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职业教育精品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思路

时间:2022-09-10 07:45:10

试析职业教育精品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思路

【摘要】阐述了中职学校精品专业的定位、建设内容以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从总体上对中职学校精品专业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202-02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近几年来中职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招生规模也迅速扩大,这就使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教育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早在200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后,全国高职院校纷纷启动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了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而中职学校,也应当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立足精品专业,建设一批特色明显、质量过硬、具有示范作用的高水平精品专业课程,要将精品专业建设工作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达到提升办学内涵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走出一条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的具有中职学校特色的办学之路。

一、中职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国家精品专业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而精品专业是具有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手段、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紧紧围绕五个“一”标准要求,以先进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为核心,以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为平台,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建设实用的立体化教材为基础,以科学的管理评价机制为保障。如何建设好中职教育的精品专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析:

(一)承上启下,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每一位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都应当勇于实践,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精品专业建设需要一支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创新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中职学校精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展开,强化课程负责人制,加强课程组教师队伍建设,根据精品专业建设的要求,有计划、按比例选派教师到企业轮训,或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接受业务培训。此外,还应不定期地组织课程教学专题研讨会、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促进精品课程组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逐步形成一支主讲教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梯队。

(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开放的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宽适应、复合型的技能型人才。所以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要在原有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主干课程基础上,以提高职业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为宗旨,不断优化知识体系,努力拓展学生岗位工作能力。结合教学进程和市场需求,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建立“多平台、强技能、多证书”的教学机制,确保实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考虑到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导向。以培养岗位能力为根本,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筑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先进的课程体系。不能盲目模仿普通中职教育教学模式,片面追求学科的完整性,而应该以能力的形成为主线,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精品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体现理论知识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环节和内容,体现交叉复合岗位和职业的实践内容和形式。

(三)基于工作过程,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专业建设的核心

开发过程中,我们应当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主要参考教材,形成文字教材、电子课件、辅助教材、教学录像等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立体化教材。要根据需要制订新课程体系标准,建设现代化教育信息平台,例如建立图文并茂的课程教学网站,为学生学习建立自主性学习课程计划,内容科包含课程标准、能力标准、教学指导、考核目标、考核标准、信息反馈平台等。

(四)结合地方特色,探索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以学练结合为切入点,结合河南地方特色,积极探索学练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以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方式学习,不断提高获取知识和发展个性的能力,有效提高了教学效能。围绕的人才培养目标,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实现了“教、学、做”的有机统一,是学生可以真的的体验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法。

(五)科学管理,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

积极与省内外著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将企业建成能适应本专业培养目标、全面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培养新模式。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由校外专家、企业负责人参与导委员会,参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的制订,同时把学校教学实习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计划中,共同构建人力资源开发平台。要更加注重任务驱动式的课外实训,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时间,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中职学校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强技能、宽适应、复合型的技能型人才,而精品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发挥标尺作用,是中职院校内涵提升的一个重要表征。

二、中职学校精品专业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促使精品专业建设能体现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专业优势及学校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并且使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始终保持专业课程的示范作用,达到评建结合、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效果。应重点强调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建立严格的申报条件和程序。学校要明确规定申报条件、申报要求,严把精品专业的入口关,对不符合条件的课程坚决不予认定,并且按照程序对所有申报课程进行评审、公示和监督。二是建立监督机制。学校要定期组织专家对立项专业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同时做到跟踪检查与评估相结合,专家评估与师生评估相结合,确保精品专业课程建设质量。三是评价体系要切实可行。该评价体系要充分考虑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能定得过高,而且能比较容易地用来指导精品专业建设实践活动。

(二)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品专业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精品专业建设保障机制。其中包括两方面:一是管理层面要成立校级精品专业建设领导机构,负责精品专业课程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指导和管理,同时建立系级精品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其职能是按照精品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目标和要求具体落实精品专业课程建设的实施工作,确保精品专业课程建设有一个领导有力、目标明确、分工协同、运作高效的管理体系;二是资金层面要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有充足的财力、物力支持,需要加大投入,购置实验设备,建设实习基地,改善教学条件。

(三)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精品专业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是确保专业建设的有力措施。激励机制的建立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精品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对主要负责人提供津贴补助,教学工作量考核给予适当倾斜。二是对课程组成员在职称、年度考核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对年轻教师要压担子,疏通教师个人成才通道,使年轻教师早成才,成好才,而且对达到合格或评优的精品专业给予相应的奖励,促使更多优秀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工作。

上一篇:通信光缆非熔接损耗分析及处理办法 下一篇:当前银行保险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