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将军洪水的传奇故事

时间:2022-09-10 06:54:55

“两国”将军洪水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人民将领的行列里,有一位外籍将领,他就是1955年授衔时的陆军少将洪水。洪水不但是建国以来中国人民中惟一的一位外籍将军,而且还是惟一的一位“两国将军”――他不但是中国的将军,而且也是越南人民军的少将。同时,洪水将军还是惟一经历了中国人民军队从建军到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过程,并为新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外籍人,这在当今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在胡志明的引导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洪水的家境是比较富裕的。1908年10月1日,洪水出生在原法属殖民地――越南首都河内嘉林县的一个房产主兼地主家庭。洪水原名武元博。1913年,15岁的洪水进入法国人在河内办的一所教会学校读书。192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内师范学校。这是当时印度支那的著名学校。洪水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正值越南被法国殖民者占领时期。法国殖民者和越南封建统治者的野蛮统治,不断地激起越南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同时也猛烈地震撼和影响着少年洪水那正渐趋成熟的心灵。洪水的父亲虽然出身旧式富裕地主家庭,但思想开明,对洪水进行了先进思想的教育。1922年,洪水的父亲看到法国殖民者和越南统治当局大肆搜捕、镇压爱国志士,却苦于救国无望,难展抱负,最后抑郁而终,这促使洪水决心投身于爱国、报国的斗争之中。

1923年,当时还在河内师范学校就读的洪水,利用假期随学校教育考察团到法国学习考察。在那里,他有幸结识卓越的革命家、越南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的负责人胡志明。与胡志明相识后,洪水走上了革命道路,逐渐成了胡志明的亲密战友,同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

1924年6月16日,在国共两党合作的背景下,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亲自担任了军校总理。当时,与孙中山广东革命政府友好的苏联政府派遣鲍罗廷来到中国广州,担任驻华总顾问,帮助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同年12月,胡志明以共产国际东方部委员的身份来广州担任鲍罗廷的秘书。

胡志明在熟识了孙中山之后,便恳切地请求孙中山借黄埔军校这个熔炉,为越南锻造几粒革命火种。富有国际主义革命精神的孙中山欣然应允。

1925年,洪水响应胡志明的号召,毅然抛弃了越南富裕安逸的家庭生活,几经辗转,来到了当时中国南方大革命的中心广州。洪水到了广州,先是留在胡志明身边,做一些传递信息、联络各方等具体工作。在此期间,洪水先后结识了在法国就与胡志明有交往的许多著名共产党人,如、李富春、蔡畅、陈延年等。随后,胡志明决定让洪水一面帮助自己工作,一面进入他在广州举办的越南革命青年政治训练班学习。在这个学习班学习的还有黄文欢、范文同等后来成为越南主要领导人的著名革命家。在课堂上,洪水还结识了、刘少奇、彭湃等中共著名领导人。学习期间,在胡志明的热情引导下,洪水加入了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成为早期的越南共产党人之一。后来,洪水又加入了中国。

在白色恐怖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训练班结束后,1926年2月,洪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深造。洪水进入黄埔军校的过程颇费周折。经胡志明的同意,洪水先提出到黄埔军校学习,但遭到军校当局分子的反对。后经等人的奔走说服,黄埔军校校方终于同意了洪水的入学请求。经过严格的考试,洪水进入了仰慕已久的黄埔军校。此时,他把原来的名字武元博,改成了武鸿秀。因为,越南的长山是一条贯穿其南北的山脉,长山山脉有一条支脉叫鸿岭,又称鸿山。他改名鸿秀,意在鞭策自己如同山中“鸿岭”,成为越南人民反对殖民者和封建统治的中坚和俊杰。

1926年10月,洪水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留在了黄埔军校工作。但孙中山逝世后,内势力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叛变革命。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随后又发生了广州大屠杀和武汉“七一五”反革命以及长沙的“马日事变”。在反动派大肆捕杀中国共产党人的过程中,一些在中国的越南革命者也未能幸免。当时黄埔军校内部分为亲蒋派和反蒋派两大阵营。日益严酷的斗争,使年轻的革命者洪水越来越看清了已蜕变的反动派的真实面目,他拒绝了亲蒋派的拉拢和诱惑。1927年8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和白色恐怖中,洪水愤然退出,并由陈一民介绍,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11日,在张太雷、恽代英、叶挺、、聂荣臻、周文雍等人的领导下,举行了反击反动派血腥暴行的广州武装起义。洪水与当时正在黄埔军校学习、工作的30多名越南同胞一起,跟随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参加了起义战斗。起义失败后,反动派随即在广州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搜捕和大屠杀。鉴于洪水已经暴露了共产党员的真实身份,为防不测,越南党组织安排他离开广州前往泰国,与黄文欢一起,在泰国的越南侨民中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长征途中讨饭到延安

