进下,IP与多媒体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成立了“IPTV特别工作组(TC1SWG2)”,并已经召开了多次会议探讨IPTV的标准制订工作。据悉,标准制订工作开展半年多来,已经初步制订了六个方面的标准,包括市场需求、技术需求、机顶盒等,估计上半年可以完成。与此同时,信息产业部IPTV标准研究室已启动另外12项标准的制订工作。等整个体系多达50~80项标准报批通过后,我国的IPTV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就会拥有牢固的根基。

IPTV标准的制订,还必须考虑网络融合的因素。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蒋林涛指出,中国制订IPTV技术标准,首先要清楚网络电视的业务类型和网络支撑。未来的IPTV从网络传输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广播类和交互类两大类业务,包括现有的直播电视、可在节目播放48小时内选择的时移电视、点播类付费电视、循环播放电视和网上浏览五大类。蒋林涛认为,无论是通信网还是广电网都很难独立承担这几种业务,即便能够独立完成也会带来较高的成本负担。因此,未来标准的制订就要从建设两个网的角度来考虑。“现在最好的发展模式不是一个网将另一个网完全取代,而是两个网都有很好的发展,把两个网充分利用起来”,蒋林涛如是说。

IPTV的发展,也许更需要的是一种“大同”的观点,“它既是电信的,也应该是广电的”。IPTV在产业化进程中所要完成的首要课题,即是如何更好地发挥通信网络和广电网络的优势。我们相信,伴随着IPTV的产业化进程,网络融合时代也将真正来临。

上一篇:林黛玉为啥开不了博客? 下一篇:数码机会的全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