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2

时间:2022-09-10 05:21:26

小议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2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于农业发展来说,灌溉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国际环境下,针对我国农业灌溉中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不仅对农业水利灌溉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符合国家节约用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针政策。

【关键词】农业;水利;灌溉技术;措施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球经济都在突飞猛进,消耗了大量的工业用水。但是,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便出现了资源紧缺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面对这种形势,我们能一定要借助各种水利灌溉技术,不断在农业水利灌溉中探索新的节水措施,以便实现对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的最大化,进而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1 我国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我国主要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目前,我国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喷灌技术。在农业水利灌溉技术中,喷灌技术以洒水均匀,占用空间少、节省人力以及对地形的适应性强等特点而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在分类上,喷灌技术包括固定式、半移动式、滚移式以及中心支轴式等多种喷灌类型;在适用范围上,喷灌技术可以应用在蔬菜、果园以及除水稻之外大部分大田作物;在节水程度上,与普通的地面灌溉相比,喷灌技术可以节省35%~50%的水分,大大解决了地面灌溉中出现的喷洒不均、水分大量蒸发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到达了节水的效果。但是,喷灌技术也尤其缺点,比如,喷灌技术在多风地区难以发挥其作用,不宜使用。

第二,渠道防渗技术。渠道灌溉是我国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另外一种常见的节水方式。这种灌溉技术由于主要通过渠道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水分渗漏等损失。在分类上,渠道防渗技术依据所使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混凝土衬砌、涂料压实、塑料薄膜防渗以及三合土护面防渗等多种方式;在节水能力上,有关调查数据表明,与传统的灌溉模式相比,渠道渗透可以减少55%~60%的水分损失量,由此可见,渠道防渗技术也是我国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一种有效模式。

1.2 当前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与过去相比,虽然我国当前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的现实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水意识不强,各种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小。尽管目前我国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状况,但是,很多地区的人们还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节水意识不强,从而对农业水利中的各种节水灌溉技术不重视,使用范围小,推广力度弱。一般来说,在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对农业进行灌溉的时候,人们还是普遍采用传统的地面灌溉形式。即使是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节水灌溉技术也更多地只使用在示范工程上。

第二,资金不足,限制了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一方面,由于资金匮乏,造成各种节水灌溉技术设备数量有限,配套不齐全,质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范围。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种节水灌溉技术服务跟不上,比如,有些已建灌溉工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破损、老化等问题,需要及时维修,但是相关管理部门由于资金不足,无法解决灌溉工程后期维修服务问题,就会降低灌溉技术的节水效率。

第三,各个地区不能因地制宜地选用节水灌溉技术,可行性不强。正如上文所述,每种节水灌溉技术都有其优缺点,他们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其使用范围,比如,喷灌技术在多风地区使用的时候就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每个地区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时候,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做到因地制宜,选择最佳的灌溉技术,最大程度上实现节水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些地区在推广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时候,生搬硬套,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最后导致有些节水灌溉技术不能发挥其功效。

2 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

2.1 提高节水意识,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视

针对我国农业水利灌溉实际中存在的节水意识薄弱问题,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加强他们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和重视,从而使他们支持和参与到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之中,以达到农业灌溉节水的目标。比如,可以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工作人员和受益群众的思想教育和管护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和专业技能。

2.2 科学管理,增加对水资源的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每个地区的水资源大致可以分为地上水和地下水。了解当地水资源分布和储存状况,是推广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前提条件。在分析地区水资源的基础上,可以有效控制水资源的调度和开采力度,确定科学的开采方案,防止由于水资源过度使用而造成的各种问题。比如,如果在一定时期地下水被过度使用,就要通过雨季蓄水、渠道引水等方式控制地下水的使用量,以免出现由于地下水过度开采而导致的不良后果。

2.3 加大资金投入,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条件,充裕的资金可以为农业灌溉技术技术的实施提供物资基础。但是,在过去,很多地区都是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各种节水灌溉技术难以实施或者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严重阻碍了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鉴于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要购买比较完备的节水灌溉设备,保证农业灌溉区拥有一套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运用资金保证后期各种节水灌溉工程的服务,比如,设备的维护、更新等,从而实现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3 结束语

实施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技术不仅是发展我国农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时代要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地区领导不仅要做好节水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农业灌溉节水技术的重视,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和对工程进行科学管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套完备的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实施方案,确保我国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安,刘志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 2010(24).

[2]王育新.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04).

[3]赵珊,齐兴利.组织制度改革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运行的影响分析――以陡山农业水利基础设施为例[J].农村经济,2012(03).

[4]赵明海,赵美华.论农田水利节水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节水管道、衬砌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水利,2010(02).

[5]高雪梅.中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J].天津农业科学,2012(01).

上一篇:降低10kV配电线路故障跳闸率探讨 下一篇:35KV变电站线路保护跳闸事故现场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