1928年6月,两广省委通过越南革命青年会通知洪水,让他返回中国参加党的秘密活动。

1930年,洪水被调入中央苏区,来到了红十二军所属的汀(长汀)连(连城)赤卫团任职。6月中旬,红四军、红六军和红十二军合编成红军第一路军,不久改称红军第一军团,由任总指挥,任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从此,洪水开始了在、直接领导下的武装革命斗争生涯。

1931年春,洪水调入新编的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先后担任第一二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率领所属部队经历了其后的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洪水在做好部队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鼓动参战官兵英勇杀敌等方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积聚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1932年,洪水调入瑞金的红军学校,担任学校宣传科科长兼政治文化教员。洪水受过良好的教育,读书很多,才华横溢,又会法语、英语,同时还创作过大量的戏剧、诗歌,很多作品他还自己上台表演。这在当时的红军队伍中是很少见的。洪水的理论水平也很高,讲演才能很出名。他无论讲演还是上课,从来不用稿子。他说话声音宏亮,讲理透彻,富有激情。洪水的演说才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被称为是“从不卡壳的机关枪”;甚至说他的演说“连蚂蚁都要爬出来听”。

在红军学校任教期间,洪水还与李伯钊(杨尚昆的夫人)、红军学校俱乐部主任赵品三等人共同努力,创办了红军历史上第一个剧社――工农剧社,洪水任社长,李伯钊任党支部书记。经党中央研究决定和提名,在1934年1月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同朝鲜籍红军高级指挥员毕士梯一起,以“少数民族”中的“京族”代表的身份出席会议,并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成为中央苏区工农民主政府中仅有的两名外籍委员。

但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是复杂的,令洪水始料未及的是,由于当时正值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全盛期,他所起草的《工农剧社章程》未能完全贯彻“左”倾教条主义中央领导人博古等的指示,加上洪水为人耿直,直言不讳,经常提不同意见,得罪了不少人,因而被指责为“偷运了反革命托洛斯基主义”,“偷运了社会和小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以至背负着“高级特务”的罪名,被开除了党籍。在等人的帮助下,1934年10月,洪水才得以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长征开始后,已被的洪水被编进了红军干部团直属队。由于、的关心和保护,他不仅在事实上担任着直属队党支部委员,而且仍以饱满的战斗热情负责直属队在长征途中的宣传鼓动工作。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确立了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后,在、等中央领导人的关心下,中央纵队党委做出了恢复洪水党籍的决定。

1935年6月18日,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胜利会师。随后,洪水跟随、来到了左路军工作。左路军名义上由红军总司令和总政委率领,但实际权力操纵在手中。由于洪水作为、的坚定支持者,坚决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并敢于面对面地同进行激烈争论,结果被打成“国际间谍”,列入了捕杀名单。幸有和的巧妙保护,洪水才免遭杀害,但却又一次被开除了党籍。后来,洪水所在的部队被打散了。与此同时,他又得知党中央、中央红军已到达陕北,于是化装成当地老百姓,由南向北,爬雪山、过草地,独自向延安奔去。时值隆冬,为了生存,为了回到身边,他一路上放过骆驼牧过羊,讨吃要饭,遇到敌人还要东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36年初到达了延安。

到延安时,洪水已近乎乞丐。他身着藏服,衣衫褴褛,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样,以至于大家都不敢相认。代表亲自接待了他,并第二次恢复了他的党籍。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安排洪水随八路军总部到了山西开辟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洪水先后担任过五台县四区区委书记,晋东北特委副书记,同时还到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主管教育,指挥过许多战斗。这期间,他又第三次被。事情是这样的:洪水主管的五台县是阎锡山的老家,当地抗日积极分子曾去抄过阎锡山的家并挖取了大量枪支弹药。阎锡山便向八路军提出抗议,并要求处分有关负责人。晋察冀军区领导为了团结抗战的大局,给五台地区区委书记洪水的处分。洪水知道这是斗争的需要,他毫无怨言,照常工作。不久,他的党籍再次得到了恢复。

不久,洪水调到晋察冀边区《抗敌报》,担任了第一任社长,他不但写理论文章,也写杂文、诗歌等,进行抗战宣传。为提高刚参加工作同志的思想、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特委决定由洪水总负责,在五台城东王家庄举办干部训练班,抽调定襄、五台等县的干部参加学习。

