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之道 第1期

时间:2022-09-10 04:56:36

春秋时二人辩阴阳孰强, 难分胜负,求诸老子。老子不答,问:“吾牙在否?”道已无,再问:“舌在否?”日还在。老子笑,再无言。

老子智慧博大精深,《道德经》区区5000言,评透宇宙万物,道彻事理玄机。我爱此书, 尤其爱水,看到了老子所提倡的柔、下、静、弱,悟到了易被人所忽视的力量、智慧和不平凡。世人乐于逐大求强,逞干戈尚争斗, 却忘了老子的忠告: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首先应向大地学习,取柔之道。《周易》也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可惜,世人多重前者而忘了后者。

柔者,善之所,力之源,把握其中的智慧,受益无穷。如老子所言: 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牙去舌存,女比男寿,谦受益满招损, 无数事例表明, 柔则和顺, 柔则壮大, 柔则长久。有位饱经“运动”的老人, 晚年痛定思痛,执意舍官去财,伴青山绿水,不为人知,活得平静自然,以此为最大幸福。一位史学家曾说:那些历史上缺乏轰轰烈烈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国家的人民是幸运的。是啊,少了刀光剑影, 多了和平安宁, 柔于百姓,莫大之福。

柔于修身,同样有益。不少人,天资聪颖,自幼立下雄心壮志,管仲乐毅不在话下,诸葛周郎难配其才,逢事咄咄逼人,自以为如何如何,现实中拼争苦斗,却常因清高而自误,寅吃卯粮,到头来毁志伤身,自叹命比纸薄,不到50垂垂老矣。也有人,虽天资平平,DNA及裙带皆无所依,曾被嘲笑为愚公或乌龟之辈,可乐天好学,谦虚谨慎,敬业乐群,日积月累,终成大器,且因根深叶茂,古稀之年依然青春焕发,硕果累累。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强与弱,一朝易位,柔之力,令人叹服!

以柔处世,不计小事小非,亲和友善,豁达开朗,人乐与交,遂游刃有余; 以刚处世,终日争强斗狠,每每剑拔弩张,人躲之惟恐不及,遂凡事梗阻。车轮圆而行神速, 易以方轮如何?刚与柔,孰更可取?

以柔养生健身,如悠悠太极,心静神安,阴阳平衡,百病难侵。似招非招,似有若无,动则如行云流水,不经意间四两拨千斤,克敌制胜于无形。一招一势,尽显柔的智慧。太极与拳击,相比如何?

以柔治家,孝亲爱幼,上和下睦,则家和万事兴。古代《三字经》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而现代人,多淡忘了古人的教诲。若多一分理解和包容,多一分爱和奉献,世间将免去多少是非恩怨,添多少幸福安宁!

以柔不仅可安身,更可图强。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笑日:我亦无他,惟手熟耳。此等人物,隐于芸芸众生,藏身市井荒野,真人不露相,可谁敢小视?看此柔弱水珠,久滴可穿顽石;凭那细细绳索,常锯竟断巨木[把简单事做到极致,登峰造极,就是不简单。柔之妙,在于从无形处积累,化平凡为神奇。但此等耐心,几人具备?

秦始皇逐客卿,李斯劝谏:泰山不择细壤,故能成起大;江海不拒小流,故能就其深。秦留客,终得天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纳”和“无欲”,不正是柔的智慧么?舍只砖片瓦,安成广厦千万间?无忠勇小卒,何来雄武百万兵?有柔的胸怀, 自有谦虚的气度,梁山好汉聚水泊,众人拾柴火焰高,大业岂能不成?

柔虽慢,似无为,但变在静中,以近致远,故无为而无不为。君莫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休嫌天涯海角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以柔治国,勤政爱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听言纳谏,则政通人和, 国泰民安,天下富足。以骄治国,挥霍无度, 穷兵黩武,无不使民生凋敝,生灵涂炭,百姓斩木揭竿。汉之“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唐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之“康乾盛世”等, 皆出于开明皇帝的柔之道。可惜因缺乏有效的社会制度作保证,常人亡政息,曲终人散,令人惋惜!

柔则和,和则谐,谐则无忧,无忧则长久。

上一篇:诸暨:“为”与“不为” 下一篇:中国十大商务会议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