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塔格依力斯”

时间:2022-09-10 04:51:26

人间绝艳

“半山腰里峭壁之上,生着两朵海碗般大的奇花,花瓣碧绿,四周都是积雪,白中映碧,加上夕阳金光映照,娇艳华美,绮丽万状。”——这是对《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不顾自身安危,从结冰的峭壁上取下送予香香公主的天山雪莲的一段描写,在许多古文诗词、小说戏剧中,天山雪莲常常被附上了神话的功效,可以增强武功、起死还魂。天山雪莲真如那些文学作品中那样神奇美丽吗?2001年,耄耋之年的金庸大师曾在雪莲谷提笔写道:“天山雪莲,人间绝艳,疗伤健身,花中之仙。”可见现实生活中的天山雪莲确实有着娇艳的身姿和一定的药用价值。

雪莲,又名“雪荷花”,维吾尔语称其为“塔格依力斯”,菊科凤毛菊,多年生草本植物。雪莲是新疆特有的珍稀名贵中草药,只生长在天山南北坡、阿尔泰山和昆仑山雪线附近海拔4000米左右的悬崖陡壁之上、冰泽岩缝之中,产量极低。雪莲的种子在0℃发芽,3℃~5℃生长,从种子萌发到开花需要5~8年的生长期,通常在最后一年的七八月间开花,花形越大,品质越好。严寒缺氧的独特生长环境造就了天山雪莲独有的生长习性和奇特的药理作用,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早在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中关于雪莲就有“大旱之地积雪,春夏不散,雪间有草,类荷花独茎,听听雪间可爱。其根茎有散寒除湿、强筋活血之奇效”、“其地有天山,冬夏积雪,雪中有莲,以天山峰顶者为第一”的记载。

药中极品

雪莲性甘、苦、温,壮阳,散寒,调经,止血,可治阳萎、月经不调、崩带、外伤、痹症。煎服,0.6~1.5克,或捣敷,雪莲的根、茎、叶富含生物碱、黄酮类、挥发油、内脂、甾体类、多糖及还原性物质,其花蕊更富含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具有活血通络、散寒除湿、滋阴壮阳等功效,在医药上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汉人多将雪莲视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之珍品,维吾尔族人则当作妇科良药,《新疆中草药手册》中记载有“通经活血,强筋骨,促进子宫收缩。治风湿性关节炎,妇女小腹冷痛,闭经,胎衣不下,麻疹不透,肺寒咳嗽,阳萎”,在《常用藏药志》中亦有记载,雪莲“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头部创伤、炭疽病、热性刺痛、妇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外敷消肿。”

由于雪莲有着独特的药用价值,以雪莲为原材料的药品、补品名目繁多,1986年的调查显示,全新疆的雪莲年采量为5吨,而在2007年时新疆各大制药厂每年对雪莲的需求量就达百余吨。另雪莲可炖鸡、炖鸽、烧甲鱼,是民间滋补佳品,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使得雪莲的供应市场泛滥,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雪莲采取了非法的采挖和贩卖,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使保护雪莲无法可依。其实雪莲扎根的土壤是靠细菌、苔藓、地衣分解延时形成的,需要经过几百万年的缓慢过程才能形成,过度的、不合理的采摘过程使得原来雪莲扎根的土壤很难再富有肥力,所以雪莲几乎不可能再在原地生长。适合生长的土壤面积逐渐减少也成为了雪莲变成濒危植物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之雪莲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在《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中雪莲早已被列入国家Ⅲ级保护,渐危种。

保护与利用

凤毛菊属全球约400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约300种,全国不少地方均产之,雪莲目前仍属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针对滥挖滥采现象,应加强对雪莲的保护,而在已经过度采挖的地区应封育、禁采雪莲5 ~ 1 0年,因为作为一种高山稀有的名贵药用植物,雪莲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保护其种植资源,无论在科学上和医药学上都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新疆天池、天山博格达峰、新疆托木尔峰等地区已经建立起多个自然保护区,对雪莲加以保护,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雪莲保护分会在天山牧区和旅游者中间展开了保护雪莲的公益宣传活动,制止滥采行为。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也利用克隆组培技术,于2004年起在天山天池人工种植雪莲,伊利某林场在温室中培育的50多万株雪莲苗移栽到1500米的天山山腰,成活率也颇高。人工培育方式对雪莲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着积极的作用,开辟了取代野生雪莲供给药品市场需求的新渠道。相信通过越来越多现代人对这一珍稀物种的重视和保护,雪莲这个“百草之王”定能永久为人类造福。

上一篇:做个快乐人 下一篇:给生活加点艺术