1938年,洪水调到晋察冀军区抗日军政干部学校任政治教员,孙毅任校长。1943年,洪水奉命回到延安参加整风学习,直到抗战胜利。

一段美好而难忘的跨国姻缘

在五台县工作期间,洪水认识了一个叫陈剑戈的中国姑娘,由此开始了一段跨国姻缘。当时陈剑戈的名字叫陈玉英,是太原女子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共青团员。她为人豪爽泼辣,革命热情高,是当时五台县人民政权――人民行政委员会中惟一的女同志。一次,洪水在与陈玉英聊天时说:“陈玉英这个名字太俗气,缺乏战斗性。你看我的名字洪水,洪水猛兽,敌人听了闻风丧胆,多好啊!”陈玉英想了想说:“那我就叫陈剑戈吧,既是剑又是戈,都是战斗的武器,你说好不好?”洪水高兴地点了点头,拍手叫好。

不久,陈剑戈到抗日军政干部学校训练班学习,并且担任了女生队指导员。而洪水此时也已担任了该校的政治委员,他们的接触多了起来。陈剑戈常常带领广大女学员缝军衣、做军鞋,支援八路军,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洪水对秀丽端庄的陈剑戈满怀好感,同事们也极力从中撮合。在大家的帮助下,洪水与陈剑戈很快结为伉俪。

1938年冬,中央军委决定抗日军政大学组建一分校,洪水调到抗大一分校任政教科副科长。1941年8月,抗日战争进人了最残酷的阶段,日军集中重兵向晋察冀边区大举“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鳌鱼山战斗中,已怀身孕8个月的陈剑戈与部队失散,在荒山野岭中生下了他与洪水的第一个男孩子,取名“暴风雨”。尽管夫妻俩对孩子非常疼爱,但由于生活条件太差,缺医少药,孩子刚满半岁便不幸夭折。洪水没有过度悲伤,他咬紧牙关仍然积极工作。

陈剑戈很佩服洪水的才干,喜欢他直爽的性格和百折不挠的牺牲精神。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心心相印,一起度过了7年的幸福时光。

1943年4月,洪水和陈剑戈来到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在延安,陈剑戈又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小丰”,以纪念1943年延安大生产运动取得的大丰收。

向胡志明写信请辞少将军衔

1945年8月,胡志明领导了越南“八月革命”,革命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干部,特别是军事干部回国工作。经越南劳动党中央和中共中央协商,洪水被调回越南。在这种情况下,洪水毅然决定辞别怀孕的妻子,回国报效祖国。知道洪水要回越南,陈剑戈的心里不是滋味。洪水这一走,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她不知道;他们的感情能不能经受住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她也不知道。为了减轻陈剑戈的负担,洪水临行前把他们的儿子小丰送到了延安第二保育院抚养。他对满面泪水的陈剑戈说:“剑戈,你多保重。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团聚的。”

1946年2月,洪水和陈剑戈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是一个男孩。为了纪念洪水,陈剑戈给孩子取名“小越”。

回到越南后,胡志明亲自接见了洪水。不久,洪水担任了越南南方抗战委员会主席,并改名阮山。胡志明亲切称他为“山弟”。在越南军界赫赫有名的阮山,就是这时开始叫响的。当时,越南卫国军(后改称人民军)刚建立不久,经验缺乏,洪水便介绍了大量在中国学到的军事理论和经验,并指挥越军打了第一场攻坚战。后来,越军面对法国殖民军的进攻,撤向北方山区开展游击战。由于洪水经验丰富,被任命为南、北战场咽喉的四战区司令员兼政委。

洪水在中国办军事教育的经验在越南派上了用途。在丛林中,洪水开办了越军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军事学校――广义陆军学校。洪水亲自为学员授课。他还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写下了《战术》、《民兵――一支战略力量》、《丛林战争谋略》等军事著作。

后来,洪水还担任了越南第五战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胡志明领导下参加了艰苦卓绝的越南抗法战争,在越南人民的解放事业中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1948年,洪水被越南人民军授予少将军衔,当时他还不满40岁。洪水认为授少将军衔,自己还不够格,于是写信给胡志明主席,要求把少将军衔授予别的同志,自己有大校军衔就足够了。胡志明亲自给洪水写了一封信勉励,信的开头称他为“山弟”,这让洪水很感动。胡志明在这封信中,用中文从中国一首古诗中抽取了前三字给他写了一首诗:“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

接到胡志明的亲笔信后,洪水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意见,愉快地接受了少将军衔。

在越南工作期间,洪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中国妻子陈剑戈。1946年底,洪水特意委托取道中国的越南同志李班,给陈剑戈捎去一封长信。但是李班在中国始终没有找到陈剑戈,只是道听途说内战全面爆发后,陈剑戈带着孩子在向太行解放区转移途中,由于敌机轰炸,她和孩子们都牺牲了。洪水听到“噩耗”,心情极为悲恸。后来,由于生活上需要人照顾,洪水在越南又重新组成了家庭。

