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生物学考试改革初探

时间:2022-09-10 08:16:07

药用生物学考试改革初探

摘 要: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考试改革是执行素质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药用生物学是我校课程建设改革后新开设的一门生物学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考试改革是其中之一。此次考试改革弱化了期末试卷所占比例,加入了小组学习、论文撰写、综合性实验的考查、意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 主动学习 药用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193-01

考试制度始于夏代已延续了几千年,其缘由是考试可以执行一些功能。第一,考试具有评定功能,通过考试能评定应试者对于某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是否达到标准。第二,考试具有反馈功能,利用考试,学校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为老师提供了调整教学的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改进学习的信息。第三,考试具有预测功能,组织考试的机构通过应试者的考试,不仅能够了解应试者的现状,而且可以预测应试者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四,考试具有导向功能,考试的要求是什么,教师和学生就会向这个方向去学习,以期达到考试的要求并获得更好的考试结果。第五,考试具有激励功能,考试成绩往往作为衡量教与学质量的一个硬指标。因此,考取优异的成绩对教师和学生都意味着努力后的收获,这种满足感能够正向激励教与学的双方更加投入工作和学习。综上所述,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学习往往具有调控作用。学生的学习质量反映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不仅有鉴定的作用,即学生学业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或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促进作用,即让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有所发现,有利于学习的改进。

高等学校的教育也逐渐由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从强调书本的学习到重视学习能力的获得。而目前的考试制度是在传统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的,难免会有应试教育的一些缺陷。要是当前的考试方法继续采用,那么对于施行了素质教育的学生群体所具备的“素质”就无法进行合理的评价。也就是说现有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只有通过改革考试方法,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才能实现。改革考试方式后,又能促使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进而使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综合素质。

1 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如今笔试、闭卷考试是高校绝大多数科目采取的方式,所涉及到的内容虽是大纲中重要的知识点,但是考查形式无外乎填空、选择、名词解释、问答题几种。这种考查方式对知识的记忆比较重视,而没有体现出能力。考试内容多是简单重复教科书以及笔记上的内容,即便没有掌握课程的知识点,学生凭借考前的死记硬背也能够比较容易地通过考试。这种考法学生即使考取了高分,也不代表其能力高出其他人。再者,也会有相当部分学生日常放松学习,考前临阵磨枪应付考试,更有甚者,上课根本不记笔记,考试临近了就去学校的复印店把已有的笔记复印下来,通过几日的死记硬背通过考试,甚至获得较高分数。所以,传统的考试方式并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查,一些重要的能力,如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则在教学中被忽略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成果三方面的统一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在学习中,学生若能独自提出新问题、新方法、新思路、独特的见解、新结论以及各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哪怕其想法并不完善都可视其为一种“创新”。现行的考试方式对学生灵活学习和应用知识不但不利,还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创新思维起到了抑制作用,所以考试改革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2 考试改革的执行情况

《药用生物学》在践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进行了考试内容的改革。在本次考试改革中学生的成绩由四部分组成:期末笔试成绩、小组教学成绩、实验操作成绩以及撰写论文成绩,各占总成绩的40%、20%、20%、20%。四部分采用的考评方式各不相同,考核方面主要有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利用图书馆及互联网资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设计及动手能力。

对于期末笔试,其成绩只占总成绩的40%,并且考试内容与以往也有不同。虽然笔试同样是选择、填空、名词解释和问答题,但是在卷面中加入了一些运用药用生物学基础知识解决的实际应用问题。因此,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入了对能力的考核。

小组教学成绩是指教师事先布置给学生的教学内容,指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问题,准备相关内容的思考题,安排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后,各小组的每个成员会自学、分析以及讨论老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组内成员查找资料后,梳理出学习笔记、教学笔记,并总结出授课方案,再由每组成员推选出一个人将学习的成果通过授课的形式展示给大家。老师和各组代表根据每组讲授内容的准确性和精彩程度进行评定,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把分数取均值来作为各组的最终评分。

教学论文指在每篇结束后布置学生撰写一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文,学生可以在几个论文题目中任选其一。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除了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外,还需要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继而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药用生物学的实验除了常规实验外,还引入了综合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操作直至实验报告的完成,而这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了教学活动,实验过程中老师只纠正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束后,评价实验过程和结果。

3 考试改革的意义

在进行如此的考试改革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小组授课过程中组内各成员分工合作,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其创造性、个体间的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都得到了提高。另外,学生可以尽情发挥其在授课中的语言能力、板书设计、问题设置、课件制作等环节的个性以及创造性。

学生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再就是,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以及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在论文创作过程中,学生必须整合所学的内容和文献内容,进而使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利用各种工具及资料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综合设计性实验开设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相关章节的知识贯穿起来,提高其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让学生学会由浅入深的思维方法,更好地掌握科学研究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颖,王艳杰,徐放,等.双语教学结合PBL模式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0):76-77.

[2] 梁颖,李明珠.基于培养主动学习能力的参与式教学在药用生物学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3):164.

上一篇:基于科技创新意识培养的工科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下一篇:英语文化背景导入在听力及口语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