建议将洪水的级别由副军级改为正军级

洪水在越南被人们尊称为“人民将军”,战功赫赫。不过洪水离国多年,同一些人形成了隔阂,加上他秉性耿直,便与有些人之间出现了某些难解的矛盾。并且,由于他同越共其他领导人在革命道路、方针策略上意见不一致,逐渐受到排挤,处境困难。1950年夏,以罗贵波为首的中国顾问团进入越北丛林后,胡志明从爱护洪水的角度出发给罗贵波建议:洪水不能在越南工作了,请中共中央将他调回。洪水知道后,明白这是胡志明对他的爱护,让他先到中国避开风头,以后再返回越南继续革命。中共中央同意洪水回中国工作。

1950年10月,洪水再次来到中国,担任了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处越南科负责人。到中国后,洪水通过各种渠道才知道,陈剑戈和孩子并未牺牲。他是日夜思念着和他共患难的陈剑戈和孩子们的,但是自己在越南已经再结婚,他和陈剑戈的婚姻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洪水通过组织,委托其他同志把自己婚姻的变故告诉了陈剑戈。一天,一个陌生的同志找到陈剑戈,告诉她说:“洪水同志来中国了。但是他在越南又结婚了。洪水同志来中国后,才听说你和孩子们都还活着,他又惊又喜,非常想见到你们。可是他现在的处境很为难。还好,他的越南妻子没有随同来中国。洪水同志说想听听你的意见,再作决定。”

陈剑戈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翌日傍晚,洪水在昨天前来的那位同志的陪同下,找到了陈剑戈。相别5年多后,他们再次重逢,本该是喜相逢的。但是他们却默默无语。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陈剑戈终于做出了重大决定:结束她和洪水的婚姻,成全洪水和他的越南妻子。

1951年1月,组织安排洪水离开中央统战部二处越南组,到刚成立的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4年夏,洪水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被任命为人民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战斗训练》杂志社社长。他常向时任中国人民训练总监部部长的请示汇报工作,对他给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55年9月,洪水被授予中国人民少将军衔,荣获一级人民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洪水成为世界各国军队中都非常少见的、集两个国家的将军军衔于一身的“双料”将军。

1955年首次授衔时,根据他的贡献,负责授衔工作的总干部部最初考虑授予他中将。后来征求越南方面的意见时,胡志明表示军衔级别与越南人民军的军衔级别一致最好。所以,洪水的最后军衔定为少将。在当时1000多名将官中,洪水是惟一的一位外籍将军。

1955年国庆大典上,在众多的将军中,一眼就看到了洪水,并马上把他叫到自己身边。当看到他的少将肩章时,亲切地问他:“小洪,给你定了什么级?”洪水笑着,不做回答。后来,在的追问下,他才给予简单的说明。对其他人说:“这不合适,他是黄埔时期参军的,建议改为正军级。”的建议很快落实。这样,洪水就由副军级少将改为正军级少将。

1956年初,洪水被检查出患了肺癌,且到了晚期,留在人世的时间不多了。中共中央立即决定送他去苏联治疗。知道后指示:“尽力挽救洪水同志。”等中央军委领导人得知他的病情后,非常重视,安排他住最好的医院,组织最好的医生,购置最好的药为他医治,但疗效甚微。洪水知道自己的病情,他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回越南的要求,得到批准。临行前,、、、、黄克诚等一起同他见面,为他送行。情深意长地说:“洪水同志啊,好久不见啊,老朋友了!听说你身体不好,要回去,我们跟胡志明主席打了招呼。你回去后好好治病,病好了,我们还欢迎你回来。”在详细询问过洪水的病情之后,又追忆起往昔的战斗岁月。说着说着,两位中国伟人和这位“双料”外籍将军,都流下了难舍难分的泪水。分手时,和与他久久握手,谁也不想松开。

洪水在北京住院前,特意去看望了陈剑戈。他们见面后,洪水问陈剑戈:“你为什么还不结婚呢?”陈剑戈是个直性子的女人,她口无遮拦:“嘛给孩子找个后爸呢?”洪水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默默地离去。不料,这竟成了他们的永别。

洪水回国时,中央有关部门按照国家领导人的规格为他安排了专列。率军委各总部负责人肖克、孙毅、叶楚屏等到火车站送行。

9月27日,当火车到达越南河内车站时,胡志明亲自到车站迎接。两人相见后进行了长谈并抱头痛哭一场。1956年10月21日,洪水将军在他的祖国越南与世长辞,年仅48岁。当这一消息传到北京时,总理看着洪水遗像,无限深情地说:“洪将军,中国人民会永远怀念你!”

上一篇: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与军事战略思想的发展 下一篇:宋庆龄的晚年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